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血脉,大批高校在抗战爆发后开始内迁,虽历尽艰难,却使这些高校得到一定的保存和发展。由于战事变化、国民政府对抗战持久性认识不足、政府能力有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内迁在启动、落脚点和办学形式等方面呈现出被迫和多样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魏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时鲜卑诸族亦大批入居河西,势力最强的河西秃发鲜卑建立了“南凉”政权,并与河西其他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争战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概述徐国利抗战时期,我国高校为躲避战火,或免陷敌手,以保存力量,支持民族持久抗战,向内地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移。高校内迁是中国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为推动内地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迄今我们对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内迁进步化人士的民众意识得到了显增强,这主要是广大内迁进步化人士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施的结果。内迁进步化人士民众意识的增强,为更有效地动员教育民众团结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当代我国先进化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府迁渝,大量人口内迁,促使游记书写勃兴,而抗战语境则造成游记书写的战时化。日寇侵略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同遭遇与处境下的作家从不同维度将民族意识嵌入游记书写中,形成民族怨恨抒发、民族身份认同与民族精神重塑的多维表达。三者缘抗战而生,又合力服务抗战,契合"抗战的文艺"的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存实力,并建设后方新工业基地,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在工人阶级、爱国资本家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搬迁工作从1937年8月开始,到1940年基本结束。民族工业内迁对于充实战时经济力量,建立大后方新工业区的基础,改变中国工业布局,推动西南西北经济开发,促进民族工业的短暂繁荣,壮大后方的抗日民主力量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内迁是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西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内迁对贵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内迁高校从事地方经济开发与建设,促进贵州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促进贵州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学术研究与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为贵州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普及教育,提升民众素质。同时,内迁高校也为贵州的抗日救亡和民主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对于当今方兴未艾的“西部大开发”仍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付文武 《教育评论》2014,(7):138-140
抗战爆发后,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四川成为中国文教重心西移和职教师资内迁之目的地,也为西南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固基础。成都地方政府为提高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力量,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支持抗战,根据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了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成都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时期,具有强大的社会向心力,周边各民族不断向中原内地内迁与朝贡,其中西域人的内迁就是一个典型。西域人的内迁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胡化风尚成为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的文化内迁是中华民族为抵御外敌侵略、取得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被动选择。从总体上看,文化内迁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全民族持久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对迁驻地而言,内迁文化促进了三峡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建设,推动了三峡地区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催生了三峡地区精神文明的整体“跃进”等。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大规模的工厂内迁 ,从经济上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 ,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布局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2.
抗战期间大规模的工厂内迁,从经济上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布局向合理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是日本全面侵略的文化应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民族危亡,在全国的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一切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进行广泛的争取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广大文化人士,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抗日文化新生力量,改变了一些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为我党开辟了一条动员广大群众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大后方抗日文化的发展,促进抗战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抗战爆发后,大批战区学生失学,国民政府为帮助战区学生继续学习,专门设立了各种救济机构。随着战区流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国民政府又内迁各校并设置各种临时学校。与此同时,为保证流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民政府还实行贷金政策。抗战时期正值国家多难时期,国民政府仍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救济战区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保留了火种。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大批学校内迁。汉中作为抗战大后方,接收了一批来自平津、华北等地的大中专院校,使这批学校得以休养生息。汉中为保存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汉中本地教育的发展。学习研究这一时期的汉中教育,对实现今天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了西安事变,挽救了中国。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张学良青年时代就萌发的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思想以及民族危机的加剧,唤起了张学良的爱国之心。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中共代表的劝诱疏导,坚定了张学良联共抗日的决心。  相似文献   

17.
开埠通商、修筑铁路、抗战内迁是近代云南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的三件大事。对这些大事因缘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近代云南社会变迁是云南在英法殖民主义扩张的背景下被动接吸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主动迎接挑战的过程,其社会变迁的动因不仅源于英法殖民渗透带来的冲突和近代化示范,还源于在强烈的民族危机下积极主动推进云南近代化的政府和先行者。如果说开埠通商、滇越铁路的修筑强行启动和加速了近代云南社会变迁,那昆明自开商埠、自建个碧石铁路就以主动的方式升华了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了敢为人先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抗战内迁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最终使云南站在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前沿。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抗战活动形成了具有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抗战文化资源,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抗战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分析,指出了少数民族抗战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进而据此分析了少数民族抗战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抗战前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加强。从民族自保的角度,思想界相当一些人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一个民族要延续,作为其象征的文化传统应当得以保存,并由此得出了返本开新的结论。然而,他们同样面临着自清末以来中华民族精神转型的一个悖论:即如果改变中国传统中的实用理性因素,那么新的民族精神必定是一个非传统甚至反传统的东西;如果不改变其中的实用理性因素,那么所谓民族精神的转型便是换汤不换药。正因为此,直至抗战结束,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并未成功。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虽然极大延缓了中国社会本来就发展十分缓慢的现代化进程,却也唤起了中华民族伟大而空前的觉醒。在抗战这种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渐积累了向现代化转变的进步因素,并为中国赢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以及日后实现国家现代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