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拥护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 ,能站在祖国利益和民族尊严的立场上看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但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抬头 ,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 ,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 ,讲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至关重要。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实现途径。一、贯彻发展性原则 ,着重于对理论精髓的把握 ,促进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现代社会 ,人们面临着竞争与发展的问题。自…  相似文献   

2.
增强参与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关于值周班长制的报告湖北武汉市45中蒋自立一所谓值周班长制,即在班级教育中,由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若干个班委会(5~7人不等);每个班委会自选班长1人、副班长若干人(分别负责学习、宣传、文体、生活、监察等工作);每个班委会...  相似文献   

3.
王福海 《甘肃教育》2010,(13):61-61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放弃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上,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呢?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改进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构知识,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中认知,在参与中创造,在参与中发展。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参与氛围,提供充分的主动参与的机会,激发和调动主体参与学习的激情与渴望。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到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参与,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也就是说,好的教育,能认识到儿童的力量,解放儿童的奇思妙想,让儿童的创造力在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真诚地投入活动. 一、发现儿童的思考力 经历一个漫长而特殊的假期之后,孩子们发现种植园乱七八糟的,还很脏.孩子们展开了...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有用的语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努力创造活力课堂,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师要通过有效手段,积极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情境,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参与中获得成功,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融洽、生动、活泼、高效。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一、激发参与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把这种潜在的参与意识激发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1.通过提问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改的主流。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笔者在生物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一项以“主体参与”为主旨的全面教改,通过一系列让主体参与的措施来激发课堂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达到了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厦门一中95届初二年级(2)、(3)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班的学生生物学成绩起点基本相似(见表1)。1.2实验时间和内容从…  相似文献   

12.
13.
一、遵循认识规律 ,充分展示思维过程首先要重视教学活动中思维的认识发生阶段。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可以分为认识发生阶段和知识整理阶段。如在数学教学中前者是指概念如何形成 ,结论如何被发现的过程 ,后者则指用演绎法进一步理解知识 ,开拓知识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 ,它闪耀着创造的火花 ,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极佳时机 ,因此 ,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在展示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时 ,应着重前者 ,使学习与发现同步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只重结论 ,不重过程 ;只重应用 ,不重形式 ,甚至把新课匆匆带过 ,以腾出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月光曲》一文中 ,当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后 ,盲姑娘非常激动 ,问他是不是贝多芬先生。这时文中有一个句子 :“贝多芬没有回答” ,他问盲姑娘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其中“贝多芬没有回答”这个句子看似平常 ,但内涵丰富 ,一位老师抓住它设计了一个问题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 ,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当学生说出一个答案后 ,教师都是微笑着点点头 ,并没有马上作出评价 ,只是问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其他同学见状 ,热情陡涨 ,纷纷要求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归纳下来 ,答案竟有七种之多 :①贝多芬…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激发认识兴趣,诱发学生想象,克服学习障碍,充实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6.
17.
孙云海  王燕 《山东教育》2000,(10):40-41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 ,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的多少。因此 ,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 ,让学生变观众为演员 ,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思维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想学”数学中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对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深奥。教师若能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吸引学生 ,那么学生很容易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如 ,创设问题情境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打开思维的…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增强问题意识。要积极营造课堂情境,创设问题氛围,让学生爱问;要诱发思维火花,让学生善问;要启发引导示范,传授发问方法,让学生会问。让问题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底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即培养学生快乐、满意的情趣。没有这种兴趣,学生就不会真正深入到教材的学习中去,课堂教学也就显得、枯燥,没有生气。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活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