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科研合作是科学复杂化、科研人员专业化的产物,也是提升科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选择。分析我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特征及项目层面我国国际科研合作情况对科技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制定与优化国际科研合作政策、管理规章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2018年资助的1053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为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地理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项目资助和合作网络两个层面分析“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时间、地区、学科分布特征以及国家、机构合作网络特征。分析发现:?2001-2018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规模整体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发展的趋势。?从资助地区来看,2001-2018年我国共28个地区受到资助,东部地区是资助重点,北京、上海、江苏是资助的主要区域,且资助重心呈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转移趋势,但总体转移幅度不大,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依然是资助的薄弱区域。?从资助学科领域来看,不同学科领域资助起始年存在差异,2007年之后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开始逐步稳定,其中,医学科学是受资助的重点学科领域,受资助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领域;此外,2011年之后除医学科学领域之外各学科领域的资助比例趋于稳定。?从项目合作国家来看,我国共与38个国家(地区)开展过项目合作,但合作国家(地区)总体集中度较高,美、英、德三个国家为重点合作国家,美国与我国的合作最为突出;2001-2018年项目合作国家(地区)不断增加,中美合作强度最为突出,但总体集中于欧洲地区;?从项目合作机构来看,机构资助面越来越广,与国外合作越来越密切;合作网络的连通性不断提升,机构间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国外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是国内外合作开展项目较为频繁的机构。建议我国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层面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重心、调整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领域比例、提高国际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2.
加强政府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今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形势、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国际比较分析表明,全社会R&D总经费占GDP的比率与政府投入国际科技合作经费占政府投入R&D总经费的比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我国政府投入国际科技合作的经费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不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对代表性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国际科技合作的投资模式与管理机制个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较系统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特征以及国际科学合作的产出数据系统,着重考察了影响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发展水平和状况的诸种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对国际科学合作中所出现的复杂现象与关系的研究,以回答诸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的规模为何存在差异、世界各地区及国家是如何形成了国际科学合作的网络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形成的模式以及各种科学的外部因素对国际科学合作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评价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国际科技合作所取得的成果,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中数据为例,对2000-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科技合作产出、合作国家与地区、合作学科领域和合作论文的h指数及高被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保持一个较快的水平,其中土壤、生态、农学及生物等偏重基础研究的重点学科领域发展效果显著,而偏应用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相对滞后;合作国家及地区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但以北美和欧洲为主,美、日、加仍是主要合作伙伴;论文数量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国际水平,特别是在追求SCI论文发表总量的同时,还需提高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难题,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求;是扩大我国国际战略资源、能源、技术利用和分享权益,实现新时期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下,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诸多挑战.文章对此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应该采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沿线国家长期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丝路"建设面临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跨国自然灾害监测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丝路"影响、贫困成因与国际扶贫、国际科学家协同创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重大科学问题,提出了"丝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国际基础科技合作,推进"丝路"持续发展科学计划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使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更多更快地了解国际上最新科技动态,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并缩小与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基础性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攀高峰并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走大科学、国际化道路是必然的。人们常说,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它所具有的探索性、前活性决定了其可能而且必须成为国际范围内的科研活动。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促进基础研究上水平、攀高峰的必由之路。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多种资助渠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我国科技投…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研究影响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并运用理论引导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助于广东有效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理顺国内外国际科技合作理论,研究总结世界各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实践和政策特征,凝练出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广东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态势,提出对广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正日益地成为全球化的事业,成为国家间相互联结的网络,国际科学合作不断深入。2011年,国际学术期刊已超过35%的的论文是国际合作,而之前15年总量仅为25%~([1])。国际科学合作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科学发展的主流,在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显著。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已成为各国科技政策与战略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