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德厚 《集邮博览》2012,(10):62-63
“邮政汇兑”是中国人民邮政三大业务之一。“邮政票汇”是中国人民邮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办汇兑业务极其重要的汇兑方式。而“票汇业务”中的国内(定额)汇票又是票汇业务要件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谢德厚 《集邮博览》2012,(11):56-59
二、中国人民邮政新式国内(定额)汇票的类别中国人民邮政新式国内(定额)汇票是中国人民邮政在建国初,自行设计、预印和发行的邮政(定额)汇兑联单,从1950年7月至1958年12月间发行了4种类别共9套国内(定额)汇票。(一)中国人民邮政印纸型三联式  相似文献   

3.
罗平   《上海集邮》2006,(1):F0003-F0003
自1878年万国邮联巴黎大会创建国际邮政汇兑协定后,1896年我国试办,并于1898年1月1日正式开办邮政汇兑业务。由于邮政汇款兑款方便,深受欢迎,从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邮政的重要业务,前期主要采用票汇方式:汇款人到邮局汇款,邮局收取汇款额和汇费后,按汇款人指定的兑汇局开出汇票交汇款人自行用挂号信寄给收款人,由收款人持汇票到指定的邮局兑现。汇票是邮政汇兑业务的凭证,一般分为普通和定额两大类,其式样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见到一份拍卖目录,内有一项“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票一件,贴1万、5万汇兑印纸各一枚,盖石棉局戳”,这是一件有疑问的邮品,问题在于: 一、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票分定额汇票和普通汇票,定额汇票面额从壹仟元到伍拾万元,没有六万元面额,所以拍品应当是手填面额的普通汇票,而凡是普通票从来不贴有面值的汇兑印纸。 二、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票不论是定额汇票或普通汇票,每张汇票上只贴1枚汇兑印纸,不可能同时贴  相似文献   

5.
正"汇票收款回帖"是邮政部门制备的一种单式,供有需求的用户在汇款时填写,在按规定交付了回帖资费后,随同汇票(定额或普通汇票)寄给收款人,收款人兑取了汇票后即在回帖上签字盖章,再由邮局退回收款人作为收到汇款的证据。它的作用和双挂号使用的"收件回执"的作用是一样的。回帖这项在邮政汇兑中产生的业务在清代邮政、中华邮政时期就有了,人民邮政在汇兑业务中也沿用下来。现就笔者掌握的新中国国内"汇票收款回帖"业务第一阶段(1949.10.1~1969.3.31)的实物资料,就其单式的沿革及使用作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征收印花税暂行办法规定,稿费汇兑免贴印花,当时邮政尚无统一的稿费汇兑票证,据此,邮电部同意有条件的地区邮局,可与通讯机构和报  相似文献   

7.
汇票收款回帖是建国初期开办邮政汇兑业务时采取的一种办法。汇款人先购买邮政汇票装入挂号信封、贴足邮资,再把回帖粘于信封背面寄给收款人。但是这种"回帖"使用不久,即为简便、安全的"邮政汇款通知"单所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近日收集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安徽定远炉桥邮局中国人民邮政票/信汇凭条一份及与此业务配套的托购单丁联一份,用繁体字印制,非常有趣。该中国人民邮政票/信汇凭条的汇票号码为1281,发票员盖章汪智方,兑付局上海,汇款金额10万元(旧币,下同),汇费1000元,共计101000元,加盖安徽炉桥1952年4月27日锯  相似文献   

9.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12,(12):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在发行全国通用邮票之前,邮政业务售用的是原解放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并沿用各解放区邮政日戳、中华邮政日戳和伪满邮政日戳来处理邮政业务。为迅速开展邮政业务,中国人民邮政还沿用中华邮政的各种邮政单式,其中,最为常  相似文献   

10.
理邮 《集邮博览》2008,(10):21-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邮政事业开始了新篇章(图1)。作为国家邮政,首先承担着邮政普遍服务的职能。中国邮政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贯彻执行"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其主要业务包括:国内、国际函件(信函、明信片)业务(图2);印刷品业务;包裹业务;以及邮政汇兑业务等。同时,对邮政局、所的设置和营业服务时间、业务项目;信箱(筒)的设置和开取频次;投递和时限等业务指标,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图3),都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收集、研究中国邮政汇兑的各种邮品,也曾多次组集参展和获奖。虽然有人认为,汇兑印纸是一种取款凭证,而应归于“收费票”或其中的“信用票”。但印纸或其它邮汇单据,都体现了中国邮政业务的一个单独部分,是值得认真对待的。现向邮友介绍一件跨越解放前、后的贴用加盖”银圆”汇兑印纸的汇票(图见封二)。 先说汇票,这是中华邮政的一种双联式普通汇票,正面有浅蓝绿色底纹(由连续紧密排列的“中华邮政”  相似文献   

12.
邮政汇款中,退汇是指由于汇款人申请、拒收、逾期、无法投送等原因将汇款退给汇款人,改汇是指变更收款人的地址,由原来的兑付局将汇款改到另一兑付局,仍兑付给原收款人的方式。若遇上述情况, 邮局一般会在汇款通知单上粘贴退汇、改汇小条并批明原因。随着中国邮政电子汇兑业务于2001年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出,沿袭多年的实物汇票逐步退出邮政舞台,退汇、改汇小条也随之完成其邮政使命。  相似文献   

13.
大清邮政开办初期,邮政业务只有信件、挂号、挂号回执、新闻纸、印刷品、包裹等6种。当时汇款还是作为信件交寄,以致每寄洋银一圆需寄费八分。1898年1月1日起,大清邮政才办理邮政汇兑业务。  相似文献   

14.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奏折,在全国正式开办大清邮政。1898年1月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大清邮政开办国内邮政汇兑业务,从此拉开了邮政办理金融业务的帷幕,亦成为邮政储蓄的百年开端。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元旦以来,重庆市各区县邮政局,已相继实现改传统方式的汇款为电子汇兑。电子汇兑从邮局受理汇款到信息传输处理,全过程都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完成,致使延续了百余年的邮政汇兑业务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徐金德 《上海集邮》2014,(11):22-26
争抢第一的德国邮政与奥地利争抢"第一"的唯一对手是德国人。缘由还得从万国邮联创始人海因里希·冯·斯特凡(Heinrich VOlq.Stephan,1831.1.7 1897.4.8)的一份建议备忘录说起。1865年前,普鲁士王国邮政与其它各国邮政一样,规定信函和印刷品必须固封交寄,不得裸露邮件内容。1865年1月,普鲁士邮政总局开办邮政汇票(P0st Anweisung)业务,汇票采用格式化卡片,正面书写汇款金额、  相似文献   

17.
黄敦 《上海集邮》2004,(1):39-40
清代邮政从1898年起开办汇兑业务,在汇单上加贴邮票表明汇款金额,中华邮政初期沿用旧规,1925年开始使用宝塔图汇兑印纸,直到1949年,虽然图案不变,但在近25年中有多家印刷厂承印。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08,(11):10-13
爱尔兰古典邮政(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抗战时期西南国际航线—驼峰航线(1942-1945)国内信函挂号业务(1898—1949)中国解放区人民邮政邮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1947—1951)中华邮政航空邮资中国邮政快件附加费(1987-1998)早期邮资机符志(1920-1945)人民币时期的华东人民邮政邮  相似文献   

19.
侯海波 《集邮博览》2009,(11):46-47
2001年7月1日,中国邮政正式在全国20个省(区、市)、26个城市首批122个联网网点开通了现金-现金24小时到达支取的电子汇兑业务,并启用了新式业务单式;2002年1月1日又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85个大中城市的2460个电子联网网点陆续开办电子汇兑业务。邮政窗口所使用的重要空白票据应由中国邮政授权的特  相似文献   

20.
回执的作用     
中国人民邮政事业是在接管、改造旧中华邮政的同时,以解放区邮政为基础,建立、发展起来的。建国之初,原解放区邮政的邮政资费并不统一,且各自发行本区邮票。1949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