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网络知识组织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历次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JCDL)和欧洲数字图书馆会议(ECDL)中的网络知识组织系统/服务(NKOS,Networke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ervice)分会的讨论主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了国外NKOS研究呈现出语义化、协议化、互操作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将从技术研究向用户和服务转移。  相似文献   

2.
泛在知识环境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向和建设目标.本文对"泛在知识环境"这一概念进行解读,阐述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所表现出的六大特点,研究基于用户需求的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论坛》关注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主题涵盖数字资源、知识组织、用户与服务、技术与应用、情报监测与信息计算,既反映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又反映国内外业界的新趋势、新发展和新变革。2022年研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图书馆知识存量井喷式增长,其在满足用户对多元化知识需求的同时,亦诱发了选择困难、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等突出矛盾.通过对数字知识进行领域本体分析与概念聚合,有助于将数字图书馆中零散的海量异构化知识数据予以规整化统筹,为用户提供更直观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知识服务.本文阐释领域本体相关理论,分析基于领域本体的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进行了简单阐述,在对信息检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认知风格、认知能力、知识与经验三方面探讨了用户认知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构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并认为智能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是基于用户认知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数字图书馆2.0服务、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及数字图书馆云计算服务。通过数字图书馆多元化服务服务实现用户知识增值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相关理论与技术是世界各国图情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共词分析方法对SCI和SSCI收录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0-2005年的研究以信息检索技术、电子出版问题和用户研究为主题;2006-2010年的研究以数字存储、信息服务、用户个性化为主题,信息检索技术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数字图书馆2.0服务、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及数字图书馆云计算服务.通过数字图书馆多元化服务服务实现用户知识增值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知识发现系统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手段之一,本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知识服务平台、用户知识行为分析平台、知识发现平台、数字图书馆资源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用户画像是图书馆进行用户分析的重要工具,可指导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空间构建。文章描述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的搭建,分析了基于用户画像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空间服务特点,重点从信息素养教育、数字学术平台、数字实验空间和数字化服务四个模块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空间,最后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天津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选题原则和选题结果以及应用清华同方TPI系统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2.
数字城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阐述数字城市概念及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基础上,论述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探讨在数字城市环境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字馆藏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数字馆藏的概念及构成重新作了分析,指出数字馆藏评价包括对馆藏数字资源和数字资源存储系统的评价,而对馆藏数字资源的评价又包括对数据库、网络资源导航和其它数字化文献的评价。进而对数字馆藏存储系统的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用户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归纳与总结,深入剖析用户数字素养内涵,在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用户数字素养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数字素养研究框架模型,包括明确用户数字素养需求、界定数字素养概念范畴、量化数字素养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具体的用户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中涉及到的数字版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应从法律的角度、技术保护、增强版权意识、积极参与今后的版权修订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逐步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工作基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内容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江苏8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江苏8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应对数字资源的脆弱性和短暂性、保证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目前,很多国家对数字资源保存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保存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关注数字资源保存的经济成本问题、数字资源的整合和互操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过程分析、数字资源的元数据及其互操作、长期保存活动的组织问题、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数字资源保存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人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学者们主要关注作为一种方法论实践的数字人文,而对数字人文自身的理论建设较为漠视;缺乏理论内核的数字人文呈现一种数据库建设多于学科研究、论辩多于创新的现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却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本文呼吁重视数字人文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从"人文"的内涵出发,指出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的延伸和发展,是多门学科共同构成的一个新领域,其对人文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工具或方法的使用,丰富了人文科学的内涵,是一种质的变革;辨析了与数字人文相关的人文学科、人文科学和人文主义等概念,基于麦卡蒂的方法论共同体与卡拉托斯的科学哲学理论构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由数字人文的基础理论、方法论、具体工作内容与研究领域构成。图1。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20.
大学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现状,提出一种自行开发设计的资源整合系统,并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将ILASⅡ系统纸质图书信息与方正电子书信息等进行电子信息资源整合开发,采用实体方法和虚拟方法结合的体系结构,基于ASP和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很好地满足图书馆各项业务及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