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怀君 《天津教育》2014,(23):83-8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回归育人本位的本质需要。“健康第一”思想不仅是体育的指导思想,更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应树立和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理所当然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面向学生未来,以终身体育、强身育人、增进健康为主线。本文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体育同仁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理所当然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健康第一”的新思路不仅仅是针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而是强调整个学校教育必须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同样也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新思路,为学校完成培养人才任务提供健康的体质基础。一、“健康第一”的理解1.…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这表明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将更为紧密,健康教育也将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这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健康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贯彻《决定》精神,搞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为当今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了新的具体定位。教育部再次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则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也为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体育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协助学生开发心…  相似文献   

9.
一、寻求本质,发现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里的“健康”是指在身体、心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再次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阐发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也为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学校体育与健康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本文从培养人才素质需求,对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思路及做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如何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一直是体育管理者和教师在深深思考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对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进行具体评价,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课程建设评价、教学管理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广泛性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性,导致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难度性。因此,作为一名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央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而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姚莉 《成才之路》2009,(35):65-65
一、教学目标综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意见》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构建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新体系1.高校体育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为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任勇 《教书育人》2002,(18):12-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目前,普通高校为了贯彻《决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就加强体育工作,增进学生健康,推行体育素质教育,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其实际状况令人担忧。一、体育教育面临的新问题1.贯彻《决定》前体育课学时,高校每学期达到18周(36学时),现在各校都不同程度的减少了体育课学时…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毋庸置疑,学校体育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强调要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穿到学校体育实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梁永杰 《广西教育》2010,(20):63-6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是从目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现状来看,形势还不容乐观,有不少地区和学校漠视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学校健康教育不研究、不安排,课时不保证,工作无责任,使国家有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影响健康第一实施的因素很多,本文试从体育角度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我国《体育法》的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都给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两个《决定》的颁布,极大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