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晋郭璞的<游仙诗>的具体篇数和古文学史上的价值历史上有不同的认识,尤其在几部高校教材中的说法不尽相同.经过论证,郭璞<游仙诗>应为二十一首,其中十篇较为完整,其余为残片.在文学史上与风靡当时的玄言诗是完全不同的,乃是"坎壈咏怀"之作,应与阮嗣宗之<咏怀诗>作等量观.  相似文献   

2.
游仙诗是我国古代传统诗歌题材之一。而被誉为"中兴第一"的西晋郭璞的游仙诗以"仙姿而游于方内"的审美心态深刻揭示了两晋动荡的政治生活,表现出动荡时代中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切,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深厚的现实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向辉 《考试周刊》2009,(27):31-31
郭璞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全力创作游仙诗的诗人。其游仙诗在情感方面以抒发个人的“坎壤之怀”为主.以道家的“经术”之行为背景,在创作风格上则继承了阮籍、嵇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5.
西晋郭璞的《游仙诗》的具体篇数和古学史上的价值历史上有不同的认识,尤其在几部高校教材中的说法不尽相同。经过论证,郭璞《游仙诗》应为二十一首,其中十篇较为完整,其余为残片。在学史上与风靡当时的玄言诗是完全不同的,乃是“坎Lan咏怀”之作,应与阮嗣宗之《咏怀诗》作等量观。  相似文献   

6.
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历来以其丰厚的艺术性为人们所称道,本文就其艺术性做了一番分析和概括,总结出四点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提及文学作品的三重空间:现实空间、想象空间、心理空间。诗歌中的现实空间,使得郭璞的《游仙诗》不仅脱离时代的玄风,挺拔有力,而且将游仙诗的成就推向了文学史的高峰;而从现实空间与想象空间的对立、统一、分裂,可窥见郭璞在仕隐之间徘徊不定无处安身的痛苦挣扎的心理空间。三重空间,分别涉及诗歌的主旨、艺术、情感,三个方面虽不全面,但亦是解读郭璞《游仙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黄丽萍 《文教资料》2008,(18):11-13
游仙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诗型,在其承继和发展过程中,曹植和郭璞是两座不可忽视的重镇.本文对二人游仙诗进行比较研究:曹、郭游仙诗同是抒写胸中牢落的作品;曹植游仙诗个人色彩浓重,而郭璞则突出了他对俗世的关怀;从曹植到郭璞,游仙诗中的宗教气息越来越淡漠,出现了"人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初唐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这一说法不能成立。郭璞是东晋人,其《游仙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汉魏诗歌相近,其诗歌精神实质是坎壈自伤,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比兴寄托,抒情风格表现为激烈悲愤,这几个方面是对汉魏风骨继承与发展。《游仙诗》具备汉魏风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姜广振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6):44-46,57
由于魏晋玄学尤其是郭象玄学的影响,郭璞的游仙诗明显呈现三方面变化:以隐逸情结为主旨,超现实色彩日益削弱;浓郁的山水情怀,对山水诗的形成起到重大促进作用;诗中充满丰富的思想感情,形成不伤自然之道的艳逸风格。  相似文献   

11.
从画面造型和声音造型两方面解读电影《阮玲玉》,三个具有暗示性的画面造型展示阮玲玉的悲剧命运;而影片的声音造型是为画面造型服务的,充分体现了声画合一。  相似文献   

12.
游仙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它艺术形式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本篇论文着力于李白游仙诗与郭璞游仙诗之比较,从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这两个方面探讨李白游仙诗对郭璞游仙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璞与潘岳的渊源关系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诗歌都具有绚丽轻快的风格上,还体现在其诗歌都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上。郭璞更是以飘逸洒脱、辞情慷慨的游仙诗在玄风靡靡的中兴时代卓然独立,钟嵘赞其为"中兴第一"。郭璞的游仙诗不只是单纯地咏仙求长生,而且是通过"游仙"来抒发其困顿不得志的抑郁之感和愤世之叹。  相似文献   

14.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强烈的戏剧冲突、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与精湛的舞台表演,成为歌剧艺术得以表现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辽宁歌剧院1995年首演至今的歌剧<苍原>,其音乐体现出了戏剧性、开放性、史诗性这三大美学特征.该剧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经典.  相似文献   

15.
栗园围香火龙是源于军事的宗族式民俗,现已形成了扎龙、起龙、出龙、拜厅、舞龙、游村、放龙、送龙等为一体的元宵节期间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对沟通客家人情感,增进海内外客属的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钟嵘在《诗品》中认为刘琨、郭璞变革永嘉平淡诗风系因“彼众我寡”而告于失败。然而,刘、郭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人数上的“彼众我寡”,还与“彼“”我“双方的社会地位有关,其中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东晋政坛的权势之士大都喜好清谈,贵玄崇虚,所以在他们的推动下,平淡诗风在东晋得以传承,并最终促成了玄言诗在东晋的兴盛。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硕果,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必将受到对方的影响,事实也确实如此。而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明三朝是道教大盛的时期,作为此时间段里诞生的作品"三言"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在此,我们重点讨论道教神仙信仰对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郭璞《尔雅注》蕴含了较多的词源研究成分,通过对郭注材料的具体分析可以总结出郭注在词源研究三个方面的成绩,并可对《尔雅注》和《方言注》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郭璞研究主要是对其著作的辑录和对其诗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璞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主要体现在郭璞辞赋研究、易学研究、<尔雅>注研究、<游仙诗>写作年代研究、性质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在灾荒之年,人们往往会以松柏为食充饥;而在传统医学文献中,松柏还有治病的功效。魏晋之际,道教迅速发展,贵族与平民分别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食松柏而成仙的故事,食用松柏成为道教修道成仙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