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身处基层的业余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好稿件呢?我的体会是:深入采访出好稿.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两种人:一种是见到你,非常热情健谈,有时甚至投你所好,要啥讲啥;一种是态度冷淡,不善言谈,甚至有意回避,拒绝采访。 我便碰到过这第二种人。他就是我院副总工程师、省劳动模范丁国强。 1984年,我担任《西北水电院报》记者不久,宣传部长便对我说:“多宣传一些模范人物,像丁国强,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其实,丁总的事迹我早有所闻,院里的人几乎有口皆碑。我也早有采访他的意思。不料,第一次采访便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那是一个秋夜,我敲开了丁总的门。“你找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客气地把我让到屋内,然后坐到桌前又看起了资料。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和他谈工程,谈技术,谁知一连换了几个话题都话不投机。无奈,只好单刀直入,请他谈谈自己。他一听,立刻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其他同志。”然而,便又埋头工作了。  相似文献   

3.
修改出好稿     
2005年初,我刚调到大队的时候,在连队担任指导员,团政委碰巧挂钩蹲点我们连队。我那时喜欢写新闻,但写不好。有时兴趣一来,经常兴冲冲地写下来,偶尔也偷偷往报刊上投投稿,很少发表,有时发个豆腐块儿就能让我高兴好几天。  相似文献   

4.
多思出好稿     
记得初学写作时,我的座右铭就是多写多练,只有多写稿才能多上稿,也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多写多练,有时甚至一天就写好几篇。看到不久报纸刊登的几个小“豆腐块”,我为自己的“多产”暗暗高兴。  相似文献   

5.
刻意求新,多出好稿,这是提高报纸可读性和在读者中声誉的重要一环。在最近举办的首届全国县市报纸好新闻评选中,我们送评的三篇新闻作品全部入选,其中两篇获一等,奖。当然,我们深知我们的报纸还办得十分粗糙,这点战绩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贵在以新制胜。这“新”除时间概念的新之外,还包括角度的新、内容的新及写法的新,其中角度是否选准直接决定一篇新闻稿的成败。好的素材配以好的角度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去年,我与其他两位同志共同采写的《龙游村把党小组建到大上海》一文就深有体会。龙游是江苏海门市有名的三产专业村,全村968人中有468人外出搞三产,其中在上海从事禽蛋批发、大米批零、运输等就有168人,这  相似文献   

7.
破常规拓思路出好稿厂长经理日报新闻部周浩波以六幅图片、一篇评论组成一个整版的深度报道《改革,历史的抉择--烟台钢铁企业集团公司职工住房、医疗、分配改革见闻》,荣获了1994年度中国经济新闻奖特别奖。追忆这篇报道的产生过程,还真有些值得回味。1994年...  相似文献   

8.
我搞专职通讯报道已经10年了。10年风风雨雨但我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考虑其中原因,其一是我喜爱这一工作;其二是我觉得,我是新城区人民把我哺育培养大的,我只能用手中的笔来报答他们。 写报道,有人错以为是“瞎吹”。其实,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胡吹冒撂的东西是既无生命力又让人瞧不起的,写新闻我从不稿“合理想象”。真实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一个好的企业由于我们的报道,会迅速提高它的知名度,因而增强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获得迅速发展。拿我区的翠宝首饰公司来说,1987年才成立时,才有10几个人、几十万元产值,开业那天我去了并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日报社社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同志努力,我们1997年破了四个历史记录:即好搞破纪录、效益破纪录、下乡破纪录、受表扬破纪录。具体表现在:①被评好搞增多。去年全省和全国农民报协会评介好槁11篇,好标题3条,取得了复刊17周年来最好的成绩(其中被评为陕西省好新闻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我采写的三篇稿件均被采用,这三篇稿件内容充实,具有一定意义,更重要的是我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我们上班必经的一条马路,近来损坏严重,路面凹凸不平,洼塘迭起,来往车辆颠簸厉害,司机、骑车者意见纷纷,有人不断投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整;可日复一日,无人问津。厂里群众知道我是上海交通安全报通讯员,便接二连三地向我反映。我耳闻目睹其中实情,有责任反映群众的呼声。在动笔前,我又去这条路上仔细观察了一番  相似文献   

11.
下苦功夫深入采访黄毅侯殿禄是中宣部和司法部在十五大前期推出的先进典型。我作为年轻记者,在新华社高级记者田恒江、人民日报记者李战吉带领下参加报道。《为了人民安居乐业》、《撑起一片安宁的晴空》、《高扬心中无悔的旗帜》三篇通讯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  相似文献   

12.
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是呀,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会得到什么?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一篇稿件若失实不仅给作者和电台带来麻烦,而且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通讯员要将维护新闻真实性视为己任,一丝不苟、主动扎实地采访,严禁闭门造车,拍脑袋想数字弄虚作假。笔者有个习惯,凡未经亲自深入采访,绝不贸然动笔。在采访过程中讲求实事求是,尽可能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多听各方意见,尽可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道听途说、偏听偏信。平时要注重材料的发现、积累和挖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查证核实。这样就避免被好大喜功的采访对象蒙蔽而导致内容失实。为调查柯营村养鳝情况,笔者曾数次到专业户中走访座谈,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甚至亲自动手从泥中挖出鳝鱼,本人写的《黄鳝池变成聚宝盆》在鄂州电台1995年8月26日新闻节目采用。尽管只有几十字的短新闻,但笔者心安,觉得经过深入采访写出的稿件是对电台、对听众和被宣传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说也凑巧,1989年12月31日,我收到新华社湖南分社农村记者杨善清同志的一封来信。去年11月下旬召开新华社国内部农村记者座谈会前后,他自告奋勇一年间两次参加农村记者调研小分队。他在来信中说:“因乘坐个体户汽车,发生车祸,将头、脸、牙、手、脚多处摔伤,门牙被摔坏一颗,膝盖骨部位上,裤子摔个大洞,血流满面,当即送往医院。现6天过去,仍有浮肿和头脑昏昏,正在治疗中。”他接着说:“为完成总社交给的任务,争取时效,‘咬咬牙’,‘舍命陪君子’。”读完来信,我不禁为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记者的强烈事业心和拼搏精神所感动!几乎每个参加农村调研小分队的记者,都有各自不平凡的经历。当70年代末,农村实行大包干,响起第一声改革的春雷,新华社农村记者队伍的采访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一批有志于农村改革报道的记者自发地组合起来,围绕一个重点报道题目,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采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宝鸡日报在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中又迈出新步子:从3月份开始,业务考核由“数量型”转向数、质结合,以质为主的轨道。实践一段,收效颇好。  相似文献   

16.
有些突发事件听起来新鲜,到现场一看也许会大失所望,若再仔细观察、了解,又会使你喜出望外。我就遇到这样的事。1991年5月21日,我所在部队驻地——广西防城华石乡遭暴雨袭击,离营区不远处有一条河堤决口了,江水淹没了10余亩庄稼,并危及临近的一个村庄。部队当即派出50余名战士奔赴现场抗洪抢险,并委派3名报道员随行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7.
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要深入基层,多听、多看、多跑、多学习,善于发现与挖掘新闻中的新闻。因而,有人说,真正的记者,应该是每时每刻都用全身心投入的人。多年从事新闻工作后,笔者也从中逐渐悟出了自己的“四、六、八”采访心得,即脚走四方深入基层,眼观六路细心观察,耳听八方分析比较。脚走四方深入基层。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智慧创造要靠深入基层;增强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要靠深入基层;开发新闻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也要靠深入基层。笔者是一名农村部的记者,除了报社开会以外,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下基层,深深地感悟到改革开放后,农业、农村和农民身上每  相似文献   

18.
武晓华 《新闻界》2001,(5):62-62
“七分采访,二分思考,一分写作。”十多年新闻工作日积月累的磨练,我对这句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特别是通过对巴中农村的采访,更使我领悟到:只有深入采访才能挖掘出好新闻。去年3月,我在巴中农村采访了半个月时间,写出了连续报道《大巴山的脊梁》和《历史性的跨越》(巴中文明新村建设纪实上、下),刊登在《精神文明报》2000年3月21日和3月23日头版头条。此报道荣获2000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七分采访”强调了采访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采访,就能完成任务。而是指…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编稿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记者发回的稿子不是数字有错,就是地点有误,有的连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没交代清楚。有些专业术语,记者自己没弄懂就写进稿子,一问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编辑只好打电话找人去核查清楚。上述这些现象,说到底是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工作浮躁引起的。当前,新闻界一些人存在浮躁之风,有的采访作风飘浮,到一个地方走马观花,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拿上人家给的几份材料,回到家里修修改改就发到编辑部。久而久之,养成了写稿马虎,工作浮躁的不良习惯缺乏敬业精神。众所周知,凡是有成就的记者究其原因,固然与他们良好的政治业务…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0,(7):1-1
我国新闻界的同志总是习惯用两句话来形象地说明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句话是“脚板底下出新闻”,另一句话是“千斤采访四两写”。这两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它们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采访在新闻工作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记者鲍勃·福尔斯曼甚至认为:“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为什么中外新闻界都如此重视新闻采访呢?道理很简单。首先,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社会上每日每时发生着无数的新闻事件,各种新闻媒体每天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