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师徒结对带教听评课活动中,带教导师往往把指导重点放在课后的针对性评课上,这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改进呈现明显的"事后"效应。在城乡异地带教、一师多徒的背景下,探索了一种基于教师PCK能力建构的"前置性备课"带教模式,它由"前置设计""备课改进""课堂观察"和"课后研讨"四个环节构成。该模式的带教价值包括固定带教流程中的师徒任务、呈现经过改进的优质课堂、从PCK要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一种操作模式,"前置性备课"对常态化的师徒带教活动以及教研组内常规公开课研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跨校师徒带教是当下提升区域内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培养模式。然而在现实中,跨校师徒带教在时间、空间及针对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带教过程的不到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学校对带教工作的支持,加强师徒带教的制度管理,结合团队指导开展师徒带教等对策,以提高跨校师徒带教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教师的在职培养模式,师徒结对带教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它对于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整体师资水平,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所谓师徒结对带教,是由老教师对刚入职的新教师一对一指导带教,以帮助新教师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观察和跟踪访谈收集S中学师徒制和三对高中英语教师第一学年师徒结对活动的事实资料,主要描述学校师徒制运行原貌和师徒教师带教状况,着重探讨师徒带教的成功与不足,继而提出促进师徒制有效实施的实际建议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课堂协作学习活动主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从中小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课堂教学应用的录像案例中找出典型的CSCL活动——协作问题解决。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抽取和分析了协作问题解决活动的结构要素,并建构了其过程模式,以期对教师指导课堂协作学习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确定人选 确定人选,主要是指带教教师人员的确定.学校根据本校的青年教师的情况,在他所教学科的教研组内,遴选出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也就是带教教师,和新来到的青年教师(被带教教师)结成教学对子,建立起"师徒"关系.一般来说,"师徒"之间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同时,为了便于教研学习,带教教师大多会确定在同一个备课组内.  相似文献   

7.
晋春霞 《林区教学》2023,(5):111-114
新手教师又称初任教师、新教师或新合格教师,其特点是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且处于“学生—教师”的职业化时期,这一时期是新手教师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阶段,对其进行入职教育是帮助新手教师应对职业挑战,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的重要策略。基于此,以师徒制模式为中心,阐述师徒制模式下三种主要的新手教师入职教育途径,分别是传统师徒制、团队师徒制以及电子师徒制,以期为新手教师的入职教育提供方向指引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教研组研训教联动发展,首先是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教师的角色上看,我们一直以来将教师定位于教学者、教育者两者合一上,但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教师同时还应该成为研究者.其次是改进教研组培训活动和培养"专家型教师"的需要,在教研组培训活动中,我们认为应把关注技术、经验和关注教师自身实践结合起来;第三是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新型文化的需要,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我们一直倾向于采用"火车头"式带教活动,即一部分教师带领另一部分教师共同前行,形成一种师徒制关系,而教研组研训教联动发展则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共同研究和共同提高的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平等、互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杨文娟:学校制订新教师带教计划,明确带教职责义务,指导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新教师的责任,设计“师徒结对”方案,组织、落实“常规工作指导”“课堂教学指导”等具体工作。在日常的指导活动中,我们始终抱着“卷入一个组,抱成一个团”的指导思想,因此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听评课活动中,都要求一个备课组教师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如何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将协作学习模式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是紧迫且重要的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对教师、学生群体进行访谈调查,运用活动理论和协作学习五要素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协同学习模型设计等方法,对活动设计、实施环境进行研究,逐步探索出三个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研究》2017,(3):75-80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本研究在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的基础上,建构了教研活动中PCK发展的扎根理论,探究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PCK发展的"理解—参与—分享—实践—反思"模式,即教师对所教内容和如何教的理解;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主动参与和"边缘性"的被动参与;对自身经验和集体知识的分享;把经验库中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践;对"经验"与"实践"的结合进行反思,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PCK)。  相似文献   

12.
虚拟学习共同体可有效弥补传统课堂中的交互匮乏,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协作、研讨和反思的能力,是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并促进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功能和活力与结构设计正相关,而构成要素则决定了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态。该文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对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重新进行了审视,阐述了其与虚拟学习共同体架构的映射关系;探讨了基于活动理论建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设计理念、方法和运行机制,重点研究了"学习主体、课程知识、学习者共同体、学习活动分工、工具、规则和共同体支撑平台"这七个主要构成要素,并基于这七个要素,设计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架构原型。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学盛行,协作学习模式被广泛引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但目前的网络协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提出将活动理论运用于Web协作学习的设想,设计了基于活动理论的Web协作学习活动系统模型,并分析了系统的各要素。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充分发挥师徒结对在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中的作用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研究采取质化研究中的个案研究取向,对这一焦点问题进行了考察.个案显示,受惠于"多对多"师徒结对这一媒介,将新手教师所遭遇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通过师徒共同体一起探索,逐步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了追求契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课堂管理的实践性知识.基于研究可知,实践性知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通过不断建构、不断应用和不断改进而动态生成的.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样态;师徒结对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途径,"多对多"师徒结对作为师徒结对的创新形式,不但给新手教师提供了更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尤其是非正式的交流与沟通机会,还天然具备了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机制,在很多方面更有助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对多"师徒结对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尤为需要统筹"多对多"师徒结对中师傅之间的指导节奏,并关照"多对多"师徒结对中不同新手教师特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即是对其基本要素的分析和配置。厘清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分析和设计协作学习活动的基础。以活动理论为视角,论述了协作学习活动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协作学习的结构模型,确立了资源、角色、任务和时序四个基本要素。最后,以此四要素为基本框架,比较和分析了四个协作脚本。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的背景高中阶段江苏省全面实施新课标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今年我校担任高一数学课的教师全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改。开学前经过全市的"新课程培训",我们教师对新课标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回来后,也努力的从观念上、形式上靠近新课改。课堂上学生探索得多了,课堂气氛热烈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多用"创设情景—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应用巩固"的形式。但在实践中,传统观念、传统教法还依然根深蒂固,形式上虽然符合新课改,但是实质上如新瓶装旧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备课组针对高一数学(必修一)中难  相似文献   

17.
“带教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它是有效利用本校骨干、优秀教师的优势资源,将校内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以发挥他们对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缩短其成熟周期。目前被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所普遍采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学校对“带教制”的管理、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使“带教制”出现了低效,甚至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8.
和谐师徒带教关系只能是在充分知识共享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这就亟需深入思考和澄清新时代教师师徒带教关系.守候职初教师的“相信”是其指导教师普遍的关系诉求.反观职初教师自身的位格属性也往往促成着“相信”的发生.对职初教师的教育叙事分析,发现他们的“相信”具有多重意涵,包括认可、理解、珍惜和感恩.一种在结构内纠缠着爱怜愁怨的网格关系在职初教师和指导教师之间悄然生成,而这种关系往往源于师徒情感的传递被“相信”所限定的师徒位格场域而遏抑.但情感褶皱也不是静止的,在走进课堂的职初教师和指导教师互动中或许形成于认知迷失,也可以散失于认知重绘.  相似文献   

19.
课程模式是一种实践化的理论,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高宽课程作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也广为人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感受与体验,这让长期以"教师教,幼儿做"的美术教育方式为主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高宽课程中的视觉艺术经验成为很多幼儿园借鉴的对象,但在借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用,"情境化实践"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某时段内的6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按带教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品管圈带教模式;对比分析带教后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评分以及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总优良率96.6%,对照组仅为80.0%,P<0.05。结论:在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