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伟光 《阅读与鉴赏》2009,(11):41-41,40
薛涛的《十离诗》历来被认为是诗意乞怜、诗格卑下之作。但联系诗人的特殊经历,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可以发现薛涛虽然身份特殊,处境独特,却没有被命运击败。在《十离诗》的字里行间委婉地传达出了她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抗争精神是值得佩服的。  相似文献   

2.
细斟薛涛十六岁到二十岁入乐籍期间所作的《十离诗》和其他咏物诗之创作背景与情感内容,前人有关薛涛“诗格卑下”“殊乏雅道”的评说是欠妥帖公允的,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3.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籍《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徐灿是继南宋李清照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拙政园诗馀》在清初词坛佼佼不群,在中国女性文学序列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徐灿处于明清易代之际,遭遇到一种痛彻骨髓的亡国之悲、黍离之痛。她一直深爱着的丈夫陈之遴又投降清廷,成为她无法直面的"贰臣",而她本人又不得不接受清廷的封诰。因此,徐灿的感情异常复杂痛苦,她的词作具有了一般女性词人少有的沧桑之感和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5.
“《诗》教”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始终。先秦儒家“《诗》教”作为其源头,对儒家“《诗》教”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其中,孟子的“《诗》教”受到“圣贤救世’’的历史观和“诗言志”的《诗》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代圣人立心”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以“温柔敦厚而不愚”为目标,选择有关圣贤王道的诗章作为教育内容,并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稻场笛声》《蓝飘带》《女孩的暖冬》和《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是薛涛20世纪90年代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几部短篇小说。作家以优雅流畅的文笔书写浪漫的情怀,唯美的忧伤和纯真的友情。丰富的想象力,幻想、故事与趣味的完美融合,凝练严谨的语言和飞扬的诗意充分展示了薛涛短篇小说的风致和韵味。  相似文献   

7.
陶潜的诗,自唐以来或仿制,或应和,或研究其价值,从各方面体现出后人对他的推崇。但陶潜的诗序却很少有人注意,从现存的121首陶诗中,共有34首冠以诗序。陶潜诗的诗序是一篇篇完整的美文,有题旨,内容丰富,形式独特,风格朴素自然。透过这些诗序,同样能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因此,这些诗序是研究陶诗的重要材料,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薛涛是一位虽沦落青楼而志存高远,有才识、有人格的杰出女诗人。她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既有对身世命运的自哀自叹,又有对生活向往和人格追求的寄写,更有对社会人生的诗化评判和观照。在艺术成就上,表现为意象情丰意满,语言素朴隽永,用典丰赡精彩,绘物工致精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王维诗歌在颜色运用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以青、白二色为主,形成其诗歌画面的主色调,然亦不废他色,从而使其诗歌画卷丰富多彩.通过运用色彩,折射出王维心境,宁静淡泊之中有欢快喜悦.本文结合其诗歌,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一个极为“静穆”的人。然而,细读其诗文后,会发现在其豁达的外表下面,其实掩藏着很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本文试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其悲情美:一、忧生患死的悲凄美;二、士不遇的悲怆美;三、羁旅赠别伤悼的悲切美;四、相思苦恋的悲艳美;五、“竟抱固穷节”的悲壮美。  相似文献   

11.
《才调集》所录元稹艳诗,学界多以其为元稹早日恋人而作,此论与元生平经历多有矛盾之处,不可一概而论。依据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所考元稹与莺莺、韦丛等女子交往之事迹,认为在《才调集》中所录元稹艳诗中《春别》、《离思》(五首)、《桐花落》、《梦昔时》、《暮秋》、《樱桃花》、《桃花》、《白衣裳》(二首)、《蔷薇架》、《忆事》等共十五首皆应为韦丛而作。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 )诗 ,与正始时期阮籍的《咏怀诗》所抒写的“忧生之嗟”相比 ,体现出更丰富、更强烈的生命意识感。诗中 ,有时是壮志不能实现所激起的伤感 ,有时则是历史的永存与人生短促所触发的悲感 ,有时是对时间的高度敏感。这焦灼不安、苍凉忧伤的情惑 ,使陶诗在审美视域中具有了悲剧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一句中的“五斗米”,历来被多数人理解为“陶的微薄奉禄”,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考查历史典籍有关记载及陶的思想发展轨迹,分析陶弃官的当时背景和一些事件的联系,我们认为此句中的“五斗米”,应是指“五斗米的信徒”这种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以田园诗名世,相比之下,其《挽歌诗》不太引人注意。其实,陶氏《挽歌诗》视死如“永归于本宅”的境界,将个体生命融入整个宇宙的意识和阔大的气度,使他超越了时代,超越了人生,超越了自我。这与其田园诗中表现的敝屣功名,崇尚自然,处世率真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研究陶氏数量不多的“挽歌诗”,对于理解“挽歌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对于深刻理解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抒情人格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到了唐代诗歌和音乐更是水乳交融。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他的诗除了具有唐诗的押韵、节奏、音调等语言上的音乐美外,还创造了许多音乐形象,具有音乐美的意境。在他的诗中,他能把多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交响乐。他还善于把声音与景色有机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有声画。他最擅长把动与静结合在一起,以声衬静,创造出空灵寂静的妙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