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院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孤独感的年级差异,分析各年级学生在应对负性情绪与孤独感时的不同之处.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孤独感量表(UCLA)对410名在校的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同时进行.结果:1.大三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其他年级(P0.01),大一学生的负性情绪量表分最低(P0.01);2.大四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P0.01).结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和负性情绪存在差异,大三学生更易感到孤独,他们有较多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采用孤独感量表、负性情绪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9名大学生进行测定,探讨三者关系.结果表明,手机成瘾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在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孤独感和负性情绪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可以从降低孤独感、改善负性情绪入手.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情绪智力量表(EIS)、成就动机量表(AMS)等随机调查的方式探究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学业成绩方面的影响及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情绪智力水平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是否独生子女对情绪智力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成就动机显著正相关,和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情绪智力、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个体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男生的情绪智力低于女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以及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情绪智力无显著差异;男生的孤独感强于女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的孤独感无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孤独感低于普通学生,农村学生的孤独感强于城镇学生和城市学生;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党员网络成瘾的程度低于非党员学生,学生干部网络成瘾的程度低于普通学生,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无显著差异;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孤独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家庭亲密度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在家庭亲密度与抑郁情绪间的作用机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31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发现,身体健康状况差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与孤独感,家庭关系破裂的大学生家庭亲密度较低;家庭亲密度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间存在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孤独感对抑郁情绪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孤独感在家庭亲密度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无论是直接调节抑郁情绪还是通过孤独感间接调节抑郁情绪,家庭亲密度对抑郁情绪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究中医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情绪智力和人际的关系。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情绪智力量表(WLEIS)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应对方式、情绪智力与人际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情绪智力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要重视医学院校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和情绪智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欲了解小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状况对孤独感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邓云龙等编制的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PNAS)、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CLS)以及文书峰等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西省临汾市和某农村联校小学6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孤独感与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儿童孤独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小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孤独感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孤独感均有影响,干预儿童孤独感可从这些方面考虑。同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小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故还可从提升儿童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中缓解儿童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情绪智力、社交焦虑对孤独感的影响,对平顶山市3所高校的4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并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解释了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社交焦虑和交流焦虑对孤独感有不同影响,与一般社交焦虑相比,交流焦虑和孤独感的相关度更高,即交流焦虑会带来更高的孤独感。情绪智力与社交焦虑高度相关,会减少社交焦虑所引起的孤独感,对一般社交焦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创业是大学生成就一番事业的起点,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事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情绪智力量表和大学生创业能力量表,采取随机整班抽取的方法对被试大学的550名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创业能力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创业能力密切相关,情绪智力对创业能力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SCQ)和家庭教育方式量表(EMBU)对26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智力有明显的相关。性别、是否独生、专业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有明显的影响;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对情绪智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筛选出197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填写情绪智力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1)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积极的预测作用.(2)显示情绪智力能够对学习投入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3)显示出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视作是情绪智力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变量,并发挥出有效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影响下“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孤独感、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意义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508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守门人”培训与生命意义显著正相关(r=0.12,P<0.01),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16,P<0.05),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1,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39,P<0.01),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3,P<0.01);孤独感与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r=0.64,P<0.01)。生命意义与孤独感在“守门人”培训与抑郁情绪中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37%。结论:“守门人”培训可直接减少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也可通过生命意义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疫情防控下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学生孤独感、领悟性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孤独感量表(UCLA)、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领悟性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领悟性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中介效应依次检验结果表明:在大学生领悟性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孤独感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孙敏  刘宇华  王宝英 《科教导刊》2023,(30):156-158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处理与生涯事件有关的心理资源,大学生从学生思维转变到职业思维,生涯适应力可让其快速将自我概念贯彻在生涯角色中,因此对生涯适应力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对4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生涯适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情绪智力、成就动机与生涯适应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既直接影响生涯适应力,也通过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孤独量表UCLA与设计的人际关系调查问卷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与父母交往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父母交往越好的,孤独感越不明显;(2)与同学交往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同学交往越好的,孤独感越不明显;(3)与老师交往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老师交往越好的,孤独感越不明显。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从家庭与学校两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查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孤独感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UCLA孤独量表对2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2)大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对他们产生孤独感有不同的作用;(3)领悟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良好的学生孤独感显著地少于领悟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不好的学生。结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新的环境中总会产生孤独感,而让他们感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他们孤独感的产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关系,选取浙江省三所高校大一至大四1 368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和UCLA孤独量表分别测量被试的手机依赖程度、社交恐惧情绪和社交回避行为指数,以及孤独感水平。结果表明:大学生MPAI平均得分存在年级差异;同时,女生MPAI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呈正相关,也和社交恐惧、社交回避分因子呈正相关;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孤独感在社交恐惧、社交回避与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50%、13.6%。结论表明,社交焦虑、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关系密切,且社交焦虑能够通过孤独感对手机依赖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吉安亚 《考试周刊》2014,(74):165-166
作者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水平的现状及关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具体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41名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孤独感进行调查,得知: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水平低于理论值,不同年级存在差异;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处于中等孤独水平,不同年级存在差异;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少;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低,孤独感越强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同伴低头行为与人际适应之间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贵州省、山东省3所高职院校7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伴侣低头量表、青少年人际适应量表、友谊满意度量表、孤独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人际适应与友谊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13,P<0.01),与孤独感(r=-0.56,P<0.01)和同伴低头行为(r=-0.13,P<0.01)显著负相关。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在大学生同伴低头行为对人际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中介路径:友谊满意度的单独中介作用,孤独感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0%,28.57%,21.43%。结论:同伴低头行为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还能通过友谊满意度和孤独感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手机依赖、孤独感三个变量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问卷调查47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自我表露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5),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3)孤独感在自我表露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表露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从而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