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中国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真正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母爱的伟大却颇有难度。课文对母爱的内涵没有做具体诠释,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层诠释母爱的内涵,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呢?  相似文献   

2.
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中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母爱的深沉感受。教学中,对于文章所颂扬的母爱这一情感,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母爱的深刻内涵,心中往往显得抽象。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真正体会母爱,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勇敢这些具体品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正确、深度地解读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真正内涵,这是教师教学的必要前提。《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情节简单,但是深度解读后发现,这是一篇有着深刻内涵和用意的文章,也是学生写作的范本。文章通过对课文题目、情节的深度解读,发现课文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整体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取文章的精髓。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5.
“整体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法。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界,人们一般是从母爱的角度理解《合欢树》,这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把这视为阅读文章后得出的结论,则又过于简单了.在我看来,母爱是这类文章的母题而非主题,要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应该把母爱作为理解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和前提.在此前提下,我们需要分析母爱在史铁生的笔下,在《合欢树》这一篇中,是如何得到展开的.这就需要梳理文章关键的三组关系,依托这三组关系的逐层深入,完成我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7.
“整体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吸收文章的精髓。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  相似文献   

8.
《麻雀》(第六册)一课通过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行为,赞颂了母爱的伟大。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课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学生难于理解。对这一难点如何处理? 一、从老麻雀的行动,理解母爱力量的强大。可从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一连串突发性动作,设计提问:①老麻雀怎么会“突然”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为什么要写它“象一块石似的”落在猎狗而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章题材体裁的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和切入点也不尽相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针对不同的文章考虑和采用不同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真正带入课文情境之中,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一、从课文标题的寓意切入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及含义,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讲解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现结合《麻雀》一文谈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一、初读课文,总体感知《麻雀》一文所写的是小事情,情节也较简单,是一篇典型的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的文章.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本着“整——分——整”的原则,指导学生初读课文.首先从题目入手,帮助学生明确《麻雀》一文是以什么为主线的.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为深入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七册最后一课《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据阅读课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采取精讲精读、读写结合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一、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从整体入手,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哪几项课间活动?并让学生找出写这几项活动的段落。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这样学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提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整体感知(把握)"的内涵,不是停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上,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熟读精思,才能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语言文字、思想情感中特有的美,进而提高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  相似文献   

13.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母爱是任何一种爱都代替不了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母亲”对“我”的挚爱,作者通过几件小事的描写,把伟大的母爱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体会这一种人间真爱呢?  相似文献   

14.
王槐荣 《阅读与鉴赏》2008,(2):54-55,31
一、教学设想:这一课是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之后,又一篇关于颂扬母爱的散文。由于课文所选择的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或者说文中的主人公的身上有着自己的父母的影子.文中的“我”也许是现实中的我的缩影。因此.我把本课教学重点放在:①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对父母的尊重。②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作文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经历从初读到细读、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要真正把课文读懂,具体落实到教学上就要潜心会文。加强细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细读者,使之与课文融为一体,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细读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大纲指出:“一般的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是阅读教学的一般教学原则和模式.落实到一篇课文,就是要尽早让学生触及课文的中心,把握作者的思路;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文章的字词句是如何准确鲜明地表达这个中心,如何体现作者的思路;最后又让学生回到整体上来,进一步理解课文.即整体感知——部分深究——整体优化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为“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该目标给课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如何有效运用资料,这是达成该目标的关键之处。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从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师生合作补充资料和巧用资料进行阅读训练这三个方面展开,使学生不仅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而且获得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通过粗读能感知课文大概内容;通过细读能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研读能理解文章思路和中心。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多层结构体系,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辅的目标训练体系。一、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概内容,既是阅读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又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必要前提。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个能力,这里面有个方法问题。因为文章中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对于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非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生在粗读课文时,要学…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两篇关于母爱的文章。但文章表现的内容太过完美,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建议以人性化标准与生活化标准来选择课文,对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母爱予以关注,让学生在平凡中领会母爱的感动,感恩母亲,成为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安全教育与相关含有安全方面内容的语文教材有效地结合起来。从一名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我将适当结合阅读教学案例,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何让语文课堂培养"安全感"。一、结合有关"母爱"的课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儿女是母亲的心头肉,母爱说不完道不尽。关于母爱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