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彩芬 《文教资料》2006,(12):151-152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与其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对一个人来说,思维能力固然重要,但较强的记忆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了记忆,才能使学到的知识保存下来,用它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为有了记忆,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知识范围,并把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加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发展智力。但是,记忆力的培养并不是只让学生机械背诵,而是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现着重谈教会学生记忆表内乘法口诀方法,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指导与培养学生记忆力的探索上海南汇县下沙中学(201317)薛天烈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仓库,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记忆可看作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没有记忆就无法学习。培养记忆...  相似文献   

5.
记忆力是识记和再现的能力,记忆力的好坏、强弱是能力体现的重要基础。地理知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而广。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记忆力,关键在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教给他们科学的记忆方法,使他们记得快、记得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记忆力进行培养。讲究教学艺术性,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的动因来自目的和乐趣两个方面,与人的浓厚兴趣有联系的材料记得最牢,通过直接感受的形象,在记忆中保持最久。因此,教学中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都易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6.
记忆力对成人学员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能排除种种来自生活、工作上的干扰,再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这一问题是不难得到解决的。这里提供几种记忆方法:1.反复记忆法。根据成人的生理和生活特点,他们的记忆力同青少年相比,只是机械记忆力有所减退,而认识记忆、理...  相似文献   

7.
记忆力是学生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记忆,没有记忆,则不可能有学习活动.一旦培养了好的记忆力和记忆方法,学生头脑中沉积知识就多,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心应手,轻松从容,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分析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也将是彼此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以  相似文献   

8.
英语词汇即多又乏味,不少学生深感生词记得快,忘得也快,常为此苦恼。在词汇教学中,我把心理学关于记忆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根据记忆力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记忆力对外语学习是很重要的,人的记忆力的强弱固然和人的天赋与年龄有关,但是,如果根据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培养和发展记忆的能力。 记忆分成不少类型,组织各种类型的记忆对巩固词汇有积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作为记忆巩固英语词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履职晋级培训中,常听成人学员抱怨记忆力不好。确实,成年人由于接触事情多,摄取信息量大,机械记能力开始衰退,记忆力表现相对就差些。但成人的记忆也有优势,只要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找到恰当的方法,能就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树立自信心,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学习是一种间接的认识过程,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心理学认为,认识过程中必然有情感的参与。如果进入学习活动时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失去信心,必然增加心理负担,造成精神压力,降低记忆效果,反之,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一定会有收获,则利…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中学数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与生活经验有较大差距.由于数学语言也比较抽象,有它的特殊意义,往往与普通语言的意义不同.这些都会给学生记忆数学知识带来困难.另外,数学内容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习时如果前面的知识不能记牢,则后面的学习寸步难行.学习数学离不开记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都需要记忆,记忆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手段,记忆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知识深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力,讲究记忆方法十分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  相似文献   

11.
成人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是记忆单词。很多成年人,甚至一些成人院校的学生都认为记忆单词是最困难的。认为记忆力不如从前,对学好英语失去信心。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年人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优势。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可有效快速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与记忆是人脑的重要机能,记忆力对外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成人的记忆能力究竟如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认为:20—30岁为黄金时代;30—45岁为优等;45—65岁为中等。桑代克还认为20—45岁是具有创造力的最佳年龄。因此,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根据成人的特点,发挥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个成人教师,要在成人学习的记忆问题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注意成人记忆的特有规律。我国各类成人学校学员的年龄一般都在18岁到35岁之间。处在这个年龄时期的人,机械识记的能力有所下降,而意义识记的能力却在上升。研究表明,18到35岁这段时间是人生记忆力的最佳时期。但不少学员,特别是年龄稍大者,把自己机械识记能力的降低错误地理解为记忆力的降低,甚而产生颓  相似文献   

14.
朱珍彩 《教师》2014,(34):40-40
记忆力的培养和开发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语言基础,如果没有好的语言记忆能力,英语成绩将得不到提高。本文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15.
曾文聪同志:现就你提出的记忆问题,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认为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也有很多人把记忆力的减退作为上了年纪的标志,这都说明记忆和年龄是有关系的。关于儿童记忆比成人记忆是好还是差,一直是记忆发展研究中争论的问题,一种看法认为儿童记忆比成人强,一种认为小儿的记忆较成人的记忆弱得多,我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记忆.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培养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初中物理知识多数只是定性的研究介绍,在这些知识中,概念、名词、定义多,定性规律多,应用多,抽象、难理解.由于受知识准备的局限,讲授的知识比较零散难记,学起来枯燥无味.引导学生掌握巧妙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是加强双基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我一直兼任职工学校的化学课,根据“扬长避短”、“学用挂钩”的原则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其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学员的理解能力,弥补他们记忆力的不足成人的记忆力普遍不及青少年,而化学这门学科“好学难记”。不少学员反映“离了教材写不出,时间稍长想不出。”怎么办?笔者分析了成人学习的有利条件之一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若能珍惜并进一步强化这种能力,则可弥补他们记忆力的不足。基于这种分析,因而感到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让学员理解,不必苛求过多的记忆。比如,讲解无机物的制备方法时,对于无机物间转化关系图的记忆可降低要求,而采用他们最易理解的办法进行讲解。以如何制取MgCl_2为例,笔者引导学员思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教师应培养学生记忆力.首先,对学生的自然情况加以分析;其次,使学生掌握记忆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最后,认真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防止遗忘,进行必要的复习.  相似文献   

19.
浅议数学教学中的记忆力培养马莲芳记忆,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呈现。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是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呢?-、提高识记质量识记,是人们...  相似文献   

20.
记忆力与智力是相辅相成的。记忆力强,则大大有助于发展智力,无论是想象、推理或判断,都需要记忆的帮助,记忆力为我们的智力提供的材料越多,我们的想象力越丰富、越富有创造性,推理越合于逻辑,判断越准确;智力越发展,记忆能力越强,记忆能力也是组成智力的因素之一。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种偏见,认为记忆力是一种天赋,如果记忆力差了,那就没有办法了。实践证明,记忆能力,跟其它能力一样,也是可以培养的。学生只要掌握了记忆的方法,并加以训练,记忆力就可以提高五倍、十倍,也许百倍。 初中化学教材中,描述性的材料较多,变化比较复杂,跟数学、物理等比较起来,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记忆的负担很重,初中学生普遍反映“化学难记、易忘”。因此,记忆对初中化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