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考虑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例如在降低就业信息不对称、获取就业机会、降低就业成本、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和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潮流一样,社会资本理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只要我们努力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扬其长、避其短,就可以使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社会资本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社会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资本的积累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概念模型,主要选取社会网络资源和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资本,同时使用就业成本和就业质量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绩效。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生毕业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会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能够相应的缩减就业成本。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研究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取得良好的就业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就业体制的不断推进,社会资本即毕业生拥有的社会网络、信息网络在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阐述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源地、城乡分布、父母是否为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家庭收入、家庭利用社会关系、性别都能影响大学生就业,尽管不同指标的影响不同。随着我国就业环境变化,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作用增强。社会资本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并通过努力学习等其他途径来弥补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要推进制度改革,限制社会资本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能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效率、增强职位匹配性、增加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的概率和提高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率,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易妨碍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现象和诱导大学毕业生产生错误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7.
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阐述,并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在肯定社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地位获得的过程,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重嵌入”的概念意味着制度化作用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再作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动态变迁过程。对不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而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在高校扩招的前与后,变化趋势不明显。要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积累和动员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回顾有关社会资本理论与发展的基础上,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阐述,并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在肯定社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莉 《华章》2008,(17):56-57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以及影响大学生获得社会资本的因素,并提出了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领路人及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也有责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毕业班辅导员,笔者结合自身就业经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对策,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技巧、坚持六个步骤"。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75名应届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网络内弱联系越多,越可能通过关系来获取工作。(2)在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取工作的大学生中,性别在收入水平和离职倾向上的影响是显著的,男性的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女性,并且女性的离职倾向要显著高于男性。(3)在通过关系获取工作的大学生中,人力资本越大,工作满意度越低;强联系越多,则收入水平越高;网络资源跨度越大,收入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弱势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毕业生自己还是高等学校、企业、政府等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使高校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即就业前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建立的一套就业信息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和政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理性思考,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进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求职中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3、2005、2007和2009年即将离校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他们在工作找寻中所感受到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工作找寻中所发挥的作用、变化趋势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毕业生将工作能力视为影响求职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和专业的传统地位则有所动摇.而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关系对工作找寻的重要性程度日益凸显,尤其是那些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毕业生,将社会关系视为对较低人力资本的补充.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此种形势,一部分可能是社会因素,另一部分是毕业生本身对就业存在惰性。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分析毕业生存在就业惰性的原因以及针对此原因,辅导员应采取何种措施,以期能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就业绩效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概念的厘清为大学生就业绩效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是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就业绩效;人力资本对毕业生选择工作以及以后工作后的收入、权利和地位的获得起重要作用,在持续绩效水平高低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绩效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受个人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工资收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选择直接就业,生源地与省会以上城市为他们的就业首选地,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的居多.因此,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为:政府要从省情的高度进行调控,发展和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普通本专科师范生就业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相对于层次更高的研究生和实用性、应用性更强的高职生来说,普通本专科师范生的就业则更难。教师招聘机制的变化、中小学教师需求量的减少、师范生就业流向的严重失衡,是当前普通本专科师范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为此,各级政府、学校、学生三方都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