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镇空 1)元代是中国古典_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2)见于著录的元杂剧剧本约有_种,现存的有_左右。 3)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一1307)划界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_(今北京市)等地,重要作家有、、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杂剧活动中心南移至_,重要作家有_等。 4)前期元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品有著名的(_)、(_)、《墙头马上)、(汉宫秋》、《李逛负荆》、(赵氏孤儿》等。 5)元代戏剧除了杂剧之外.还有南方的南曲戏文,简称为_。元末明初戏剧家_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 6)通常所说的元曲是元代_…  相似文献   

2.
练习一 1 填空 1)元代是中国古典__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__。 2)见于著录的元杂剧剧本约有__种,现存的有__左右。 3)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划界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__(今北京市)等地,重要作家有__、__、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杂剧活动中心南移至__,重要作家有__等。 4)前期元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品有著名的《__》、《__》、《墙头马上》、《汉宫秋》、《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等。 5)元代戏剧除了杂剧之外,还有南方的南曲戏文,简称为__。元末明初戏剧家__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 6)通常所说的元曲是元代__和__的合称,它最能显示元代文学的创作成就和独立风貌。  相似文献   

3.
练习一l填空题 1)元代是中国古典_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_。 2)见于著录的元杂剧剧本约有_种,现存的有_左右。 3)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一1307)划界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今北京市)等地,重要作家有、、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杂剧活动中心南移至_.重要作家有_等。 4)前期元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品有著名的(—)、(—)、(墙头马上》、(汉宫秋)、(李边负荆)、(赵氏孤儿)等。 5)元代戏剧除了杂剧之外,还有南方的南曲戏文,简称为_。元末明初戏剧家_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 6)通常所说的元…  相似文献   

4.
第一套l填空题 1)最能显示元代文学创作成就和独特风貌的是_,它通常是对元代_和_的合称。 2)元代文学中,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地位并重的是 3)元代比较重要的诗人和词人有_、虞集、_、杨维祯、萨都刺等。 4)元杂剧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杂剧是在_和_的基础上,吸取宋金_的曲调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样式。 5)元代杂剧的发展一般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一1307)划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_(今北京市)等地;后期活动中心南移至_。 6)元代杂剧前期重要作家有_、_、白朴、马致远等;后期作家重要的有_等。 7)元杂剧前期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练习一l填空题 1)元代是中国古典——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2)见于著录的元杂剧剧本约有——种,现存的有——左右。 3)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划界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 (今北京市)等地,重要作家有 、 、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杂剧活动中心南移至 ,重要作家有 等。 4)前期元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品有著名的(一——)一——>、(墙头马上)、<汉宫秋)、{: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等。 s)元代戏剧除了杂剧之外。还有南方的南曲戏文,简称为 。元末明初戏剧家——一一的<琵琶记)标志着…  相似文献   

6.
1填空题 1)元代是中国古典_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_。 2)见于著录的元杂剧剧本约有_种,现存的有_左右。 3)元代杂剧的发展通常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划界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_(今北京市)等地,重要作家有_、_、白朴、马致远等人。后期杂剧活动中心南移至_,重要作家有_等。 4)前期元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品有著名的《_》、《_》、《墙头马上》、《汉宫秋》、《李逵负荆》、《赵氏孤儿》等。 5)元代戏剧除了杂剧之外,还有南方的南曲戏文,简称为_。元末明初戏剧家_的《琵琶记》标志着南戏的成熟。 6)通常所说的元曲是元代_和_的合称,它最能显示元代文学的创作成就和独立风貌。 7)散曲是产生于金元而盛行于元明时期的新兴诗体,它包括_和_两种主要形式。目前收录元代这种新诗体的作品最为完备的著作是《_》,共收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它的编者是当代学者_。 8)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是_、白朴、_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他的小令名篇。  相似文献   

7.
【文体概说】中国的戏曲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到元代形成了“元杂剧”。元杂剧把音乐、歌舞、表]、念白融于一体,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兴盛,使元代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两百多名,有记载可查的杂剧剧本有七百多种。元杂剧从很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大众反抗压迫、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关汉卿是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杂剧,现存的还有18部。关汉卿的杂剧大多表现了下层妇女的苦难和斗争,歌颂了她们的机智和勇敢。他的代表作《窦娥冤》是元…  相似文献   

8.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的元杂剧刊本中唯一刊行于元代的本子,它体现了元杂剧的原生态,是研究元杂剧的珍贵资料。《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表演提示有唱词和宾白提示、动作提示、情节提示等。  相似文献   

9.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的《元杂剧研究》是一部从精神史的角度研究元杂剧的力著。吉川拓展了杂剧的研究领域,透过听众和作者的社会背景模式分析了元杂剧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将其提高到精神史的层次,分析了元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的变迁。从语言学和杂剧的结构入手分析杂剧,认为元代的社会风气及汉人的时代精神决定杂剧的特征及发展更是吉川研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 1.元曲是元代____和____的合称。后人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显示了元代文学的独特成就。 2.元代是中国____发展的黄金时期。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____,重要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等;后期活动中 心移至南方____,重要作家为____等。 3.散曲包括____和____两种主要形式,隋树森所编《____》是目前收录作品最为完备的元代散曲集。 4.崔张爱情故事发端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的杂剧《西厢记》是在金代____《____》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正>白仁甫是著名的元杂剧作家。他和关汉卿,庾吉甫等同时。在元杂剧的创作流派中,关汉卿是本色派的代表;白仁甫则是文采派的代表。一个文学创作的繁盛时期,总是由多种艺术流派组成的。作为独具一格的杂剧作家,白仁甫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还应该提到,元代杂剧作家的生平资料都很少,唯独白仁甫的身世尚有踪迹可寻,这对研究白仁甫及元前期杂剧作家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想概略地谈谈他的生平和创作。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 1.元曲是元代____和____的合称。后人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显示了元代文学的独特成就。 2.元代是中国____发展的黄金时期。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____,重要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等;后期活动中心移至南方____,重要作家为____等。 3.散曲包括____和____两种主要形式。隋树森所编《____》是目前收录作品最为完备的元代散曲集。 4.崔张爱情故事发端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的杂剧《西厢记》是在金代____《____》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5.[越调·天净沙]《秋思》是____的作品,是元人____的名篇。  相似文献   

13.
《录鬼簿》是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史料,对元杂剧剧本体制涉及颇多,如元杂剧的题目正名、次本、分折等问题。对于题目正名,本文认为对于元代的杂剧,其题目正名应在剧本的后面,而且并不是非标不可的。对次本问题,本文认为"次本"应当为改编本而非删节本。对于学者讨论较多的元杂剧是否分折问题,本文从《录鬼簿》的记载及元杂剧的形成过程出发,推断出元杂剧在元代已有分折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 1.元曲是元代和的合称。后人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显示了元代文学的独特成就。 2.元代是中国_发展的黄金日f期。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重要作家有 、、__、_等;后期活动中心移至南方_,重要作家为等。 3.散曲包括和两种主要形式。隋树森所编仁—一》是目前_收录作品最为完备的元代散曲集。 4.崔张爱情故事发端于唐代元镇的传奇小说(》。的杂剧《西厢记》是在金代《》的基础_L再创作而成的。 5.〔越调·天净沙1<秋思》是_的作品,是元人___的名篇。 6.明清小说的繁荣,是以_的高度成就为士要标志的。 7.明…  相似文献   

15.
一 元代与关汉卿齐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写的《西厢记杂剧》,是一部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杰作,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巨著之一,金圣叹以之与《楚辞》、 《庄子》、《史记》等名著并驾齐驱,号称“十才子书”。全剧共五本二十折。有的版本把第二本开头的《楔子》也作为一折,那末总共二十一折,是元杂剧中的大型剧本,突破了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的体制。它以唐代元稹《会真记》(又名《莺莺传》)的崔莺莺与张珙(君瑞)的恋  相似文献   

16.
“初为杂剧之始”的关汉卿,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剧本,而今流行在世的元代杂剧剧目七百三十七种中,关汉卿的剧目就占了六十种以上,保存至今的全本元杂剧有一百六十种,而关汉卿占了十八种,在有姓名可考的二百四十一个元杂剧作家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17.
元杂剧以其独特风貌成为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文章着重从其作为世俗文化的角度,分析其作为当时世俗文化的诸种表现:杂剧作家平民化,演出过程商品化,杂剧声曲娱乐化。  相似文献   

18.
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选择题部分的第8小题是: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漂流记》;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给定的答案是C。但A中的表述也有错误。因为汤显祖不是杂剧家,而是明清传奇作家;《牡丹事》是明清传奇戏的代表作,不是杂剧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谈谈杂剧和传奇的区别。 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但其特点各有不同,晚唐已有杂剧之名,但如何演出,情况不详。其后历代有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亦称南戏)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作为戏曲样式,实属综合性舞台艺术;但其剧本则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堪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并驾齐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其崇高地位.元杂剧现存剧目约六百种,留传于今的作品还有一百六十二种,迄今可知的作家约计二百人.仅此可见元代杂剧作家之众多,作品之丰富,实令人惊叹、仰服.元杂剧确以其辉煌成就而在中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也不愧于堪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闪光的里程碑在现存的元杂剧中,近三分之二是仰仗于明代著名戏曲家臧晋叔选编的《元曲选》而保存下来并得以广泛传播的,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20.
《石君宝戏曲集》是由黄竹三校注整理的元代杂剧作家石君宝的作品集。其口语性较强,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成为研究元杂剧十分重要的语料。文章选取十则词语并对其进行考释与分析,以期窥见石君宝戏剧作品词汇特点,并增补工具书在收词,释义与例证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