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亨利·卡伯特·洛奇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其扩张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洛奇形成自己的扩张主义思想之后,他及时地影响和推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活动,主要有:美国兼并夏威夷,美西战争和美国兼并菲律宾等。  相似文献   

2.
(一) 在世界历史上,拿破仑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一点颇为相似之处,即都出现过一个企图征服整个欧州的冒险家,这就是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和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希特勒。他们两人在自己所发动的战争中也的确几乎占领了整个欧州大陆,最后却都失败了。关于描写这两次战争的小说很多,但是全面描写拿破仑战争的历史小说迄今只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而全面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说迄今只有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文豪,他的《战争与和平》早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赫克曼·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开始发表作品,七十年代他的  相似文献   

3.
费玮  巩伟  刘邦春 《教师》2013,(23):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杜威运用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思想,以促进世界和平。其和平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从早期认同战争的合法性,到后期反对战争、提倡建立非暴力世界。杜威和平教育的基础观点认为:学科教学,如历史和地理应以促进国际和平为前提。他主张把全球意识引入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和平思想;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和平意识;主张改革美国国家体制,实现国际和谐;开展学校计划,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意识。这些观点无疑为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了可行的蓝图,对探讨21世纪的和平教育,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永别了,武器》来看海明威的战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阐述了他的战争观。战争是一场灾难,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宰场。亨利看透了战争的实质,逃离了部队。海明威认为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就像在着火木头上逃命的蚂蚁的命运,表达了他对那个战争中世界的特有认识。作品艺术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相似文献   

5.
凯·尼尔森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道德是兼容的。他的观点包括:生产方式是道德的决定性因素,阶级存在和利益驱使是道德扭曲的根源,进步是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观点正确地揭示了道德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具有历史进步性,与马克思主义也是相符的,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不是历史学家,但他却有历史学家的眼光、卓识和责任。他认为“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必须表现国家和民族的真相。一个国家的兴衰,原因虽然复杂,但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却是这个国家人民的觉醒程度,特别是这个国家民族精英们的精神状态。他把十九世纪初俄国全民族动员起来反抗拿破仑入侵战争的胜利,看作是俄国贵族的全盛时期,把表现这个父辈的模范时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于是他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深  相似文献   

7.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入主白宫。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和法西斯战争的威胁,执政初期,罗斯福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美国历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多年来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汗牛充栋,毁誉褒贬,众说纷纭,在美国和西方史学界,有的颂扬新政是一次“和平革命”,“在哲学上是民主的,在手段上却是革命的”,是可以和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并列的美国“第三次革命”。它“开始了一个影响美国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深刻的和彻底民主改革的时代”,有的则认为“新政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保守的,是二十年代的延续”。有的认为新  相似文献   

8.
世界战争和军事掠影李焕春和平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一个主题,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讲授和平问题不能不涉及到战争。那么,什么是战争?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灾难?当前,世界的军事力量和中国的国防力量怎样?本文拟对此给以...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美国国务卿布赖恩推行和平主义外交路线 ,试图构建一个国际仲裁体系 ,来防止战争 ,维护和平。战争爆发后 ,他又试图坚守中立原则 ,在力保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前提下 ,调停冲突 ,恢复和平。随着布赖恩中立原则的最终失守 ,美国外交战略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嬗变。  相似文献   

10.
和平观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和平观的内容主要包括:重新唤醒、解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赋予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将民族主义与世界和平理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予以合理解释。在实现和平的手段上,孙中山指出,应当以建立共和政体为根本方式,以民众力量为根本依靠力量。他同时主张坚决打破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军阀这两大实现和平的障碍,强调道德对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和平主义战士,孙中山以毕生之力践行了自己的和平观。  相似文献   

11.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博士和大学校长头衔的白宫主人。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他同当时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有明显不同,既不象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明确表白自己是一个奉行强权外交的“老虎”,也不同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开宣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使美国能够问鼎世界霸权,常常以全人类的代表身份发表一些诸如“自由”、“民主”、“正义”等动听的言辞,来欺骗国际舆论。如鼓吹他的外交方针的“实质原则”是追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人道主义”,敦促交战双方应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实现“没有胜利的和平”。在美国觉得时机成熟,直接投身列强瓜分世界的武力竞技场后,他又极力标榜美国是为了“世界最终和平”而战,“没有自私的目的”,“我们不想征服别人,也不想统治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对我们行将自愿作出的牺牲不要物质上的赔偿”,美国的参战目的在于使其变成“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等等。其中最有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死伤无数,可是历史上也有一些不靠谱的战争,引发战争的原因让人莫名其妙,仗也打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这些最不靠谱的战争。1.由一头猪引发的战争:美英1859年战争美国与英国(那时候还没有加拿大)为争夺北美东海岸边境处一个名叫圣胡安的小岛而大打出手。战争是这样爆发的:一个美国农民跑到这个岛上宣布这个岛是他的财产,并打死了  相似文献   

13.
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特殊的思考。在短短百年历程中,西方出产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历史上几乎每次重要战争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我们从电影《战马》的解读入手,透析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反战情绪,并通过战争电影的演变和它们出现的意义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影片中的和平主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较少遭受战争蹂躏,总能在和平环境下保持高速发展。美国本土发生的战争只有南北分离导致的内战对国家伤害最大,这为美国文学提供了难得的创作题材并由此产生独具特色的南北战争小说。这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尝试、20世纪后半期繁荣和新世纪再度崛起三个阶段。南北战争小说发展中最突出的是以历史重建的方法探寻分裂的根源和治愈战争创伤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孤立主义是美国在一定历史阶段为了争取外部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一种对外政策。尽管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的以孤立主义为内涵的中立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利坚民族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要求,然而却在客观上起到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作用,并最终也将美国拖入战争的深渊。依据收集到的材料探析,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实施过程和后果。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点的鸿篇巨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够得上称为他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或者说“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魏巍的《东方》被丁玲等认为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对于象  相似文献   

17.
康德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永久和平是他所规划的未来的社会状态。在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时,康德不同于卢梭与霍布斯等以往的哲学家,他选择了向前看——去探索如何规划未来世界。战争作为大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法则,被强制性地施加于人类身上,成为激发人类道德觉醒的动力。战争与和平本是相反的、相克的,但在走向永久和平状态的过程中却成为一对同向且相生的量。永久和平将以终极战争为必然条件,对末日审判的极端恐惧迫使人类不得不作出其他理性的选择。然而,由于人类的自私倾向,以公民-法治原则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又是极难建立和维持的。康德最终富有预见性地看到商业精神在遏制战争和促进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康德将人类本性中的恶作为人类社会理性进步的原动力。于是,康德从理性角度为人类规划了能够走向永久和平的多重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杰拉德·维兹诺是著名的美国印第安裔作家,《广岛舞伎》中他不仅书写了日本人和混血族群的苦难历史和心理创伤,还细致描述了受灾者对日本新民族主义的批评,引发了人们对这段痛苦历史的思考。通过描述广岛原子弹爆炸给幸存者带来的家庭、种族和战争创伤,揭露和平外衣下深埋的痛苦记忆,反思权利失衡下人民的两极化经历,呼吁全球扼制现代性暴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9.
罗素战争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罗素不仅学富五车,而且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从本世纪初到1970年逝世,他一直为制止战争、实现人类和平著书立说、奔走呼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罗素反对战争的基点在于战争是违反人性的,尽管这样,他仍认为有的战争是合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出现,罗素认为战争会毁灭全人类,进而反对一切战争。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不仅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是杰出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他发表的关于社会政治及战争与和平等人文方面的言论在数量上与他的关于自然科学的论著不相上下。他的人文素质主要表现在:热爱科学造福人类,坚持和平反对战争,主张民主追求自由等方面。通过爱因斯坦的生平,使我们认识到科学家的人文素质是推动他们走向科学高峰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