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胜 《学周刊C版》2014,(4):167-16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体,重视学生的学,并不是不重视教,而是要对教与学进行重新定位。即教要让步于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那么在新形势下数学教师要如何教,才能真正地让步于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呢?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形势下数学教师如何教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彻底改变。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出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构建者,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的重心自然也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让步于学生的学,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为此我们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要关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乐于学习,实现学  相似文献   

3.
刘杰 《宁夏教育》2008,(12):33-3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教学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即教学生如何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相似文献   

4.
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方法也不是教法和学法的背离,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对部分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仍然是相对封闭而不是开放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与学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书忽视育人。研究认为,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与学习过程"是高等院校未来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注重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活学、活用"的效果。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对象。以学生为本即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因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应该看  相似文献   

6.
张芳国 《考试周刊》2011,(73):191-191
教育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学。目前我国的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学生不会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对学习方法的指导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现就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问题,我谈谈个人认识,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赵禹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63-164
教学生学在中小学提倡的比较多,而在高校中对其关注不够。但是,在高校中教学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教学生学是教学的根本职责。高校中,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教师也有对教与学运用不合理、对学生学习指导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对"教学生学"加以重视来解决。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应重视"教学生学",认识到应该教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强调教学生学、应该如何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高立志 《考试周刊》2012,(75):31-31
“少教多学”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少教.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教得更好,教得更精,教得更加有效。多学.不是数量增加,而是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用。本文尝试阐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少教多学.从而实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一.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语文学习局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巧,形成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要改进生物教学方法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而如何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这些问题的核心.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自发形成,而是教师教育、激发、诱导的结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根  相似文献   

11.
卢秋雪 《考试周刊》2014,(45):111-112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主张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主张以行求知、手脑并用。在英语课堂中,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学习,能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做合一",即通过布置如手工制作、搜集未知信息、汇报学习成果等,强调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要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  相似文献   

12.
教学改革深化就在于教师能否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都强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能掌握多少.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学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否有效,不单是教师教清楚,教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清楚,是否学到位.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教师课前备课认真,教学到位,但教学效果却不好.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教师重视了如何教,却没有落实好学生的学.教本来要为学服务,现在学反倒成为教的"附庸".  相似文献   

14.
一、新课程对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以前的数学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这并不是要降低教师在课程中的地位,而是更加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多处地方提到,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不断提出问题,进而学会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既是教师教的任务,又是学生学的目标。"会学习"单靠教师教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才会逐步实现"会学习"这一目标。因此,"会学习"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事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在语境中操练语言结构,归纳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淡化教师的“教”,而突出学生的“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触类旁通,为其成长过程中获得各种新知识创造更多有利机会和条件,使其成为一个乐学、善学的人.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自学,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就是服务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是由学生应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学决定的,一定意义上也是由学生喜欢学习什么和喜欢怎样学决定的,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了不教”;二是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不是为学生获取知识、更不是为学生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服务的,教学要目中有人。从教与学的关系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教  相似文献   

18.
在《新教学论》中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如何学。目前,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这样不可避免地使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一、"以学定教",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陈老师的课堂上,笔者看到了老师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在学生讨论交流后,她问:谁来说说你从这些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教学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教为"学"服务,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把"我要学"变成"要我学",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事情不能仅仅依靠老师。一、注重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兴趣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