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国学作为一个陌生的老词出现在文化界、教育界乃至政界,出现在中小学校园里、课堂上。何为"国学"?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小学校长眼中的"国学"令人堪忧。人们在分不清何为国学、何为经典、何为传统、何为民俗的情况下,不问精华糟粕,不分年龄学段,一哄而上。于是,校园墙壁上出现了《二十四孝图》,《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之类工具书被列入"国学经典",晦涩难懂的《道德经》也让小学生诵读,《金匮要略》之类的专业书也推荐给中小学生……为澄清一些基本概念,矫正一些过头的做法,本期《专题资讯》汇集专家学者对国学概念、国学教育的代表性看法,以资参考,从而使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更理性、更长久,更少些偏颇。  相似文献   

2.
由"国学热"引发的国学教育在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国学日益发挥着它育人的作用,而落后被人忽视的农村中小学,也急需国学教育的滋养。面对农村中小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当然农村中小学也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需从选择、投入、方式几个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进行优化实施,从而达到国学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当今,国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各个地方都在倡导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广东省会的广州,在教育上更是勇为人先,将"国学经典教育"这股热潮推及城市乃至农村的中小学,即使是在农村小学,你也能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国学经典教育的影子。所谓"国学经典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作为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本文将以  相似文献   

4.
<正>黄海之滨,海州湾畔,有一座国学文化底蕴深厚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魅力校园,她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她与共和国同龄,前身为青口镇隆嘉巷初级小学,198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实验小学,沿用现名至今。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荣获国家985工程项目"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国学经典教育实验基地、省  相似文献   

5.
正我对国学没有研究,因而对国学本身不敢妄加议论,仅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角度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在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话语范围中,我认为还是不要冠以"国学"的名义为好,理由有二:一是"国学"的成分太复杂,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不容易取舍;二是影响国学讨论的背景太复杂,扯一些与语文教育无关的东西不容易撇清关系。按我的理解,"国学"概念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国学仅  相似文献   

6.
<正>冷落了、批判了半个世纪的国学,率先在中小学升温(准确地说,中小学里的"国学"充其量不过是在国学这张数千年的大"皮子"上,薅下的一小缕绒毛),最火的当属《弟子规》。为什么和"三、百、千"同样是"私塾老教材",偏红了《弟子规》呢?我想原因大概有四:一是《弟子规》内容少,就360句、1080个字,不会耗费师生太多精力,不影响"正课"。二是文字浅,半文半白,相对《三字经》  相似文献   

7.
眼下,在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性孩":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则装扮男性化,言行泼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正在中小学中悄然兴起的"中性化"风潮。1.中小学校园出现"中性化"风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已经为国人所淡化的国学慢慢升温了,其初不知不觉,其后势不可挡。且不说大学课堂和《百家讲坛》掀起的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暴,单是近十年来,中小学校园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就让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90%的中小学教授孔子的儒家文化,至少有2000多所学校有意识地开展了古典文化的诵读活动。其中很多做法备受推崇。据报道,在一些学校的校园,每天都能听到此起彼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学教育有两次高潮.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学教育的途径以及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国学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明确国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地位、协调形式与精神、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关系,还应提高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0.
7月7日,北京市教委组织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启动会"。北京市要通过3年左右的实验,建成一批彰显首都教育特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校长和教师;在此基础上,制订完成《北京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评估规范》,促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在全市逐步推广和实施。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在启动会上的动员讲话,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实验的目标,做好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日前,亳州市启动中小学"国学季风"系列活动,努力让国学智慧浸润学生的心灵。按照要求,全市各中小学要组织学生开展以《亳州市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丛书》为主要内容的诵读活动;全体中小学教师每人每年至少阅读一本国学方面的书籍。各县区学校要组织校内外教师、学者开展面向学生的国学知识讲座,同时要组织教师走进社区和道德讲堂;要利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学生  相似文献   

12.
眼下,"国学"启蒙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各中小学开展起来。我们受王财贵"小朋友,跟我读"的影响,觉得在中小学这张"白纸"上涂鸦,该是十分容易的事——既传承了古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答了:何为国?何为学?何为中国的国学?这就是以从爻号演变而来的汉字符号把握天地人变化规律的学问。爻号、由爻号演变的文字、释卦爻的周易,都是中国国学的根源。由周易而来的道家、儒家以及由印度传入的佛教,都是中国传统的国学内容。国学就是要继续研究人与天、人与人、人与己关系的学问。  相似文献   

14.
国学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积淀,是能让人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文化。让当下的学生目中有国学,心中有国学、对祖国、对国学有一种厚重的民族情怀,是历史传承的需要,也是民族发展之基。我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学底蕴,让国学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滋养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开展了国学周活动,让学生深入认识国学、了解国学、体验国学。  相似文献   

15.
当今,利用古代书院之地、之名、之精神开展国学教育的机构和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种国学教育书院化的倾向。但滥用书院之名开展国学教育在宗旨、方式和机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社会上的国学书院要克服功利思想,更加规范化,充分发挥"书院是国学教育的形式,国学是书院教育的内容"的结构功能;中小学国学教育应以诵读经典为主要方式,增加国学教育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和做人的本领,发挥国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并在经典诵读之外强调践行书院精神;在一些大学,书院制是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国学研究院则致力于专门的国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应在体制和目标上加以整合,通过开设国学通识教育科目和采用书院式研讨,将国学教育融汇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领域、全过程,并共同担负起为各级各类国学教育机构养成优良师资的责任,使大学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时代呼唤国学教育,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却进展缓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国学教育系统,重点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国学教育上的协同创新,而协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视域下对国学教育的内涵、体系、方法做全面的考察,如此各方国学教育的任务才可以明确,分工才可以达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这是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实验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要树立正确方向、回归原意,去粗取精,有分析和联系实际地学。能否搞好国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国学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和灵活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振兴国学,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也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区为了能让孩子们更系统地接受国学熏陶,2009年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学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开展"国学进课堂"实验课题研究,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国学立校、国学育人"的教育新模式,打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逐步把"阅读经典"、"诵读国学"作为一门区域校本课程,科学规范地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打造出书香桥东,促进了区域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国学     
<正>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不禁让人思考何为学习国学的意义。回顾中华五千年的岁月,"修品性,强民族,立国家"这九个字道出了学习国学的真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以修身为成就功业的基础,而学习国学则是修身养性的主要渠道之一。唐时大家刘梦得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引出了对"何陋之有"的感叹,进而悟出了贫乐之观。宋时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带出了莲花为喻的样范,从而道出了处事之观。孔孟子的礼法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学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中华文明成果,出现了"国学热"现象。随着国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完美结合,幼儿国学教育得到重视,幼儿国学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也发生革新。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将幼儿国学教育的方法多元化、生活化,将其进行创新,有利于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