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对黑龙江省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对黑龙江省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丰 《预测》1996,15(6):37-44
本文推出了一种无须生产函数假设的测度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均有诸多优于传统方法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文章计算了由于技术水平的国家间差异产生的名义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效果的背离,这种背离使通常的增长率统计指标实际上不具有国际可比性,解决了一项长期困惑学术界的经济增长佯谬  相似文献   

4.
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贸易理论,进口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首先构造了资本品、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及技术进步指标,接着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品、中间品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进口存在技术溢出,且中间进口品的作用较强.但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根据以上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拉动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剔除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对技术进步与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分别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并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技术进步对于就业既有正效应又具负效应,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此技术进步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利用技术进步促进就业增长,对于缓解山东省就业问题,促进我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山东省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实证分析(一)我省的就业现状我省人口多,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在CH模型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扩展,构建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的传导模型,并采用全国29个省市1990--2007的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专利申请在中国各区域都产生了技术溢出,这种溢出促进了地区技术进步,但由于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在各区域之间的传导存在差异,则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这种技术溢出对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影响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不确定性与中国工业企业边界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技术进步因素,研究其对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技术创新和扩散的常规化,企业内部研发过程,包括研发的技术目标、商业应用、项目获利的不确定性无一例外地增大了。而通过企业外部化行为却降低了这些技术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了边界的有限收缩。中国工业企业1985-2003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孙敬水 《预测》1996,15(3):65-66,56
如何准确地度量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率,本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测算方法。该方法科学、简捷、实用,是Solow余值法、Denison因素分析法的推广。运用这一方法,本文对我国工业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其结果与现实吻合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型企业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技术进步型企业的内涵1 .1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是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所谓技术进步是指技术变革的积极方面 ,即技术变革的正效果 ,是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技术进步以社会需要为动力 ,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落实到企业技术进步就是通过技术引进或自主开发取得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 ,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实现形式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虽然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构建中国信息经济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目前处于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然后选取资本、劳动力、信息资源作为投入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产出变量,采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信息经济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并进一步研究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的地区差距不大,规模效率较低地区以西部地区为主,技术效率较低地区也以西部地区为主;技术进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最终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西部地区明显比东、中部地区低;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力,最后是资本.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学术界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分析。本文运用DEA实证研究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水平,创新性的应用ETSI 模型从逻辑路径、数理路径、现实路径分析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中国钢铁行业及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钢铁行业及企业的技术进步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钢铁行业及企业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中国钢铁行业及企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中在基于VAR模型下,将技术进步进一步分解为人力资本、RD支出以及技术市场成交额3个因素,探讨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有别于一般选取技术进步的单一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来说明与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实证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机制。脉冲结果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长期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有提升作用;RD支出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不太显著,但经济增长对RD的影响却是长期正向显著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但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市场的活跃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贡献度,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基于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在对要素进行有效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改进后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并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性质.中国存在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相对而言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但是要实现经济赶超,中国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VAR模型,以我国1985-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构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发明专利对其他类型专利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发明专利能够较好地促进我国的技术扩散;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但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对中性技术进步的偏离导致要素相对边际产出的变化,可能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构造反映技术进步方向偏离指标,从而估算了中国分地区技术进步类型。(1)分解显示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主导了最近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技术进步偏离与劳动收入变迁亦步亦趋;(2)利用系统距估计GMM方法和纠偏LSDV方法对1993-2012年分地区经验研究表明,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具有显著性、稳健性影响;(3)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进一步利用Wan(2006)方法分解了分地区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的贡献,结果显示在样本区间内,资本利用型技术可以解释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山东省的具体协整分析显示技术进步对全行业就业总量在短期中有负影响,但在长期中通过误差项的修正对就业总量有正影响关系。对第二、第三产业则在长期中有负影响,在短期中二者没有动态调整关系。山东省工业化进程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能由于国外的先进技术的适用条件与本地资源禀赋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就排斥,实证显示在长期中随着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全行业的就业量将会增加。同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注重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