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思花 《考试周刊》2012,(89):34-3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调动学生口、耳、眼等感官,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注重示范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小学生语言模仿能力较强,都希望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老师必先“身先士卒”。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先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充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
周敏珠 《辅导员》2013,(24):53-53
<正>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喜欢参与活动的特点,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活动融入到普通的朗读中,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一、坚持"朗读营养餐",养成朗读习惯为了让朗读形成习惯,可向学生提供"朗读营养餐",老师可根据以下菜单选择轮流"上菜",也可让学生自主"点菜"。(一)健康素食——句读课文句读课文,即把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删除,让学生在文中自行加注记号朗读。如果把一篇完整的课  相似文献   

3.
朱帼英 《学子》2013,(1):33-34
一、科学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1.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 很多学校周一至周五早上都会安排晨读时间,这是个很好的习惯。但一般只是学生自由朗读,读什么科,什么内容都没有要求,这就不能有效提高朗读的质量和兴趣。如果老师与学生一起读,并作相应指导,还有就是教师上的每节阅读课都要保证足够时间让学生朗读,让老师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大家觉得朗...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正如语文大纲所说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学生朗读能力的获得和朗读习惯的形成,只有通过训练来获得。怎样进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5.
<正>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话语、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所以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重视朗读激趣、指导、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朗读习惯。一、培养学生"敢读和想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激趣"是教师运用教育学等原理,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愿望调得高高的,信心鼓得足足的。这些集激励、促学、愉悦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能催生出学生成功的迫切愿望。为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技巧,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将一些书面的语言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它极有可能影响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希望可以互相交流,提高学生朗读兴趣,让朗读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技巧,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将一些书面的语言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运用朗读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和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收获快乐,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0.
利用每节英语课前三分钟,设计相应的朗读活动,将朗读列入教学的环节中,让学生、老师重视朗读的训练。老师要不断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分时段建立不同层次的训练任务,在朗读中不断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课前朗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培养朗读习惯、提高朗读技巧、激发朗读兴趣、升华朗读效果这几方面浅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让朗读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如呼吸般自然。  相似文献   

13.
张淑芬 《考试周刊》2014,(52):42-42
<正>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童年是人生的起步,也是学习的起点。一本好书能让孩子的快乐更持久,应让读书成为习惯,改变我们的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呢?一、校园读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通过有效的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杨薇 《考试周刊》2011,(11):44-4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的朗读指导,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增强朗读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规范学生的朗读姿势,训练学生语文朗读的习惯,使学生真正学会独具节奏、错落有致的阅读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其次,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在当代教学中逐渐普及,起到了辅助老师教学的作用。巧妙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帮助老师实现良好的教学成果。朗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要学会利用网络来促进学生朗读,从而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课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朗读结合进行分析,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最后,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朗读,必要时以形象、直观的简笔画辅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书是读出来的,体会也是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张晶 《甘肃教育》2014,(10):44-44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语文这门学科最为基础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习惯十分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一、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掌握良好的语音语调和朗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忽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英语学习非常不利。本文笔者结合实践分析了从兴趣、指导和实践三方面着手,有效开展小学中年级英语朗读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