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相互阐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中"现实的人"的充分展开必须超越"解释世界"范畴而向"改变世界"范畴跃迁。为了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通过对西方近代思想史的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扬弃了"抽象的人"的唯心主义范畴,正本清源地以历史中"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建立了通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途径。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讲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而不是"全部哲学的终结"。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后全部哲学都终结了是不符合恩格斯本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没有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正确的。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后,不仅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产生了很多流派的西方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国外学术界一般把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类,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归结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国内学术界要么否定马克思有一般的历史哲学,要么认同、沿用西方对历史哲学的这种二分法。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历史哲学,但它是在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具有辩证性质,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既各有其优长,又各有其致命弱点。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扬弃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认为由于科学的发展,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应当“终结”。而其“终结”是一种非尽善美的“完成”,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全部哲学史聚集在其中”。由此而揭开了哲学消亡的序幕,也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种新的“视屏”。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在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与批判资本主义最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批判而无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解放叙事并没有失去信誉。正确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面对剧烈变化的政治与理论环境,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对新变化作出新解释。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考虑文化多样性的后现代走向,由此对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新的解释,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和解放叙事的威信。  相似文献   

6.
从对黑格尔哲学真正生长点的辨析中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还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归结为“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非批判的唯心主义”。事实上,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就指出过黑格尔的《现象学》在自身中隐藏着哲学批判的一切要素,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辨证法的基本形式,是思想史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可大致划分为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与当代哲学.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主流形态不是中国古代哲学、近现代哲学进一步发展更新形成的哲学,也不是中国当代本土生长起来的其他新的哲学,而是从外国引进、然后又加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运用中国语言表达的、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的、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被中国人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的国家哲学.我们应该自觉地、积极地促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作了探讨性的诠说,大致廓清了哲学批判概念的基本义域,并由此对这一概念作了界说.诠说和把握哲学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哲学负有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的责任。我们的哲学不能不关心重视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不能不就文化的传统和走向问题做必要的理论批判。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热”已成为潮流的今天,更需要对它有哲学深度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曾经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线索,从古代朴素直观的哲学到近代概念体系的形而上学哲学,历经批判与重建,最后又在海德格尔的生存本体论中找到了存身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它颠覆了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把哲学的批判力量解放出来.这种哲学与本体论的任何形式都是对立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本体论哲学是根本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工程教育在新时代新作为的重要发力点。"新工科"的教育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文章试从中国传统哲学层面分析"新工科"的实践原则、方法论、面向未来的适应方略等内涵。通过哲学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加认同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在认知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更好地把握新工科。  相似文献   

12.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科尔施哲学批判的历史背景是哲学的危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性的丧失,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虚无化和实证化的错误倾向上。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本性以及由此实现由于丧失哲学性而被阻碍和取消的革命,成为科尔施哲学批判的问题指向。要从根本上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性,发挥辩证法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作用,促成革命的实现,就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原则。根据科尔施哲学批判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全面布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连祥 《文教资料》2011,(11):109-110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一批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他们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顶峰。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分析,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消亡",它以德国工人运动为继承者,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新形态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性品质和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15.
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著作关于黑格尔哲学基本思想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有更直接的认识,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10年2月俄罗斯国家教育倡议“我们的新学校”在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下生效.该倡议确定了近期俄罗斯普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向新教育标准过渡;发展天才儿童支持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更新学校的基础设施;保持和加强学生身体健康;扩大学校自治.伴随该倡议在俄罗斯各地区的实施,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反映热烈,有赞同、有建议、有担忧,也有激烈的反对.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与技术:论历史与批判及资产阶级"技术哲学"的前提与功能》一书是原东德著名学者沃尔尕斯特与班瑟合著的一本技术哲学著作,此书因其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而相当具有代表性,至今仍得到技术哲学界的高度评价。文章试图打破著作原有的结构以问题为纲对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展示一个认识与对待现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新"视角,引发国内学者对西方技术哲学地深入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哲学宣言——在中国哲学大会上的发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子“宣言”是一种郑重而严肃的宣示,不是学术论文常用语,而在庄严的中国哲学大会上,以“中国新哲学宣言”为题发言,更是少见。笔者准备向大会报告的原不是这个题目,发言前一天,改成这一题目,意在挑战一个沉重而无奈的现状:中国哲学“注经论史”研究何其多,中国哲学“新理论”  相似文献   

19.
“讲坛哲学”即苏联模式的“教科书哲学”虽然在宣讲马克思哲学的问题上有过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但是它对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对其进行改革成为必要,本将从理论、教学环节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同时表明改革应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哲学因子的过量引介无疑加速了当代哲学精神生产的品质趋下和整个哲学形态的另类转型,使其阐释能力及有效性均面临挑战与质疑,并带来了自身的意义低迷和科学化危机。面对这种尴尬处境:一是必须探讨马克思哲学创新发展的学理依据与路径选择;二是必须在基本立场、基本原则上切当处置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相容相生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化合一"而非"马克思哲学的后学化"抑或"后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化",才能积极捍卫当代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并在人民大众的心目中确立起切当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