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新时期文坛上以艾青为代表的"归来之歌"和"朦胧诗"是诗歌的两大重镇,二者虽有共同的"公共苦难"经历,但因成长经历和诗学观念的不同,在诗歌创作上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二者在诗歌美学形态呈现不同的风格。笔者从诗歌的审美特征、抒情主体、表现方式等三个方面来分析艾青的归来之歌与朦胧诗在美学形态上的不同,从而反映"归来"诗情感的真实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以来,中国新时期诗歌历经30多年的发展,日趋多元.从“朦胧诗”到“口语诗”.从“归来者”到“新来者”,从“知识分子写作”到“民间写作”……可以说是流派林立,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一部分诗人隐藏自己,收敛个性,趋同流派;一部分诗人坚守自我,寂寞写作,终成正果。女诗人娜夜就是一位身处诗坛一意独行并可以立标为照的优秀诗人,她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写出了许多精彩迷人的诗作。请欣赏她的短诗《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论长廊     
新时期“归来”诗歌中抒情主体的人格状况钟友循在《益阳师专学报》95第3期撰文指出:新时期“归来”诗歌是一个众星璀灿的诗群,这一诗群共同的创作品格乃至各个诗人出色的抒情个性,赋予其作品以灵性.按对待往昔苦难的态度,“归来”诗人大抵有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诗派”同“非非主义诗派”、“星期五诗派”等一样,都是继“朦胧诗”之后出现在中国诗坛上的诗歌流派。曾有人用“后朦胧诗”概括他们,可又不得不取消这个名称,因为它是以反“朦胧诗”为目的而涌现出来的,它也不具备朦胧诗的任何特点。“大学生诗派”于1985年成立于成都,主要成员大都来自正在高校念书的莘莘学子。其中代表人物有尚仲敏、燕晓冬等。他们创办了《大学生诗报》,发表他们的诗作和理论。作为一个探索中的青年诗人群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几年,诗歌界、理论界对“朦胧诗”问题很讨论了一阵子。笔者没有参加那次讨论。不过就我所知,多数论者认为在诗的王国里,应该给“朦胧诗”以一席之地。我个人也是赞成“朦胧诗”的。我并且进一步认为:“朦胧”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诗歌中,也存在于一切艺术形式中。艺术之所以能激起人们的美感,“朦胧”正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主题内涵“归来”是指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古往今来,归来这一行为往往与思乡、思亲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所归之处往往有让归来者魂牵梦萦的事物。当然,人的思想观念是有差异的,我们只有结合归来者的实际经历,才能知晓他们选择归来的理由。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归来者,他们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奉献青春、贡献力量。他们的归来,更值得世人钦佩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王轶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45-49,62
《诗经》战争诗是指《诗经》中以参与战争的士卒将领(包括君王)为表现主体,歌咏、抒写他们在战争生涯中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的诗。根据《诗经》战争诗的抒情内容及其表现风貌上的不同特征,本文将《诗经》战争诗分为四个类型:缅怀、赞诵祖先诛锄暴政、建立新朝的武功的“颂歌型”战争诗;表现天子、诸侯、将帅士卒在平定叛乱、抵御入侵、扶弱抗暴等正义之战中的情感体验的“军歌型”战争诗:表现战争给士卒将领带来的忧思祸难和常年战争中的哀伤之情的“悲歌型”战争诗;表达嘲讽、批判之情的“批判型”战争诗。  相似文献   

8.
受益于“国际学生交换计划”的实施,兴泉实验高中的赵继春、王立源和李思良三人,分别于去年五月份被选换到美国、新加坡和韩国,体验了不同国度的高中学习生活。假期归来,他们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异国体验到的一些难忘事情。  相似文献   

9.
文人意识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开始走向自觉,到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吟咏性情”的诗学观念,论证“人”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性,但其深受禅宗与道家思想影响,追求对语言乃至主体自我意识的超越,与西方文论单纯只强调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于文章的抒情建构作用相比,有其相同之处,也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鸿沟。本文主要从抒情主体意识、抒发方式、“以禅喻诗”与“作家至上”之间的关系等三个角度论述严羽的禅宗思维与西方主体意识的同异,主要围绕两者的“异”展开。  相似文献   

10.
抒情主体的转移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从抒情主体转移的角度,来考察词“别是一家”的文体特质。首先,比较了诗、词中抒情主体转移现象的异同,由于“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所限制,导致了词的抒情主体以歌妓为主。其次,本文从文化背景和创作主体两个角度,考察这种现象之所以形成。认为:燕乐风俗、歌妓制度是词之抒情主体转移的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的双重性格是词的抒情主体转移的必要条件。最后,分析了花间词和“花间范式”,认为“花间范式”是抒情主体转移所造成的词体定型,由于后代词人皆以花间词为“鼻祖”,由此确定了词的那种“要眇宜修”、幽隐深微的文体特质。  相似文献   

11.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朦胧诗派成员中,舒婷是一位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女性抒情诗人。她从个人对时代生活的真实体验出发,在表现自我爱憎的情绪中,传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她将浪漫主义的创作基调同现代主义的某些表现手段结合得较为融洽,形成溶入自我性格特点的抒情风格;她的诗处于单调、浅露的现实主义方法和过余晦涩难懂的现代派诗风之间,赢得过更多的读者大众。在这  相似文献   

12.
崛起并兴盛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有两大主题:觉醒与寻找。主要以北岛、舒婷为代表,他们以独具特色的声音加入时代主题的大合唱,集中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人格和思想风貌。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不仅揭示出他们诗歌鲜明的抒情风格与艺术个性,而且也捕捉到诗人主体精神与抒情人格的差异,而这,对于他们诗歌创作的发展与成就,也绝不是没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直致”说强调诗歌是积累已久的生活体验的抒发,遇之成诗,其过程特点是“知而难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它是一种注重感悟、体验的创作思维模式,其强调“情性所至”,反对为写诗而写诗;注重加强诗人自身修养;诗歌注重取景造境,即“兴”.  相似文献   

15.
高洁  王春燕 《早期教育》2013,(11):10-13
“生活世界”理论以人的主体地位为核心,以亲身体验为存在方式,以交互共同体为内在需求。然而,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制度化生活”将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儿童主体地位的失落、儿童体验过程的缺失、师幼交互共同体的破坏,是班级“制度化生活”与儿童生活世界疏离的主要表现。只有规则与制度呈现灵活化、个别化、内需化,教师发挥引导、辅助、鼓励的作用,师幼关系中充满平等、信任和理解,才能使得儿童的“生活世界”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16.
梁南的诗是苦吟中对磨难的审美化提炼,是创作主体特殊情感体验的诗化过程。在其诗歌中出现多重主体辩证统一的矛盾特性:话语主体与写作主体融合的审美幻象下潜伏着隐性裂隙,致使诗人主观情感在对高调歌颂的意识形态自觉皈依中又表现出对个体权利和欲望的潜在诉求,以致在文本裂隙的张力中渗透出对这种无条件皈依的解构。同时主体的辩证性还表现在“我”和整个“归来者”诗群在情感表达上的趋同与个性化疏离。  相似文献   

17.
王菲 《英语广场》2023,(12):55-58
诗词中的抒情,通常不是作者的情绪和思想的直接表达,诗人大多喜欢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意象”是“意”和“象”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诗的精神在于意象。弗罗斯特诗歌中45首使用了“雪”的意象,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据了13%的位置。弗罗斯特诗歌标题包含“雪”的有《雪》《雪尘》《雪问》《雪夜在林边停留》和《一堆残雪》。弗罗斯特的诗里,各种雪景中的雪都有着各自的象征含义,探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雪”意象有助于深化对弗罗斯特诗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新的抒情”是穆旦在20世纪40年代自觉的诗学实践。他通过引入叙事性文类的叙事技巧,以小说化的人物视角、抒情主体的旁知眼光、戏剧性处境的营造等叙事手段,创造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抒情道路,使现代诗写作呈展现局面。其诗学意义在于,突破传统抒情境界的限制,拓展现代诗视域,穆旦使诗既成为时代的诗同时也是个人的诗。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一大批青年诗人登上诗坛,他们的创作引起了诗坛的关注和惊讶,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等。后来在关于这类诗歌的讨论中,有人把这些思想深藏、感情隐稳、形式颇为怪异的诗作称之为“朦胧诗”。在一时找不到更准确、更恰当的词语来概括这类诗作时,“朦胧诗”的提法便被沿用下来了。80年代,朦胧诗在人们的议论纷纷中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向前发展,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正如诗评家所指出的:“时间最终将证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中国出现的诗的变革运动,其意义是深远的。”其实,朦胧诗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文学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小说和报告文学影响尤其大,戏剧也有起色,但诗歌相对落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中“具体的人”——现象学的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抽象的人”是概念中的人,而“具体的人”是生活中、活动中的人,传统教育学仅仅把人当作概念对象来把握,因而是抽象的;教育现象学把人理解为生活世界中的感性存在,因而是具体的。关注“具体的人”即关注具体人的生存、生活与生命;研究“具体的人”强调指向教育生活体验,解释教育生活“文本”,面对教育事实写作。构建以“具体的人”为基础的教育学意在追求教育实践智慧,重视教育生活体验,珍视师生生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