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筷子,古代称箸。远在三千多年以前的商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经懂得使用筷子了。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使用筷子的健身益脑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日本将每年八月四日定为“筷子节”;京滨女子大学曾致力于筷子的研究;东京等地还举办“筷子训练班”,讲授如何使用筷子及其健身、益脑功能。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曾说:  相似文献   

2.
石锁功     
海蓝 《精武》2007,(1):45-45
石锁功是中华武术中流传久远的传统功法,相传石锁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盛行于清。习练武术时,可以通过石锁功来进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训练,功效与铁袋功相仿。同时它能增强人体的力量素质,也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士云 《钓鱼》2010,(19):66-66
2010年廊坊春季渔具展销会期间,笔者有幸获得威海利优比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鲫鱼专用饵——中华鲫赠品两袋。  相似文献   

4.
李萍 《中华武术》2008,(3):76-78
“今日武林盛典,谁能傲视群雄,尽显中华豪情,尽显中华龙威。” 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是在子夜时分,四周宁静又幽暗,被“风过、雨过、雷电闪过”感动着,然后耳畔翻来覆去地重复着它的旋律,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眼前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徐波 《灌篮》2021,(2):155-155
我国在长期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理念——中华体育精神,它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我国民族精神以及传统美德的良好继承与发扬。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其地位也在社会发展中发生了变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来发展体育事业和健康文化事业是一项重要课题,它不仅能实现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还能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黄文胜 《体育世界》2009,(11):108-108
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自古以来就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表演娱乐等多种的体育形式存在着,虽然有些项目在历经朝代更迭后消失了,但它对我国乃至世界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普遍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形式,也是对外友好交流的一种手段方法。因此对于中华武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史的探讨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运动项目,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要弘扬中华武术精粹,让世界了解武术,使武术走向世界,就需要武术工作者齐心协力,做好三方面的相结合,使武术健康发展,在世界范围的大交流中,被世界认识,被世界接纳。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武术是儒家文化在其漫长历史进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所显现的武林精神具有强烈的儒家文化色彩,无论是从习武的过程、方法来看,或是从练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来看,中华武术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显现载体.儒家文化与中华武术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是从我国古代军事技艺中衍生并发展起来的一支传统体育奇葩.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影响到世界的体育文化,并被世界人民所喜爱.所以,把中华武术仅仅理解为攻防搏击技术的集合,则会导致不少人认为中华武术仅仅是冷兵器技艺遗存或械斗技能的规范,而走上了形似而神失的异路.真正的中华武术不仅仅是腾、拿、躲、闪的攻防技术,还有依据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原理,对拳法进行形而上的诠释和它依据哲学理念演绎创编出新的拳术.更重要的是中华武术是对格斗实践的升华,而武学文化是对中华武术的升华与浓缩.这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育运动理论基础的理论体系,只有掌握了解这一理论体系,才能真正认识、学习中华武术;才能真正理解、弘扬中华武术;才能真正推陈出新、发展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0.
易黎 《四川体育科学》2011,(3):29-31,35
中华铜梁龙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民族的智慧。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华铜梁龙的起源、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健康的产业经济市场、学校体育促发展等措施和建议。为帮助中华铜梁龙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中华武术文化是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作用下,中华武术文化表现出了自身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而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对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国外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是多方受益的。本文就从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当代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新时代赋予了它与其它年代不同的内涵,为中华武术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而且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医学等特殊内涵.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既是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奥运会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武术自身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在国内得以蓬勃发展,而且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接受.我们应借2008年北京奥运的东风,发扬中华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从而使武术运动为更多的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期,以"团结武林同道,提高中华武术,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的中华武士会在天津成立并组织开展活动。文章通过对其特点、功能价值及终止活动的原因分析,发现中华武士会促进了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武术的城市化和国际化发展,也促进了武术传播方式的新发展,但因缺少政府支持、缺少经济实体力量支持及受到中央国术馆等武术组织的影响使其终止了活动。文章通过对中华武士会的研究为当代新环境下武术组织的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深化开放的背景下,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内容之一也被以各种方式在海外传播开来,与时俱进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认为:随着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的不断拓展,彰显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体育自信与虚怀若谷的学习精神等价值,对中华武术的扬弃、传承与创新等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春华 《武当》2009,(11):43-44
格斗,在中国也称散打,它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拳击、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格斗术,诸如俄罗斯的桑搏,泰国的泰拳,以色列近战术等等。  相似文献   

17.
张宏 《收藏》2013,(1):4-4
陕西关中石雕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它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承载帝王风脉,沐浴汉唐遗风,流传至今,可以称其为中华石雕之宗胄。  相似文献   

18.
那么,汉代的六博有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的博法又是如何进行的呢?从文献资料和前面所引考古资料的分析,汉代的六博,大致可有两大类型,即投箸的博和投箸的博。另外,还出现了一类博的变种——塞。关于投箸的博,主要有三种,即投二箸的博、投六箸的博和投八箸的博。但汉代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07,(1)
神化五毒;黑手飞砂;打穴十二功;桶子炼赤丹;武当君子剑;三侠清风剑;千钧坠底功;板功八大架;金钟罩底功;朱砂掌;金雕爪;脱战拳;六路奔打;太极九耳转环刀;太极勾镰双手枪;双箸子(筷子);响尾响(长鞭)等近百种武当太和门功夫及少林北派拳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武术影视的现存问题,以及武术影视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的武术影视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武术事业更好、更快地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