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特级教师郑青岳老师来我校听课调研时指出:W=qU与q=It中两个“q”的含义是有差别的,不能不加分析地直接认为两者相同;当然,如果稀里糊涂地过去,学生一般很难发现这个问题,但却有悖于“物理要说理”这个价值观教育原则,物理规律的推导必须是科学而严谨的.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有差别的“q”相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人教版新老教材中有关电功表达式的推导作了比较分析,撰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汤巧根 《物理教师》2011,32(2):14-15,17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对学生来说要学好它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门难教的学科.其中有些问题由于涉及到物理前沿或更高层次的知识而不能很好地解决.但有些“小”问题,教师必须深刻地把握,清楚地讲解,使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和交流中,本人发现有些高中物理教师在不少基本问题上是糊涂的,例如概念’含糊,物理规律关系错乱,物理符号混乱等等.这些现象可以叫做物理教学中的“乱象”.以下几个例子看似“小问题”,然而却有“大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3.
恽明 《考试周刊》2013,(88):146-146
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永恒的主题.然而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们往往习惯性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这显然是片面的,应改用效度(η)这个指标去衡量。这可用公式η=p/q表示,其中q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消耗的教学投入,p为所获得的教学效益。显然,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1.句子成份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些学生学习了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理解不透,如果对某些概念或规律进行必要的句子成份分析,就会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概念的主干是“力是作用”,“物体对物体”是定语。句子意思主要是由定语、状语、补语加以说明的,这句话也就是说力的作用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象手推门,手是施力物体,门则是受力物体。可见,句子呢份不但适用于语文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它同样也占有举足轻…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够运用函数进行表达和分析.导数作为高中数学中增加的内容已在新教材中出现了2年,而导数在高中物理中有广泛的运用,如高中物理中运用“微元法”就是千方百计绕过“导数”求解有关物理问题的典型例子.高中物理教学中导数的引入,使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以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学初中物理“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学生实验时,曾多次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许多小汽泡?”,“为什么会发出响声?”等问题.当时,我只能简略地回答说:因水中有气体,烧杯发生了振动.为了能具体而准确地回答这两个问题,我翻阅了有关书籍.  相似文献   

7.
冉国锋 《中学理科》2007,(11):31-31
“问题解决”教学新理念提倡以“问题”为先导,没有问题就谈不上探究,谈不上创新.能否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物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教学中“教”与“学”是双向的、互动的,“提问”本身也具有双向性,理应提倡互动.本文力求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做粗浅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l/g,笔者在从事物理教学时发现这个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对该公式的推导不作要求,但很多学生对该结论饶有兴趣,但作为教师应该知道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单摆做简谐运动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笔者试着利用高等数学数学方法从机械能守恒和受力两个角度推导该公式.  相似文献   

9.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于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涮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图形,也是描述物理过程。反映物理规律,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图形,高考说明对考生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表达、分析”物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几何图形,尤其用“圆”处理物理问题,从而提高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用它来处理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方便,特别是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用它还可减少偶然误差.在设计物理问题时可把两个物理量的关系设计成一次函数关系,并以图象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解答这类问题可以根据物理概念和规律找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数学变形使其变成“y=kx+b”形式,结合图象读出斜率、截距等,就可以使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此外,在推导关系式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现举几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高考物理的难度居高不下,学生对于高考有着很大的畏惧感,对于物理高考题是又恨又爱:恨的是太难了,感觉学了也不一定会,做了也不一定对;爱的是无论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物理都是“原始分”制,所得分数就是高考分数,使物理成为高考中区分度最大的学科之一.分析高考试题发现物理高考题目难,学生不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试题情景化,有一些题目本身并不难,但是经过情景包装导致学生没有读懂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解题.2.试题中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需要学生计算出结果或者用字母推导出结果,但是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推导能力太差导致很难得分,而且占用了考试中的大量时间,使学生答题的时间变得很紧张.3.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平时对于实验不重视,连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教材中的原始实验都掌握不熟也使学生很难拿到分数.以上是高考中物理的分数低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笔者就情景化试题进行分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以下着重分析现在高考中情景化包装的几种情况和学生以后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标准》指山:“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山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物理学习活动.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而。因此这也必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点。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体系,更要教给学生物理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评估、提出问题能力.这需要教师经常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表象思维、机械思维发展成抽象思维、创造思维.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思维呢?一、嘉经常给学生找“麻烦”,巧妙设问,提供引起学生思维的材料.例如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怎么样的力可以合成;怎样分解一个力;合力能否小于分力,这些疑难问题,可以设置下列几个问题:1、作用在两个…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学生对有些原理难以理解,对自然规律、知识应用技能难以掌握,或者是由于对现象的抽象认识外加感官的刺激不足,出现“老师今天教,学生明天忘”.有时会听到一些老师说:“这个问题不管我怎么讲,学生就是听不懂、理解不了”,“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还是不会”.针对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17.
浅谈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立 《物理教师》2010,31(8):14-16
物理学门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好物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平时,笔者与学生交流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学科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上课听得懂,就是在课后做题时无所适从.”如何解决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困惑,已成为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教师、学生这两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获得的一些对策,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8.
讨论与交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讨论与交流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合作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等形式的课堂中,有些新课程教材(如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还设置了“讨论与交流”栏目,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中讨论与交流的重视程度.那么,物理教学中怎样的“讨论与交流”才是有效的呢?本文通过对两个简短案例的分析,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设计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与借鉴、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物理习题教学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的问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真正由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与探究等学习方式上来.本文就如何有效实施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从习题编选和讲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子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