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网络语言具有传播内容独特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时代特点,可以丰富汉语词库、增加语言使用修辞;另一方面,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所以,新闻媒体在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大量出现的网络新词;另一方面要对网络新词进行慎重的取舍,使新闻媒体主持人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丰富和规范,成为新闻传播语言用词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2.
李瑛 《新闻知识》2012,(9):107-108
网络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与网络有关的新现象,网络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就是其中之一。对待网络语言中的新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需要社会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新词。  相似文献   

3.
何力 《新闻实践》2010,(5):62-63
报刊应有选择性地吸收网络语言 新闻语言和网络语言并不是对立的,使用好网络语言能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语言强调鲜明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都会有大量的新词从新闻中反映出来,如克隆、知识经济、硅谷、光谷,这些词往往是通过媒体传播才让人们熟悉并接受、运用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必然会给新闻报道增添时代性和贴近性,因而不能固步自封,无视网络语言的流行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时下,不只是作者来稿,许多年轻记者采写的稿件,常会夹杂进一步新潮的网络语言.报刊采编人员该如何正确对待和规范使用网络流行语呢?  相似文献   

5.
当代流行传媒中“裸X”类新词的词义衍生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X"类新词在网络、杂志、报刊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本文考察了"裸X"类新词的词义衍生特点,指出了"裸"的意义从实在向抽象虚化的过程,并对"裸X"类新词生成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网络与电视两大媒体语言在受众、语体、新词热词、时尚性及渗透性等传播模式方面的考查,凸显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同时明确了网络语言渗透到电视语言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络.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形态发展而来.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为了提升网络交流的频率,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了简单化的网络语言形式,如谐音、表情等.此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的网络语言形式被创造出来.由韩凝所著的《网络语言传播与社会效应》一书,从网络语言概述、网络语言教学、网络语言传播、网络语言流行语等多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语用特点、交际场合进行了论述,又结合网络亚文化、社会学等对社会思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尝试使用网络语言,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这种现象令教师和家长非常担心,他们认为,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青少年使用语言的准确度,限制其规范语言能力的发展。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上的交际用语,是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变体,实质上,它是一种介于书面语和口语的特殊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了网络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模式,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在模音作用下得以传播和复制,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将以模因论为基础,对网络新词中存在的强势模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词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元化,网络新词已经跃然到新闻报道的各个层面中,尤其是传统的平面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破旧立新后大胆引进网络新词,使新闻报道更加平民化,更加“接地气”.文章就网络新词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做初步探析,意在辩证地看待网络新词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倡导新闻媒体能够合理地使用网络新词,受众能够科学理智地对待网络新词,这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发展应有的态度和认知.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5):52-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随之而来,标新立异的流行语在青少年群体中崛起。本研究选取了一部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将网络流行语放置到日常对话情境中,对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话语呈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语境具有自黑式、黑色幽默、熟人式、无厘头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青少年网络语言的行动逻辑就像一场语言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他们遵从游戏化表达、默认一致性以及艺术化思维的范式。了解其传播语境及背后逻辑,对青少年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语言规范和社会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建立网络语言档案及语料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可以为推进汉语言与网络语言的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可以对网络语言甄别归类,加以扬弃,正本清源,引导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自觉使用文明规范用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青少年为主的网民的增多,各色各样的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漂亮的女孩不再是"美女",而被称作"美眉";称你是"大虾",千万别生气,那是夸你是网络高手(大侠);如果有人发给你"7758520",别以为是电话号码,他是想说"亲亲我吧我爱你".在聊天室、BBS、讨论组里,网络语言漫天飞.网络语言变成了一张通向网络世界的签证,如果你不懂这些另类语言,就难以融入他们的网络世界,就像不懂英语就无法与国际接轨一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语言中特点鲜明的网络词汇.纵观网络在中国十余年的发展轨迹,与前期的网络词语进行对比,近几年网络词汇的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一、网络词语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词语覆盖面更加广泛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用户的增加,网络传播中新词新义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刘玲妙 《新闻世界》2014,(7):181-182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变化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本文以网络语言这一独特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语言的青少年亚文化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随之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社区"语言,有着与传统语言截然不同的随意性、混合性等特点,大多数语言形式有悖于语言规范化的原则,对我们的语言习惯有着极大的冲击。在中国数亿网民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赵茹  张楠 《新闻知识》2022,(2):31-36
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其互联网使用行为备受关注,网络语言作为重要的文化和社交工具,能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的个体态度、群体习惯和整体素养.青少年的网络语言传播不仅与传统表达形成鲜明对比,也因彼此间社会身份、所处世代、兴趣爱好的不同产生了群体内部的差异性.但因差异而产生的区隔并不是唯一且顽固的.作为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青...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8,(6):42-49
在过往的研究中,关于网络语言的亚文化属性及青少年由此形塑的区隔、抗争、娱乐、游戏等多样和繁杂的文化身份均有了详尽且深刻的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将关注点从宏观层面的网络语言亚文化特性迁移至网络语言自身的承载机理与内容表征,着重关注青少年在"丰富芜杂、急速更新、海量且弥散"的信息洪流中如何自我面对和自我建构,涉及青少年对于网络语言的攫取、接收、模仿、创造、表达、传播等一系列过程。这其中,青少年呈现出"网感"、"刷屏"和"拒土"三个较为显著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研究将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信息时尚,呈现出区隔、新奇、转瞬即逝的文化逻辑。而青少年以"注视"的姿态,面对网络语言的流转和变迁。"注视"是一个观看动作,也是一种观看方式。具有蕴含情感、在游弋和趋同中动态切换、置于关系网络之中三个特征。"注视"横亘于青少年和网络语言之间。在对迅捷且易变的语言讯息持久且专注的"注视"中,青少年的文化身份和流动不居的网络语言一样,变化不定,不断变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给报纸编辑工作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记者摇篮》2009,(3):27-27
在网络新媒体无处不在铺天盖地的今天,网络语言已经漫慢地容入人们的言谈中,风靡的速度令人咂舌,但作为纸质媒体过多的加入网络语言,给上年纪的读者阅读理解文章时造成不便的事实,以及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黄建军 《今传媒》2008,(2):74-75
网络媒体是一种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大众媒体优势于一体的新兴媒体.青少年使用网络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以网络探究的方式在互动式教育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让学生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以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从而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型传媒使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