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格因素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PF人格因素测试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试,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测试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格因素表现为焦虑性较高;性格内向;注重感情;性格显怯懦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业不良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学学业不良学生16PF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化学学业不良学生与化学优等生在聪慧性等6个方面存在显性差并;此外,化学学业不良学生的人格特征在性别、城乡等方面也表现为差异显。  相似文献   

3.
大学优等生与学业不良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大学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共计99人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大学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在稳定性、怀疑性、幻想性和自律性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应用人格因素方面,从事专业有成就的人格因素和学习成长能力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认知因素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学习成就高低的最、主要因素,非认知因素与认知因素一样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导致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作出的成就高低。  相似文献   

4.
运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问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与其学业情绪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成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成负相关。具体而言,反映职业认同情况的职业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效能感、职业期待等四个维度均与积极学业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感到厌烦和沮丧等消极学业情绪总体上存在负相关。并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560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特质焦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无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也没有显性差异。但是,男女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时间有显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多;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时间也有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结果还表明,男女生之间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不同其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SCL—90量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五所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表明:河北省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社会成人常模指标;不同年级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差异。师专生的这些心理健康状况需引起体育工作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学生能力发展是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调查发现,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关注较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前三位依次专业基础、先天素质和教学环境,但对以上问题的看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很有必要将学生能力发展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2所省属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表现以及大五人格特征和自我控制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观察法、测量法进行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堂问题行为显著,学生人格5因素中,责任心较低、外倾性处于高位。自我控制方面,冲动控制和节制娱乐2个维度的自控力明显偏弱。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体育师范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临床常用的SCL-90对福建师范大学325名新生进行测量,其中体育生165人.其它专业160人,结果表明体育师范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体育师范新生与其他专业新生相比心理健康水平大体相当,在躯体化方面有显著差异;调剂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差于非调剂生;性别之间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城乡比较中两个学生群体的各因子分相近.农村学生人际敏感高于城镇学生并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5,(5):97-104
目的:为提高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安徽、江苏高校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有效教学进行调查.结果: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教学各维度之间有效性各有差异,各维度内部各指标也呈现一定差异性;不同性质高校之间的教学整体有效性和各维度有效性有差异,同性质高校之间的教学有效性呈现错综复杂的差异性.结论:目前高校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的各维度得分都不是很高,最高得分为3.74,最低3.23,靠近较有效水平,提示现今高校体育专业技术学科有效教学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