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时,教师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对普遍学生或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很少提到学习优等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有捣乱行为,表面看来他们不会令老师和家长操心。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学习优等生需不需要进行思想教育?该如何进行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一、表象学习优等生是指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这些学生多数在行为上遵规守纪,安分听话,责任感强,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能较好地完成,所以,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是堪为表率的好孩子。正是他们良好的表现引起老师们的注意,使他们有机会扮演普通学生渴望的角色,也正…  相似文献   

2.
闲暇时,经常听到老师们谈论自己的学生,说得最多的主题莫过于学生的智商问题,“某某课堂认真,作业认真,考试认真,可就是成绩不理想,简直太笨了。”“宁可教懒的,不教拙的。”“是读书的料,不管不问也能读出来;不是那块料,打死了也读不出来。”这些话太多了,而且他们总能无可奈何地列举出许多这种令之头痛的学生。每每此刻,我总是慎言、沉思,到底这些学生问题出哪儿呢?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一位教育专家如是说。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当因人而异,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一、读出个性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个片段、一篇文章,如果老师是怎么读的,优秀学生是怎么读的,其他学生就怎么读,全班形成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上《周总理,您在哪里?》老师:请你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读不来。老师:平时朗读不是很好吗?学生:今天读不来。……案例(二):上《大铁锤传》老师:你说大铁锤是哪哩人吗?学生甲:嵩山人。老师:注意课文中的“语类楚声”。学生乙:峨眉山人。学生丙:武当人、天山派……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1,(12):60-61
课堂上,老师出题想考学生的智商:“树上有10只鸟,被猎人打死了1只,树上还剩几只?”一场师生之间的论战由此展开: 生:是无声手枪,还是其他没有声音的枪?  相似文献   

6.
歪理大观     
史峰 《师道》2012,(6):8-8
某校为了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成绩,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这本应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教研活动上大家却议出了好多“歪坪”—— 歪理一农村学生智商差有老师是大有教学经验的“老手”,根据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智力走势”,他发现这样一个“命题”——学生智力越来越差,一届不如一届。这一“命题”立即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感。学生智力表现为什么越来越差?有教师这样认为:我们是农村学校,招收的都是农家子弟,他们的父母为什么生活在农村?因为智商低,智商高的农村人都进了城.孩子也跟着进城读书了,所以剩下的都是低智商的孩子.当然越来越差……大家一琢磨,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7.
一天,一个学生向我告教师的状:“因为有点私事,今天我没上课间操,也没请假,班主任老师非得要罚我在操场上跑两圈。我对老师说,这是体罚。老师说,不跑步就别上课。校长,老师体罚学生对吗?不让学生上课对吗?”我回答道:“老师体罚学生不对,不让学生上课也不对。你违纪在先,虽然老师纠正违纪行为的方式不对,但动机是出于维护学校的纪律,也是对你的健康负责,不是和你故意过不去。你没有接受教师的批评,反而指责教师体罚,这就把事情闹僵了。要想解决问题,双方都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不对的地方。不出操却不请假对吗?如果有错误就应该向老师承认,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勇敢者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董老师,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气愤。今天课间操下来,我与数学课代表到老师办公室去取作业本。XX老师正在那里发火:班上这十几个学生,真是没法教了,分数低得可怜,要多差有多差,这么差还读什么高中啊!瞧XX老师那表情,听他那恨恨的言语,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简直就是不该活在这世上的垃圾。老师,我真的很困惑很烦恼啊。不是说老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吗?不是说学生可以不会但老师不能不教吗?不是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吗?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改理念,新的学习方式,给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在充满朝气的语文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正在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听到的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课堂正从老师讲、学生听单元化活动转向为多元化,课堂由一言谈变成了群言堂,语文课堂一改过去的沉闷,呈现的是一种充满动感、鲜活的气氛。但在“热闹自主、书声朗朗、小手如林”的后面也透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是问题的解决〔案例〕上课伊始,老师总是这样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相似文献   

10.
《师恩难忘》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地方?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后,进行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价。听了学生的讨论,我感到他们对课文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也能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地点:浙江省慈溪育才学校(课前学生熟悉文本,自由朗读课文)一、猜读,检测自读情况——你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师:读完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没读完的同学不着急,慢慢读。(学生差不多都举起来手)既然大家都读完了,老师就要问问题了。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的问题是:这篇自读课文,你读了以后,猜猜看肖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生1:老师可能让我们回答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娱乐逗秀场     
一位老师正在填写学生登记卡,她问一名学生:“你生于公元多少年?”学生说:“老师,前面的同学都生于公园,您以为我也生于公园吗?告诉您,我妈妈跟我说过,我是生在医院里的。”“考试得了几分?”“3分!”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下鞋底子。“下次再考,得几分?”“一分都不要了!”适得其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足”字,叫大胖读。大胖想了半天。同桌伸出脚提醒他,他就大声说:“鞋。”老师摇头。于是同桌脱了鞋,大胖又读:“袜。”老师又摇头。为了使大胖能正确地理解,同桌又脱了袜子。大胖大声读:“脚丫子…  相似文献   

13.
几何课上,老师把我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叫醒,问:“和相交线对立的是什么线?”同桌提醒我:“平……平……”我如获珍宝地说:“苹果线!”语文课上,老师领我们读:“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耀眼。”我们跟着读:“清晨的阳光一点也不要脸!”英语课上,老师教了我们apple这个单词,老师说:“跟我读--苹果!”我们大声的读:“--苹--果--!!”生物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水绵是自养植物,老师问:“还有什么是自养的?”我答:“人!”地理课上,老师提问睡梦中的我:“北在哪里?”我答:“在我头顶上啊,不是上北下南吗?”历史课上…  相似文献   

14.
苏州一中学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家长不愿老师登门家访。这个结果足实让人困惑:家长不是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家长不是个个抱怨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吗?那么他们又为什么不愿意老师登门家访呢?家长、孩子、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不是再好不过吗?而河南一马姓教师暑期一个月时间骑车万里做家访,遍访全省36个学生,所到之处,受到学生、家长热情欢迎。久违的家访回来了。好心的老师让学生欢喜,让家长激动.也让通过各种途径得此消息的老师、家长、学生深深感动。为何?笔者下面就对这一调查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个课间,偶然听到正在收拾教具的美术老师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太缺乏想象力了!只知道模仿老师给的画画。”作为教语文的我又何尝不是同感呢?阅读体会肤浅,作文词语贫乏,选材平淡无奇,表达言之无味。放眼望去,学生在其他学科里也不同样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它是学生对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阅读教学过程的主旋律。但读决不是目的,通过读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才是读的意旨所在.也就是通过读来实现悟。在悟之后能更好地读。读悟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以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阅读教学往往是以理解思想内容为目的.老师对课文内容作过多的讲解分析.繁琐的一问一答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又如何能让学生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呢?因此.做到以读书训练为主线来安排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以读书训练为主线安排教学.读书时间多了.那么学生是否会感到厌倦了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百读不厌呢?  相似文献   

17.
阿愚: 我原来是老师的红人。老师有什么大小活动都让我参加。后来班里又转来了一位女同学,或许她的能力比我强,或许也不是,反正她取代了我。老师和我的关系疏远了,什么事都换成了和她去商量,对她的信任大大地超过了我。因此,我有了某种失落感。我拼命地向老师表白我的亲近,表白我的功劳,表现我的能力,以挽回我失去的地位。可老师对我所做的一切无动于衷,这使得我的失落感更强。我想问您的是:我为什么会产生失落感?除了老师疏远了我这个直接原因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心理因素?如何防止由这种原因产生的失落感? …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云”这个字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同学们,谁认识这个字啊?”学生摇头,于是老师启发一学生说:“你的头上是什么?”学生用手摸了摸头上说:“帽子。”“帽子上面呢?”“楼板。”“楼板上面呢?”“楼顶。”“楼顶上面呢?”“天空。”“天空里面呢?”“太阳。”“还有呢?”“月亮。”“再有呢?”“星星。”“还有什么东西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飞机。”“不是金属做的。”“小鸟。”“也不是动物。”“空气。”跟空气差不多儿。”学生:“……”老师冒汗了,学生也冒汗了…  相似文献   

19.
方向和方法     
被誉为教坛的长青树——魏书生老师,一次到宝岛台湾授课,被台湾学生送了个“懒老师”的称号。邪天,他给学生讲的是一首古诗,开讲届,首先让学生读,然后解释。老师也不写,也不讲,可学生忙得团团转。课罢,魏老师问学生,这节课谁最懒?同学们齐声回答:“老师最懒,你是懒老师。”魏老师又问:“懒老师好不好?”同学们虽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20.
3月30日下午,校教务长办公室组织全校教师观摩北大姚孟臣老师《经济数学基础》课,课后校教务长成运花老师、姚孟臣老师和听课的所有教师进行了座谈。通过听姚老师讲课及课后座谈,一直思考“什么是好学生?怎样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开始思考“什么是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好老师应具有如下基本素质: 一、须有学问 学校不是养老的地方,学校也不是为了落个户口的踏板。为人师一天,便应潜心研究本学科学问一天,以求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误人子弟。我想,有学问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本学科学问的研究;2、对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