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教育部网站5月24日公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今年教育部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这项措施可被视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改革,旨在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学校章程特别是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中小学校责任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机制存在六方面主要问题,即评价目标模糊泛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对象中心不突出、评价过程不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不合理和评价方法不健全。与此相对应,要通过明确细化评估目标、健全评估主体、完善评估过程、科学设置评估指标、健全评估方法等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对教育督导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新定位、新思考,既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 服务效率与公平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目前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法人地位不够明晰,委托开展评估监测机制有所缺失,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亟待完善的现实, 可从三个方面思考对其加以改进和创新: 优化教育督导组织机构,强化归口管理功能;建立有关社会组织接受委托的准入机制;加强委托评估监测质量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现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以制度保障健全、监测内容全面和评估标准明确为主要特色的"流动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体系。反思国内当前的流动儿童教育实践,我国应加强监测与评估立法和构建监测与评估机制以完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5.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严格区分这两种责任 ,首先要明确这两种责任的内函 ;其次要区分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与审计人中过失和欺诈 ;再次明确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程度与审计人员过失程度的关系 ;最后不要把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相混淆。  相似文献   

6.
刘翌杰 《林区教学》2010,(1):123-124
林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林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程度。要促进林业企业发展必须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必须要加大力度,明确知识俺系,改革培训方式,构建新的培训机制;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建立、完善林区内部的劳动力,特别是人才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健全评估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7.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一方面承担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的监测工作,另一方面又是均衡发展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而现有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方法单一、指标间关系不明确,其评估结果信度难以保障。基于对全国14省42县中小学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要完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体系,各地政府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骨干教师配置应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点;资源的多寡不是均衡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要避免新一轮的学校撤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中,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这为科学建立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等教育评估监测治理机制是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监测面临着统归教育督导体制、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宏观制度变革。在改革进程中,高等教育评估监测应完善政府分级治理,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建立专业机构跨区域运作机制,构建服务准市场机制。为应对潜在的治理失灵,高等教育评估监测应深入推进改革,规范并明晰各相关主体的治理责任,构建更加全面的责任网络。政府、高校与社会应协同发挥治理效能,共同推进高等教育评估监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参评院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根据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环节,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思路,完善保障制度,建设质管队伍,开展质量调查,建设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构建评估体系,搭建反馈平台,撰写质量报告,构建长效机制,是做好质量保障体系需要重点考虑的十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