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期刊学术影响力是学术界和期刊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许多学者对其测度指标结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缺少从整体上对测度指标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方法/过程]以632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为研究样本,构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DEMATEL模型计算各测度指标的中心度与原因度,并结合原因—结果图分析各测度指标的重要性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测度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他引影响因子和复合总被引为强驱动型指标;平均引文数和影响因子是排名前两位的驱动型指标;5年影响因子为最显著的特征型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大量现有权威指标进行筛选,试图从中寻找确实能反映期刊信息量和质量、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少量指标,为今后合理地选用计量指标进行期刊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同质性、鉴别度和可信度分析,综合总被引、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比、即年下载率、扩散指数、学科影响系数8项指标同质性好、鉴别能力强、可信度高,是评价和描述科技期刊的可靠指标,可以将这8个指标作为测量期刊的一个量表,为今后分析和研究科技期刊的状况、反映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量和学术质量及其影响力,提供切实可行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期刊特征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间的关系,克服简单相关系数和普通回归分析的缺陷,本文基于汤森路透JCR纯数学期刊数据,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研究特征因子分值(Eigenfactor Score)及论文影响分值(Article Influence Score)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研究发现:特征因子分值和论文影响分值互为高度相关。即年指标及影响因子与特征因子分值无关,但和论文影响分值正相关。被引半衰期及5年影响因子与特征因子分值负相关,与论文影响分值正相关。总被引频次及期刊论文数量与特征因子分值正相关,与论文影响分值负相关。研究认为,特征因子的推出有利于期刊重视提高学术质量而不是提高文献计量指标值,对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要重新审视,对于其他学科特征因子与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科研管理》2012,33(8)
为了研究期刊特征因子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间的关系,克服简单相关系数和普通回归分析的缺陷,本文基于汤森路透JCR纯数学期刊数据,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研究特征因子分值(Eigenfactor Score)及论文影响分值(Article InfluenceScore)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研究发现:特征因子分值和论文影响分值互为高度相关。即年指标及影响因子与特征因子分值无关,但和论文影响分值正相关。被引半衰期及5年影响因子与特征因子分值负相关,与论文影响分值正相关。总被引频次及期刊论文数量与特征因子分值正相关,与论文影响分值负相关。研究认为,特征因子的推出有利于期刊重视提高学术质量而不是提高文献计量指标值,对文献计量指标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要重新审视,对于其他学科特征因子与文献计量指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了美国ISI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2008年收录的我国3种纯力学期刊的14个基本计量指标,包括收录文章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收录范围、排序(按IF)、被引半衰期、引文半衰期、篇均被引频次、自引率、篇均引文率、被引期刊数、引用期刊数等,并与JCR收录的IF>3的5种力学期刊进行了相互比较。与所收录的112种纯力学期刊有关的计量指标的平均值作比较,找出了差距。最后,对提高我国力学期刊的基本计量指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有利于改进我国力学期刊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6.
JCR网络版中外期刊主要指标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1997-2006年JCR网络版报道中外期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JCR的总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刊均文献量、刊均被引频次、刊均影响因子、刊均即年指标、刊最大论文量、刊最大被引频次、刊最大影响因子、刊最大即年指标、半衰期区间变化等各项期刊基础计量指标的变化与发展,从期刊指标变化的角度讨论了目前科学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他引率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宪民  刘仁涌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91-191,197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期刊和小期刊,由于发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在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基金论文数、他引总引比以及被引半衰期等各项期刊评价指标中,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无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7~2011年化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主要文献计量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均值和年均增长率探讨期刊的集中发展趋势;讨论了5年影响因子和5年总被引频次平均值排名前15位的化学类期刊的情况,对比了10种化学期刊的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化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增长,其中高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所占比例较大,位于中国科技期刊的前列。分析化学专业期刊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处于化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然而,CJCR化学类期刊主要计量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低于CJCR全部期刊相应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化学类期刊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以提高学术质量,创造精品期刊,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资源、生态、地理三个相近学科的8个期刊,通过分析它们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与载文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这8个期刊之中,载文量与各刊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不一,而与总被引频次有较强相关;三个相近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无明显差异;生态学的两个期刊与各地理、资源期刊之间的总被引频次存在极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学科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的幂律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学科类别、载文规模和学术影响力的3种期刊,运用线性回归拟合和非线性迭代计算方法模拟,试图寻找一种简单的确实能反映论文被引分布的内在规律。得出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存在幂律现象,论文被引的概率与被引频次的常数幂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说明其物理意义。发现目前有关幂律研究文献中大量存在的两个问题,指出这两个问题可能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为今后合理有效地利用期刊计量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1998—203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这两项指标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措施。本文作者认为,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目前仍然是评价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常用的15个定量的期刊评价指标,以图情领域的40种期刊为例,详细分析了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①在使用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时,不宜选用5年影响因子与他引频次;②载文量、他引总引比并不能反映期刊的影响力,不宜放入评价指标体系;③即年指标不适用于评价时效性不强的学科领域的期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自引率及其不合理自引的甄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7年、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公布的主要学术计量指标,统计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自引情况.结果表明,与国外科技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自引率相对偏高,且高影响因子和高总被引频次期刊(前20位)的自引率明显高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值;大学科的平均自引率相对较小,而小学科的平均自引率相对较高.影响因子的过度使用,人为因素导致了期刊的不合理自引,笔者在论证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甄别不合理自引的量化标准:当某个成熟期刊的自引率大于20%,且自引率增加或减小,影响因子就随之增加或减小,那么该种期刊就非常可能存在不合理自引的现象.并对CJCR 2007年影响因子排名前20位的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有35%(7/20)期刊符合上述情况,即可能存在不合理自引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06年JCR收录我国6种数学期刊计量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美国ISI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2006年收录的我国6种纯数学期刊的基本计量指标: 收录文章数(刊登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 收录范围、排序(按IF)、 被引半衰期、 引文半衰期、篇均被引频次、自引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与JCR收录的影响因子最高(IF>2)的4种数学期刊相互比较。 并与所收录的186种纯数学期刊有关的计量指标的平均值作比较, 找出了差距。 最后对提高我国数学期刊基本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便改进我们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朱大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61-63,73
针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现有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期刊学术交流功能和学术价值与文献引证关系的认识,提出用科技期刊学术价值指数即科技期刊篇均被引量与篇均引文量的比值,作为科技期刊学术价值(学术交流效益)综合评价的计量指标;并阐述了学术价值指数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高校学报主要计量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2007年版)连续收录的24个农业高校学报的主要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4个农业高校学报的栽文量、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总被引频次、被引用刊数、影响因子和他引率逐年上升.学报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与该引证报告的所有统计源期刊相比,农业高校学报的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和他引率均高于其相应指标的年平均值:而总被引频次(2005--2006年除外)、影响因子均低于其相应指标的年平均值.统计结果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农业高校学报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统计分析依据2010 ~2012年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核科学技术类12种期刊2008~2011年间的变化趋势.首先对比了期刊的基本信息和收录情况,然后对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和即年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核科学技术类期刊整体国内影响力较高,但国际竞争力需提升,平均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0.413、平均综合影响因子(MS-JIF)为0.279,但他引影响因子与平均影响因子位次有所不同,说明存在自引率偏高的情况,绝大多数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相差悬殊,总被引频次与可被引文献量呈正比关系,需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统计分析结果对提升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刊物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讨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深化文献计量研究,对于学术期刊评价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论文质量差异是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差异的原因;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负相关;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呈U型曲线;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对于其他学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构建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判定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中指标的相关性和权重选取问题,还可以有效消除自引过高导致的影响力评价失真问题;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或复合影响因子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主要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限、复合即年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复合总被引,其中Web即年下载率、可被引文献量、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报学术水平的影响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人为提高被引次数、降低载文量操纵影响因子的问题不容忽视。[方法/过程]文章提出合理影响因子(IFR)这一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借助惩罚函数从剔除过度自引、修正人为降低的载文量两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修正,降低对影响因子的操纵。基于管理学CSSCI期刊2018—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篇均自引率0.30以上的自引量、载文量与平均载文量之比低于0.50的期刊载文量进行修正后得到合理影响因子,并将其与影响因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合理影响因子能够有效防止人为降低载文量,且对过度自引的防范效果好于影响因子。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学科、期刊特色等对修正模型的参数进行适当修改可以使合理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