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苏省上海县华泾镇一带,至今流传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纺纱教织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首民谣中的黄婆婆,就是我国宋末元初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她曾为推动我国棉纺织业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黄道婆生于松江乌泥泾镇(现上海县华泾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小时候因家穷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公婆和丈夫都待她很不好,经常无端打骂她还不让她吃饱,并要她干成人一样的重活。有一次,她干活回家,因太累,没有立刻去做  相似文献   

2.
黄道婆,又称黄婆,我国元代的女纺织革新家。生于南宋(约1245年),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黄道婆出身贫苦,幼年为童养媳,因不堪封建压迫,弃家流落到崖州(今海南岛)。在海南淳朴热情的黎族人民的帮助下,黄道婆学习到了轧棉、纺织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史,必须重视评价黄道婆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有国内外学者质疑黄道婆的籍贯身世、发明创造以及仙逝后为何作为“崇高的神圣来礼拜”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元代诗人王逢这首《黄道婆祠》,是历史上最早歌颂黄道婆业绩的诗篇。700多年后,谭晓静博士两赴上海,三涉海南,披肝沥胆,苦心孤诣,撰成《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黄道婆文化解读》(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一书,系统阐释了黄道婆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再到世界级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5.
黄道婆,元代棉纺织家。她对纺织技术进行改革,提高了纺纱效率,推动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被尊称为布业的始祖。黄道婆很小就被卖做童养媳,公婆一家对她很凶。村里有个老婆婆很会织布,黄道婆经常向她请教。  相似文献   

6.
由于价值观、工作需求及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社会群体对黄道婆历史记忆有着不同的解读.政府因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利用名人效应塑造文化品牌,以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学者因学术研究及本土利益需求,站在不同立场诠释着黄道婆文化;而民众仅对黄道婆是否存在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黄道婆作为南方“木棉”北上传播的杰出使者,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棉纺织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经过传播、推广的过程。由于黄道婆革新和传播棉纺织业的示范作用,为淞沪地区的棉纺织业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集体记忆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被改写和重构,并在互动和交往中得以建构。黄道婆是上海人集体记忆中的一部分。随着棉纺织业在上海发展的需要,黄道婆的角色不断地被改写和重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不同的集体记忆,产生了地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教育中,女子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古代的黄道婆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黄道婆的事迹,从她的所作所为中生发出对今天女子职业教育的思考。女子职业教育应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加强品牌意识,因性施教,加强实践,因地制宜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棉布何时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2009年人民版《历吏·必修2》是这样表述的:“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2003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表述为: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迁以思想、器物与制度的变迁为重要标志,而思想、器物与制度最终归属于文化。黄道婆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巨大贡献及其民间身份与精神,决定了她在海南历史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继续揭示黄道婆的文化价值,其意义在于激励、提升社会各界在追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促进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淑珍 《职教论坛》2007,(9S):62-64
在职业教育中,女子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古代的黄道婆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黄道婆的事迹,从她的所作所为中当发出对今天女子职业教育的思考。女子职业教育应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加强品牌意识,因性施教,加强实践,因地制宜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土布,俗称“老布”,指农家自纺、自织的棉布,至今在奉贤农村家家都有。从元末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奉贤传授技艺算起,棉纺织业在奉贤的历史也有七百年之多。如今,这门技艺正在消失,但我们永远会记得她——中国纺织技术革新的鼻祖黄道婆,她勤劳、勇敢而又勇于创新与实践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课程背景土布,俗称“老布”,指农家自纺、自织的棉布, 至今在奉贤农村家家都有。从元末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奉贤传授技艺算起,棉纺织业在奉贤的历史也有七百年之多。如今,这门技艺正在消失,但我们永远会记得她——中国纺织技术革新的鼻祖黄道婆,她勤劳、勇敢而又勇于创新与实践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放风筝     
我叫邑笆放风拿,邑邑教我放风擎。我叫邑邑放,爸邑教我放。僻舫山\血,僻舫山}我叫邑,邑教我。邑教我,我叫邑。分不清是我叫邑诬是鱼敖我。放风筝@王琦鑫$农六师五家渠一小四(2)班  相似文献   

16.
【思路指点】 按照题目《他(她)教我怎样做人》的要求,此文应写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内起码应写出“他(她)”和“我”两个人。两人的关系“他(她)教我”,教的内容是“做人”。因此,我和他(她)之间,应以他(她)为主,“我”为次。 写“他(她)教我”,首先应选准“他”或“她”。一般是选自己的亲属或熟人,如爷爷、奶奶、爸妈、老师等,当然也可选虽然陌生但确实对“我”教育极深的人。“教”的内容很多,可以“教”我怎样热爱劳动、重视学习;也可以“教”我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准备为四化建设做贡献;还可以写自  相似文献   

17.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3,(39):23-23
<正>我经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个教育新理念,到底这两者有何区别,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认识。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爱玩的爸爸     
我的爸爸爱玩,电脑是他的宝贝,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可是拼音打字总让爸爸为难。 爸爸让我给他教拼音,可刚教过一遍,不一会儿他就忘了。我就拿出拼音卡(ka)片从头开始教爸爸学拼音。我先教他声母,再教他韵母,他认真地跟着我读a、  相似文献   

19.
黄道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棉纺织革新家.她不远万里,飘洋过海来到海南岛黎族地区,学习并推广了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大胆革新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使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衣被供给的迫切需要.黄道婆的卓越贡献,充分地证明了这样的真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阶级”;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相信世界并非由勤劳的人而是由那些最懒惰的人创造的。勤劳的人往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知道一味蛮干;而懒惰者终日想着不劳而获,或少劳多得,结果发明了许多偷懒的办法,人类文明因而不断进步。比如我们做服饰的布,很久之前人们只能用手工将纤维一根根织在一起,这种蠢办法如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流行。自从出了黄道婆这样的“懒人”之后,织布机便诞生了。我非常理解人们为什么给这些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