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定稿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标准(2011年版)》关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包括思想品德学科在内的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坚持了"实验稿"的总体框架结构,在大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3.
凸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记者:我们注意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请问,为什么要增加这部分内容?请具体谈一谈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4.
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修订版》增加了不少新的观念和内容,无疑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中华文化观”的提出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归宿。生命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其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即《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1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印发,自2012年秋季开学开始执行。较之2003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作了较大修改和调整,变得更加全面、清晰而又富有逻辑性,但仍有有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德育小情境为视角,探索富有生命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 一、生活小情境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1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印发,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教材的指南。只有反复研读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新版课标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增加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一、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同提升对生命的感悟,教师具备正确的生命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首先,教师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在课堂上要敬畏学生个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即“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养成”,而这两者的养成主要是在参与和实践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对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旧课程标准进行研修,有利于我们合理、有效和有序地开展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新课堂的打造和教学评价活动,以构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德育》2012,(4):20-24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行。那么,课程标准为什么要修订?作了哪些修订?如何看待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这些都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本刊采访了2011版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是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以智育为主的知识课堂,学生的德性养成、生命发展被严重忽视,课堂失去了应有...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的前言中强调:“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教师应该仔细了解“评价建议”的修改情况,深刻领会修改意图,高度重视思想品德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王爱忠 《山东教育》2013,(Z2):55-5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课标(实验稿)》)相比,笔者认为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现结合对《课标(2011年版)》)的学习研究,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劳动”的表述有四处:一是在课程性质中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1月24日至27日,江苏省思想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宿迁成功举办。本次大赛首次试用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修订的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教学内容是第十五课第二框题“提升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开卷)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2011年安徽省中考考试纲要》进行命题的。本试卷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安徽,以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为背景,引领学生关注国家以及安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表述为:“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这一内容修改为:“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变动很大,实验稿原来只有4条建议,2011年版新课标把第1条建议变成教学建议的前言,之后还有5条建议。这些教学建议,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要求,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原则,也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