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练习十二的编排意图练习十二是配合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减法应用题”而编排的,目的是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练习十二共17道题,可分为三部分:第1~3题是配合教学例8编排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4~11题是配合例9、例10的数学编排的“求一个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表)第四册P59例8,练习28中第1—4题。教材简析:反叙的求比一个教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该类应用题问题相同,其中的一个条件和算法也相同,区剐只是反叙的应用题中第二个条件的叙述与正叙的正好相反。反叙的给出大数比小数多几,解题时,学生容易把它同正叙的形式相混淆。一见“多几”就用加法,一见“少几”就用减法。解决该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学生解答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混淆,一见“多几”就用加法,见“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避免这一点,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  相似文献   

4.
一、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的实际、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例如 ,教学第九册“应用题”时,设计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练习的主要内容是对前四年所学应用题的归纳和整理。而第十二册“应用题”是对整个小学 阶段所学应用题的总结。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外,应把练习的重 点放在分析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上,在练的过程中找出共性的东西。在设计练习时,后 者应较前者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安排。如教学…  相似文献   

5.
“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五年制数学第三册的重难点。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我着重教给学生以“作记号、标大小、定算法”的三步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这类应用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一改革,克服了低差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见“多”字就加,见“少”字就减的简单猜测解答的弊端,提高了智力低弱儿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练习六的编排意图练习六是配合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编排的,可分为三个层次。第1~4题配合例4,通过观察操作,懂得“较大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第5~9题配合例5,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第10~14题是综合练习和“比多求和”的两步应用题的准备练习。练习六建议用  相似文献   

7.
赵晓斌 《西宁教研》2002,(3):42-42,4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长知识、长智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题练习课教学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题练习课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用题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从教学工作中得到了上好应用题练习课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里,编写了“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一步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本单元的知识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混淆.有的学生一见“多几”就用加法或见“少几”就用减法.  相似文献   

9.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设计者芦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2.使学生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0.
“求比一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是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搞清谁与谁比和谁多、谁少,也不善于进行思维分析。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这种应用题的分析能力,理清其结构层次,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类问题解法的关键。根据这一认识,并依据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规律,我们从“两数相差多少”的数量分析着手,设计了以下复习性练习,并已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训练一着重于“谁和谁比”以及“谁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教改的发展和深入,我们觉得应改变现行教材中“比→比例→正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意义→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程序,提倡“比→比例→正、反比例意义→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综合教学顺序,通过几年的尝试,效果很好,既省时间又省力,也帮助学生减少了学习上的困难,具体做法如下: 一、重新组合教材,即在正、反比例意义教学后把练习十七和练习十九交融练习,在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后,把练习十八和练习二十交融练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数量关系,这样既能使学生从认识相关联量到判断两量关系及运用比例概念解答应用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积极思考、认真判断的动态之中,又能使学生克服套用模式猜测题的不良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2.
小学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第二单元中,安排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求两个部分效的和”应用题的解法和“同样多”、“比一个数多几”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加深对已学的一些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加法意义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要抓好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应用题例3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1一17题.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归总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应用题变化方式大体有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这几种,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学生解应用题的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变化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与速度,发展学生的思维。但是决不能为了变化而变化,使学生眼花缭乱不得要领。应用题教学中的变化,一般有条件与求同的变化,多问与多解的变化等。前者多用于新授课,后者多用于练习课或复习课。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学生在练习了一定量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后,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以为“多”就加“少”就减,以后学习逆叙述题时,就容易混淆,发生错误。为了防止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抓训练,理清基本数量关系教学“比多(少)”应用题,首先要让学生搞清“同样多”、“多”、“少”这些概念都是比较而言的,关键在于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掌握其基本数量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其直接影响了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拓展思维空间。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充分重视应用题教学,让学生通过应用题练习,掌握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同时也应重视小学生智力、想象能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课例简析】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应用题的区别在于,题中的第二个条件正好与正叙的相反,因此,学生容易犯见“多”用加,见“少”用减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操作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解答方法,以避免发生上述错误。【导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操作活动①:让学生第一行摆8个圆片,第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应用师教学只有抓好练习这一环节,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在课堂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一、突出重点的练习 在讲题正比例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较复杂的正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培养其精心、巧思和捷思,可安排以下层次的一组练习:  相似文献   

20.
两步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简单应用题到复合应用题的过渡和关键。在教学中加强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