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列宁评价托尔斯泰的小说,说它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现实生活。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学到的一些知识比从所有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学到的知识还多。的确,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与审美功能,它们是某一特定时代的缩  相似文献   

2.
济慈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美丽的诗篇,《无情的妖女》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济慈与范妮的恋情正在快速发展当中。亲近与疏远、真情与假意,痛苦与欢乐,永恒与短暂、至美与虚无等矛盾的情爱体验蕴涵在《无情的妖女》一诗中。  相似文献   

3.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人敦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以下是两位教师各自教学这一句话的片断。  相似文献   

5.
《喧哗与骚动》是对济慈的《无情的妖女》的改写,它表现了福克纳的女性情结,显示出福克纳对女性爱慕与恐惧、怨恨、轻蔑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在他心目中女人介于天使与妖女之间,女人是容易伤害男人的尤物。这种复杂的心态与他的家庭背景、他生活的文化环境、基督教传统观念以及他个人的生活遭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蝴蝶效应"改变初始条件能引发未来状态的巨大差别的道理,实际上隐藏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影片<罗拉快跑>中罗拉经历了多种偶然性后所得到的不同结果正是这种改变初始条件便改变整个结局的真实写照.从罗拉的奔跑中探索必然和偶然的主客观性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作为二战后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小说家,艾丽斯·默多克致力于运用艺术想象和文学演绎的方法去展示她的哲学观.其代表作《黑王子》不仅极佳地演绎了作者关于尊重偶然性的思想,同时也为当代小说家的创作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研究《雷雨》的文章中,我们更多的是对周朴园感情真伪的争论不休,却忽略了侍萍三十年后再次面对周朴园时感情的起伏跌宕,她的情感真是错综复杂,最后归于平淡,正应了苏东坡的那句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似文献   

9.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John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他找到了美,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杰出诗人济慈 ,( John Keats)因对英国现实不满 ,终生追求一个“永恒美的世界”,用诗来表达自己孤独与痛苦的情感。他的一首著名诗《无情的美人》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在诗中 ,诗人通过梦境追求美 ,他找到了美 ,然而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美 ,现实的冷酷无情通过美梦对比之下更显无情。诗人的梦将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相连接 ,梦是架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通过梦中寻美的历程与现实的对照 ,表现着寻美者的痛苦挣扎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是当前文学赏析的新潮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李锐小说《无风之树》文本的叙事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2.
小说《紫颜色》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沃克的代表作。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该作品,也有学者讨论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苏珊·兰瑟和罗宾·沃霍尔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主人公叙事声音的分析,解读和探讨沃克对女性权威的身份建构,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与叙事技巧的有效结合。同时,沃克在这部作品中有效地消除男性话语的支配权,建立女性自己的叙事权威,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该小说中沃克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3.
瑞士作家迪伦马特以哲理剧的创作闻名世界,而其小说也沿袭了他戏剧创作的哲理深度,具有独特的魅力。迪伦马特众多小说大力书写"偶然性"——哲学史中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他在小说创作中力图揭示人类理性在面对偶然性时所遭受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的女妖既是男性作家依凭男权本位规范塑造而出的形象,又是几千年封建文化尤其是理学文化深度积淀的产物.对女妖群体的扭曲丑化及结局安排彰显了作者吴承恩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尤其是敢于践踏礼教、显露个性的女性在文学叙事上的无情.然而,倘若我们对文本作一种现象学式的聚焦与还原,便不难明辨,作者在塑造女妖形象时,在无情的背后实质上蕴蓄着有情,在维护礼教尊严的同时又流露出人的自然本性,显示了一种既轻之贱之又爱之好之,既摒之弃之又欲拥之近之的矛盾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对迪伦马特的犯罪小说《诺言》中主人公马泰依英雄形象和悲剧命运的分析,指出小说所蕴含的对社会化的批判以及作家对哲理的探讨,这正是这部小说成为无与伦比的犯罪小说、同时又是一部具有高度学价值的严肃小说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木兰诗》是叙事诗,根据中西叙事学理论,从诗歌叙事结构、叙事聚焦、叙事感官、叙事时空、叙事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诗歌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技法,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大年初一,风又萧萧,雨又飘飘。我在暖烘烘的家中,喝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突然想起了一个背有点驼的女人的身影——村屋的那个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18.
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小说教学大多停留在过分关注情节本身的理解层面,随之带来的,是割裂了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对长篇幅小说叙事结构的整体把握,未能以宏观视角赏析其精妙之处,难免使经典文本祛魅。通过对《故乡》中次要人物的出场安排入手进行文本解读,探索语文课堂能够解决这一矛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篇论文旨在以日本纪录片《穷忙族》为例,通过其镜头语言表达及背景研究,分析日本在社会人文类纪录片的叙事学手法并且从中得出有益于我国人文类纪录片发展的经验,改变自身单一的叙事学表现方式,制作有自身叙事特色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