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在开放式创新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用户体验、用户创新层出不穷,众包成为了企业发挥用户创新价值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创新虚拟社区参与"众包"行为的用户关系进行分析。在M论坛中选取了一个月的交互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密度、社群图、中心性等方面来分析用户创新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并从意见领袖、弱连接、吸引孤立者、思想风暴者等角度对社区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网络结构的优化和虚拟社区集体智慧的发展。结果表明:该虚拟社区的通话模块是一个稀疏型的社会网络结构,群体相对松散,成员之间沟通较少;活跃的粉丝不一定能提出有商业价值的意见,但是活跃在论坛里的用户一方面可以更熟悉该品牌手机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为别人的问题提供帮助;积极发帖可以提供多用户互动的机会,也可获得更多的社会网络关系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管理为视角,通过宏观网络与微观网络社区两个层面,对网络社区中信息交流的特点,信息交流对网络社区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与探讨。从虚拟社会角度提出了基于哈耶克理论构建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规则体系的原则和办法,并借助对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规则的研究,达到理顺网络社区的秩序,为网络社区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3.
刘冰  庞琳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3):172-177,163
[目的/意义]从用户角度,通过用户评价内容挖掘构建形成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模型,为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其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文章在利用爬虫工作自动抓取三个知名学术网站用户评论的语料库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评论数据进行分词、聚类,根据词间与词对关系,构建形成评价体系模型。[结果/结论]基于用户评论挖掘构建形成涵盖资源内容属性、资源外部特征、网络功能属性、获取过程、用户体验五个维度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评价体系模型。该体系模型反映出科学用户在利用新兴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过程中对资源自身属性和平台规范性的关切,是用户与利用正式学术信息资源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分析通证知识社区的知识分享网络结构,有助于把握区块链背景下的虚拟社区知识分享和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以国内通证知识社区代表——币乎网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方式获取币乎用户样本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运用UCINET工具对社区用户的知识分享网络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结论]样本网整体呈现出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网络特征;中心性高的核心用户对社区知识贡献和传播的影响力较高;通证激励有助于挖掘社区中的优质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挖掘潜在好友关系并进行精准的好友推荐服务,已成为社交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用户属性-关系相似度的好友推荐模型研究旨在增强用户忠诚度以及在线社区活跃度,提升社区的信息服务准确性和效率。[方法/过程]通过融合用户链接关系与属性特征,提出用户属性-关系相似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各项目权重以及综合得分;据此构建社交网络相似度矩阵,基于派系划分方法,对用户进行划分分区,最终实现好友推荐服务。[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派系划分的基于用户属性-关系推荐模型在推荐列表长度受限情况下的整体表现较优,有效提高推荐精准度。  相似文献   

6.
王文秀  陈果  岑咏华 《情报科学》2017,35(11):55-60
【目的/意义】网络社区已经成为用户分享知识和信息、交流互动以及发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 式。揭示网络社区的用户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特征对提高其知识交流和共享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 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可视化方法,在构建并分析“经管之家”用户关系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讨论该用户关系网络中 用户知识交流和共享的行为特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处于结构洞的活跃用户、强弱关系的合理结构比例,以及 用户动机等是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深化与丰富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与交流机制相关的理论研究,旨在为网络社区知识服务的前沿发展注入新活力。[方法/过程]以前沿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社区用户主体因素和网络社区客体因素两个维度中提取五个要素,构建网络社区用户知识发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借助SPSS软件对所获取到的Keep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偏好运动强度越大、社会交互越多、社会影响力越大、锻炼经验更为丰富的Keep社区用户,其知识发布行为倾向更强烈。  相似文献   

8.
陈小卉  胡平 《现代情报》2023,(12):28-38
[目的/意义]深入理解社会资本对知识社会认可的影响,拓展知识问答社区用户关系与知识社会认可的相关研究。[方法/过程]构建知识问答社区的知识采纳者合作关系网络,结合实证分析发掘知识采纳者的社会资本、社交关系网络与知识社会认可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结论]知识采纳者的信任关系资本会负向影响知识社会认可,互惠和认同关系资本,以及认知资本会正向影响知识社会认可。聚类系数和结构洞约束系数等网络位置指标对知识社会认可具有消极影响。同时,问题热度和知识流行度影响对知识社会认可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在线社区用户健康信息需求挖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意义]研究老年在线社区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为利用互联网开展精准的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提供依据,优化在线社区服务,吸引和鼓励更多老年人使用网络分享和获取健康信息。[方法/过程]本文采取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选取老年论坛"老年人之家"中5 296条用户发布的健康相关文本作为语料库,利用TextRank和TF-IDF两种关键词抽取算法对每条文本抽取关键词,构造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识别重要关键词和主题,研究老年在线社区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结果/结论]老年在线社区用户信息需求主要可划分为中医养生原理与方法、生活方式调整与改变、疾病防治与应对老化、食品营养价值与功效4个类型,且不同需求类型间存在复杂的交错关系;用户表露的健康信息需求停留在生理健康层面,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是潜在的信息需求。通过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能有效利用用户生成的文本数据,展现用户健康信息需求并发现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海涛  孙思阳  任亮 《情报科学》2018,36(10):137-142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交流平台,整合了一般社区的用户互动与网络环境的跨时 空性等双方优势,使得参与交流的各方能够快速吸收知识。针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网络结构相关研 究较少的情况,深化对其的研究,对于充实其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虚 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的组成要素分析、交流过程分析、机理模型构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虚拟学术社 区用户知识交流网络结构与功能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结论】本文基于社交关系与知识主题两个角度阐述了知 识交流网络的形成过程;并且具体阐述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特征与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