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不会不知道“三家村”.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是从这里拉开序幕的.按照当时的说法,“三家村”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反党反社会主义阴谋集团”,它的“成员”邓拓、吴晗、廖沫沙,是“一伙面目狰狞、心怀鬼胎、满口黑话,连做梦都想着复辟资本主义、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革命黑帮”.红卫兵小将从此被号召起来造反,他们发誓“用鲜血捍卫红色江山,保卫毛主席”,以宗教式的狂热对想象中的  相似文献   

2.
在老新闻工作者李普主持下,经过二十余位热心家的商讨,在京老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于1985年1月24日在中国记协成立。这是我国新闻界的第一个老年人组织。联谊会的发起人都是有成就、有影响的老新闻工作者。八十八岁的老报人陈铭德先生扶杖而至。“三家村”的唯一幸存者廖沫沙抱病出席。原重庆新华日报的石西民、徐迈进,延安解  相似文献   

3.
在老新闻工作者李普主持下,经过二十余位热心家的商讨,在京老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于1985年1月24日在中国记协成立。这是我国新闻界的第一个老年人组织。联谊会的发起人都是有成就、有影响的老新闻工作者。八十八岁的老报人陈铭德先生扶杖而至。“三家村”的唯一幸存者廖沫沙抱病出席。原重庆新华日报的石西民、徐迈进,延安解放日报的李锐,新华社缪海棱、邓岗,大公报  相似文献   

4.
看了题目,年轻人也许会问,“三家村”是怎么回事,北京出版社和“三家村”又有什么“牵连”?我作为当年和“三家村”的三家都有一些联系的编辑人员,在这里作一点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廖沫沙的读书方法廖沫沙长期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是我国著名的杂文作家。他一生勤于读书,曾说:“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生活的必需品。倘使没有书在身边,我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能不能活下去。”他在工作中长期坚持读书,学以致用,为用而学,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  相似文献   

6.
回报共和国     
“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一位老人”这样说。这是新中国50年历程的必然归宿,也是共和国缔造者们的初衷。实现这个初衷,也许一点也不比提出这个初衷轻松。建立共和国需要奋斗、需要付出,建设共和国同样需要奋斗、需要付出。实现共和国的初衷,回报共和国的抚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是共和国的儿子。(一)党报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那是33年前的事。那一年,“邓拓吴晗廖沫沙”在北京晚报上建起了“三家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竟也理所当然地“揪”出了小“三家村”。“村民”中有个叫江村的,…  相似文献   

7.
由廖沫沙著、常君实编辑的《瓮中杂俎》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郑天翔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廖沫沙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北京市教  相似文献   

8.
1938年,上海、苏州的一批文化名人撤退至长沙,在湖南文艺界成立了“湖南文艺界抗敌委员会”。中共党员是这个组织的中坚力量,翦伯赞、张天翼、吕振羽、廖沫沙、周立波等均在该会工作。这个组织下设文学、戏剧、美术、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知道顾行的名字,是在天降文祸的“文革”之初,物伤其类,偷偷地关注一些杂文家的命运,才知道顾行是“三家村门市部掌柜”.大概是1966年7月,有一天北京晚报的通栏标题是“不准顾行为资本主义鸣锣开道”.过去他的数百篇杂文是以戈陈、小青之类的笔名发表,他的三篇传世杂文《“人”“兽”之  相似文献   

10.
华商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在香港出版的一家爱国进步报纸,而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评论”,是该报各个专栏中最为读者瞩目的一栏。从1947年4月24日至1948年10月10日止,该报副总编辑廖沫沙同志用怀湘的笔名,  相似文献   

11.
悼廖伯     
解放日报编辑司徒伟智刚过不惑,却同耄耋之年的廖沫沙结成忘年交。廖公逝世,他专程飞京,参加廖的追悼会,归来挥泪写成《悼廖伯》一文,记述了他与廖沫沙之间时间不长然而十分真挚的友谊,表达了一个晚辈的诚挚哀悼。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建国三十五同年前夕,我专诚赴京拜访了阔别四十多年的良师、新闻界前辈廖沫沙同志。沫沙同志已是年近耄耋的高龄了,解放前后的坎坷经历,特别是“四人帮”对他的残酷迫害,都未能使这位坚韧的战士倒下来。从他那滔滔不绝的谈锋和爽朗豪放的笑声中,仍不难窥见昔年风采。话题很快进入四十多年前在《救亡日报》(以下简称“救报”)共事的那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三家村     
经历过"文革"的人,对"三家村"一词不会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标识性词语,也是一场文字狱的代名词。"三家村"本义是指居户稀少的村落。陆游《村饮示邻曲》诗句"偶失万户侯,遂老三家村",即出现"三家村"一词,意为偏远的小山村。康有为所作《唯心》中有"三家村学究,得一第,则惊喜失度"所用的"三家村"即为此意,由此引申出了"三...  相似文献   

14.
邓拓身上有太多貌似矛盾的地方:作为常年撰写最高党报社论的“专业户”,晚期却频频在杂文发力,打造出杂文品牌“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作为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部长,他的口头禅却是“为政不为官”“不当新闻官”;作为《人民日报》总编辑,本该最讲政治,却在1957年被毛泽东痛批:“过去说是书生办报,现在应该说是死人办报.”1958年的南宁会议上,再次被毛泽东批评:“我说他是教授办报、书生办报,又说过死人办报.”即便在被批“书生办报”后,邓拓却刻了一枚图章:“书生习气不可无”.  相似文献   

15.
晚明徐复柞所撰杂剧《一文钱》,是明代讽刺短剧中的优秀之作。徐氏(156一约1630)字阳初,号三家村老,常熟人,南京工部尚书徐武孙,为万历。天启年间的重要戏剧家。该剧以嘻笑胜于怒骂的讽刺笔法,对剥削者的贪婪自私、吝啬刻薄,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抨击。“破俚道人”的署名,便暗示着剧作的题旨。主角卢至,是个“家资千万”却“财便是命”的任啬鬼形象。“生平不前嫌铜臭,通宵计算把牙关扣。就使杨子江潮变酒浆,心中只是还不勾”,便是其自白。于是乎“扣牙关”扣得妻子儿女“日日冻馁”,每人每天只是“给米二合,其余一些不管…  相似文献   

16.
01979年9月14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吴晗、袁震夫妇举行的追悼会现场,挂满了吴晗生前好友送的挽联、挽诗、挽词,其中一幅挽诗写道:“《罢官》容易折腰难,忆昔《投枪》梦一般。《灯下集》中勤考据,《三家村》里错帮闲。低头四改《朱元璋》,举眼千回未过关。夫妇双双飞去也.只留鸿爪在人间。”  相似文献   

17.
读报杂记     
“据”和“锯”新华社一月十四日播发的《邓拓诗词选》和《三家村札记》出版的消息,人民日报在刊登时作了删节。原文四段,约四百字,删节后为四段,约一百三十字,精简了三分之二还多。删掉了那些文字呢?一、主要删掉的是一些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情况,二、同时删掉了几个比较琐碎的细节。这样,删节稿就比原稿精粹了。报纸采用新华社稿件,如果作了一些改编和删节,都要在电头上加一个“据”字。由此我想到,报纸的编辑同志应当大胆同时谨慎地挥舞这把“锯”,把稿件中可有可无的字、句、段“锯”掉。  相似文献   

18.
杂文小议     
书生自喜投文网,高士如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看斗风骚! 这是已故杂文大师廖沫沙在“文革”中受折磨而发出的咏叹。一位文友读后叹曰:“杂文易触最敏感的神经,还是不碰为好。”我却答之曰:“杂文也是一种体裁,报刊上还是要常有的。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喊出人民的心声,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还是可以写的。”其实,杂文不仅仅是讽刺、嘲笑、挖苦和揭露,它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表见手法也是千变万化的,要作广义上的理解。宋振庭曾说,杂文这种文体,实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建国三十五周年前夕,我专诚赴京拜访了阔别四十多年的良师、新闻界前辈廖沫沙同志。沫沙同志已是年近耄耋的高龄了,解放前后的坎坷经历,特别是“四人帮”对他的残酷迫害,都未能使这位坚韧的战士倒下来。从他那滔滔不绝的谈锋和爽朗豪放的笑声中,仍不难窥见昔年风采。话题很快进入四十多年前在《救亡日报》(以下简称“救报”)共事的那段难忘的经历。沫沙同志曾两入“救报”。第一次是1939年7月至11月,第二次是1940年9月至1941年2月。前后一共不到十个月。但由于他全力投入工作,热心培植后学,在“救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郭老(沫若)、夏公(衍)有力的臂助。  相似文献   

20.
注意动静结合、软硬结合,是北京晚报自1958年3月15日创刊以来,其五色土文艺副刊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自1986年初至1997年初我主持北京晚报文艺副刊的十一年里,一直遵循的原则之“文革”前的北京晚报五色土文艺副刊,是由原北京晚报总编辑、全国晚报协会会长顾行同志主持的。动静结合、软硬结合的办副刊原则,便是那时提出来的。“文革”前,项行同志经常到邓拓、廖沫沙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家中去拜访、聆教。他把这些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对他办晚报指点的谈话,整理成《学艺札记》。动静结合、软硬结合等办文艺副刊的原则,是不是顾行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