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还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当今,找回中国传统的忠与孝、仁与义、信与礼、智与勇的国民精神,显得尤  相似文献   

2.
石熠璘 《甘肃教育》2011,(19):36-36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云: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化教育根基,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传承文化经典,不仅意味着汲取圣贤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3.
钟四凤 《学子》2013,(9):95-95
读书滋养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中外儿童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是生动、优美、规范、形象的语言范本,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性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针对总目标,各学段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引领学生泛舟书海、亲近书本,养成博  相似文献   

4.
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人文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首先与其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关注程度和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才是他们如何将所掌握的人文知识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去,并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质,体现为一种人文的精神。前者是心灵的认识阶段,后者是心灵的内化阶段。只有经过这两个阶段,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才是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是第一的,因为在人文学科的宝库中积累了人类的优秀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思想的智慧、人生的感悟、历史的启迪、审美的愉悦……,要想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就必须要学习掌握人文知识才行。因此,应重视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尤其要重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培养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体育高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竞技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往往缺少深层次的认知和感受。推广研读经史典籍,深入了解古代哲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伦道德观念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6.
关丽 《教师》2011,(13):69-6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瑰丽灿烂,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让语文焕发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初延红 《辽宁教育》2009,(12):18-19
“引万道清泉诚滋桃李芳天下.化润物春泥勤育英才泽神州”是清原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的座右铭。这里“清泉”“春泥”是指蕴含着智慧、洋溢着真诚善美的人类经典文化。  相似文献   

8.
钟四凤 《学子》2013,(11):95
读书滋养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中外儿童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是生动、优美、规范、形象的语言范本,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性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针对总目标,各学段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引领学生泛舟书海、亲近书本,养成博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承载着文化浸润的使命。在当前教育文化缺失与道德失范的情况下,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创新教学理念,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从课堂内外入手,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道德陶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人文气息,成为有责任、敢担当、能奉献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胡君媚 《师道》2014,(10):36-3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我校通过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不断改进活动形式,真正让诵读经典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营造积极的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通过有效的途径,高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于一个人而言,其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可以改变他的生活;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但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受发达科技的影响,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社会上物质化、娱乐化、功利化现象严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阅读已经产生形式变异甚至性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崔慧 《新疆教育》2013,(4):79-79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稳定发展的精神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而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猛烈侵蚀。教育工作者要把诵读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使小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濡染,完善内在道德情操。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浅谈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是文化的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阅读经典,不仅是获取知识,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有效途径,也是悠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好途径。本文从经典阅读问题的出现(意义)、经典阅读的教材及阅读的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经典阅读是进行人文精神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好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经典,转化为现代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是现代教育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本民族文学的阅读与继承,一切文化的继承只有从根部营养方能历数百代乃至千代而不衰。这就是一代又一代学者和教育家大力提倡儿童经典阅读的初衷,也是历史的有力证明。我们看到许多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许多学校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经典的阅读史是民族精神的发育史。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文学阅读是一生经典阅读的基础。各级学校的语文教师或文学教师,又是一个人文学趣味最直接的指导者。如何提高课堂文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续的阅读兴趣,日益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下,我们如何对待经典阅读。阅读经典是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佳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经典涵养自己,涵养我们的心灵,提升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化经典是久经千年历史的淘洗而沉淀的古典文化的精华,是古代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持续演进的生命之根。继承文化经典,吸取其思想和智慧精华,不但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经典文化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它需要一个摄人、消化、吸收、运用的相对漫长的过程。傅家璇教授说过:“加强对古典文学名篇的阅读和记忆是尤为重要的。我小时候,也曾在父亲和老师强迫下背诵了一些当时还不能理解的古文,  相似文献   

18.
书,是一泓清澈的溪水,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芳一草地。书中所表达的真、善、美对于人们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净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9.
吴玉华 《考试周刊》2010,(22):47-48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应试教育的牵引、众多媒体的干扰.经典阅读令人堪忧。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经典阅读势在必行,它是提高个人素养和民族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瑰丽灿烂,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让语文焕发生命的光彩。一、打造校园文化,创设诵读经典的氛围经典诗文好比一粒种子,埋进心里,然后会慢慢发芽。因此学校要营造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