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国内信息公开监管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分析入手,总结了国内信息公开监管制度改革探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美国、英国与荷兰等国的信息公开监管制度及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信息公开监管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监管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公开内容、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公开渠道五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与反思,指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阶较低、规定模糊,导致公开与保密边界不清晰;由于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薄弱、信息整合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不规范以及信息内容公开不高,导致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有差距;由于渠道单一且程序繁琐,依申请公开工作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立法视角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在起草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法律制度。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机构和组织都以各种法律形式将信息公开制度法律化,并赋予公民以法定的获取信息的权利。本文在探讨世界信息公开立法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总结了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要素,并在借鉴国外司法经验基础上对我国信息公开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调研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的现状;指出在规范和加强信息公开方面,要解决好已申请公开制度的落实、申请过程的争议解决机制,秉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息公开是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服务作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的信息公开包含行政制度、党务管理、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招标投标等具体行政环节的公开。它不仅包含对科学基金核心业务信息结果的公开与透明,还强调信息产生过程的公开透明。本文总结了科学基金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和经验,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蜀红 《情报科学》2005,23(10):1509-1511,15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和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立法模式选择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的基础,同时也需要相关具体制度的配套协调以及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郝建军 《现代情报》2016,36(11):154-157
科学研究是高校自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自治程度最高的领域。同政府信息公开相比,学术科研信息适用推定公开原则的范围较窄,其是否公开涉及的因素更多,公开范围的确定和划分更加复杂。从学术科研信息公开范围来看,美国大学信息公开制度主要从信息公开时间节点、信息种类、所涉利益的轻重缓急等多个维度出发,制定了一套易于实施操作的分类划分标准,很好的处理了学术自治与信息公开之间的矛盾,在保证信息公开的同时维护了相关利益者的权益。通过案例分析,对美国学术科研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信息分类方法、标准和原则等进行了讨论,为我国学术科研信息公开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国家用法律手段规制证券市场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建立信息公开的制度。本文依据我国的《证券法》,对建立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的动因,证券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以及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关系入手,探求制度供求平衡中推动制度变迁的博弈过程,分析制度供求双方特质,关注制度变迁的类型选择,通过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与意识形态因素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助推因素的分析,勾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的动态制度环境模型,并提出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层面上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涵义和重要意义做了总结概述,指出图书馆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必要性。从图书馆的文献加工整序职能、图书馆的制度属性2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优势所在,并且指出了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的服务定位。在现实层面上,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各省市图书馆的网站,针对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做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现存服务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学文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3,31(3):368-376,406
开放科学是对知识的开放披露行为,对产业创新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开放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制度原理、机理与路径,并对美国的34类制造型产业进行了实证测量,验证了开放科学对产业创新的八大影响路径,通过因子分析将八大路径分为了开放科学I和II两大类别,按照产业创新对开放科学的依赖程度,通过聚类分析将34类产业划分为了四大类型,总结出了开放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几点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峰 《情报杂志》2021,(2):1-7,13
[目的/意义]遴选美国典型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情报研究报告,对其引用的公开情报源进行研究,为中国科技情报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2016-2019年度报告的中美科技竞争部分为例,对其尾注中引用的公开情报源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总结归纳出了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年度报告引用公开情报源的细分类目,包括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公开情报源细分类目27个,中国国内公开情报源细分类目15个,归纳总结了USCC年度报告公开情报源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科技情报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赵黎青 《学会》2013,(5):5-17
非营利组织在美国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乃至非营利部门,是在法制的保障、规约、支持与激励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公民的结社自由权不仅由宪法予以保障,还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落实。针对非营利组织,美国建立了由各州与联邦两级政府实施的规制与监督的公共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依法进行规制的指导思想是保障公民自由结社权的实现,支持公民结社与激励公益事业发展,同时监督非营利组织活动以抑制不良行为。联邦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机制实施对非营利组织的规制,体现了保障公民结社权利与积极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立法意图。税收优惠机制通过年度报表制度构成公开、透明的低成本的但相当有效的监督体系。美国的相关法律根据组织创建与运作的目的以及为实现该目的而开展的活动,将非营利组织定义并划分为宗教组织、政治组织、互益组织以及公益组织四大类别。根据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不同性质与职能,美国政府的规制与监督在宽严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针对韩国开放政府数据展开研究,为推进我国开放政府数据进程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韩国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韩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发展历程,探讨韩国开放政府数据管理体制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韩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特点。[结果/结论]提出完善开放数据管理体制、加强开放数据管理、注重国际合作、优先开放关键数据集、构建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荟 《情报杂志》2021,40(3):17-22
[目的/意义]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情报机构规模大、经费多、活动频繁。为了管理和利用好这股庞大的势力,令其成为服务美国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美国政府和国会不遗余力地创设和完善其国家情报法规体系,希望通过法治手段实现对情报的高效驾驭和管控。着眼美国国家情报法治问题,力求挖掘其实现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相关机构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层次,揭示了美国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美国国家情报实现全面法治的主要方法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立法、秉公执法、公正司法和全员守法。  相似文献   

16.
马增军  王净 《现代情报》2015,35(7):172-176
开源情报对国家决策制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文章从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美军开源情报的发展历程、任务与指导原则及任务管理体系,对我国特别是我军在开源情报获取与利用将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实证分析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并探索美国政府促进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措施及其实施效果,对中国政府加速本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对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揭示其路径为"大学到政府",而非通常所认为的"大学到产业"。进而总结分析了美国政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对中国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审计体系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层次构成,宏观审计与微观审计兼顾。日常制度化审计的主体是内部审计机构总监察长办公室。本文研究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计监督制度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审计实践与影响,还提出了对加强我国科技经费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Puay Tang 《Research Policy》2005,34(6):852-871
This exploratory article sets out to examine if and how the new digital copyright laws in the U.S. and Europe are affecting innovation on the Internet. It argues that these laws, in balance, at least to date, are having a positive effect on Internet innovation, despite the strident argument that these laws will inhibit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s the article discusses are peer-to-peer (P2P) file sharing technology and the new business models for music retailing that P2P has spawned. It concludes that digital copyright laws could create perverse incentives for innovation and wonders if legislators may not re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hen crafting IP laws.  相似文献   

20.
陈泽宇 《科学学研究》2019,37(3):406-413
美国在对中国的301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关于技术转移方面的法律、政策或实践是不合理的或歧视性的,加重或限制了美国的商业。我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引入国外技术,一是通过技术转让合同,二是通过对外投资。虽然我国法律、政策或实践对于这两种途径或有所限制、或加以鼓励,但我国政府的行为并未违反相关的国际条约与义务。美国的指控并没有证据的支持,属于无稽之谈。我国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可以对某些法律加以完善,促进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 美国在对中国的301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关于技术转移方面的法律、政策或实践是不合理的或歧视性的,加重或限制了美国的商业。我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引入国外技术,一是通过技术转让合同,二是通过对外投资。虽然我国法律、政策或实践对于这两种途径或有所限制、或加以鼓励,但我国政府的行为并未违反相关的国际条约与义务。美国的指控并没有证据的支持,属于无稽之谈。我国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可以对某些法律加以完善,促进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