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煤炭的支持。目前国内大部分煤区的地表煤炭均被开采完毕,所以煤炭的开采需要向更深的地下发展。煤炭开采是一项风险极高的工作,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煤矿开采事故。本文通过分析理论、结合计算机模拟施工以及对施工进行现场监测等方式,对复合顶板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5,(20)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油田开采中较为常见的技术措施,其应用对策包括数据采集、震源成像、精细反演、回归分析等方面,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储层压裂监测、油藏驱动监测等。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每个工作流程,推动该技术在油田开采得到有效应用,促进油田开采工作效率提高,确保开采工作安全性,取得更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姚远 《科技风》2013,(10):204
煤炭在我国地下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开采行业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采矿工程地矿类专业的历史谈起,展望了采矿行业广阔的前景,分析了煤炭开采人才的缺乏情况,着重解读了煤炭开采行业面临的困境,诠释了其中的几个细节;本文旨在对煤炭开采行业现存的问题略作分析,在这方面的论文浩如烟海,本文不过一管之窥,属个人工作体悟,所得戋戋,分享同仁,祷盼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矿开采行业也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在实际的煤炭开采工作中,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煤矿开采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于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工作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机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是确保煤矿开采工作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实际的工作中,机电设备有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一些故障,影响了煤矿开采的正常进行,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针对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监测诊断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以此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稳定安全,保证煤矿的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6.
梁振兴 《科技风》2012,(22):124+134
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论文详细分析探讨了矿山开采监测中的测绘技术的应用,首先简要分析了矿山开采监测的内容以及目前应用的测绘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矿山开采监测中常用的测绘技术与方法,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测绘技术方法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矿山开采监测中的测绘技术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矿产开采行业不断发展,同时开采的深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煤岩动力灾害,这样的情况使得我国的井下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电磁辐射在煤矿冲击地压监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采矿行业也迈上了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今的社会生产中,各行业工作中都难免会涉及到矿产资源,这也为矿产开采工作的进行奠定了扎实基础。倾倒滑移变形作为矿产开采中最突出的安全隐患和工作问题之一,它的出现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也给矿山企业的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从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原因提出控制策略,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各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在各种社会生产行业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多种矿产资源的应用,这为矿产开采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倾倒滑移变形作为矿产开采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工作隐患,其所引起的矿山事故比比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为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采矿引起的倾倒滑移变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产生原因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1)
随着传媒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为保证信息化背景下电视广播行业的稳定性发展,就需要做好电视监测的工作,以确保电视节目播出质量。本文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针对优化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建议和措施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分布着大量煤炭资源,因此在我国煤炭开采行业是比较重点的能源经济发展行业,在我国煤炭矿脉分布比较广泛,因此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煤炭矿的开采矿坑,煤炭是一种复杂的短时间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其产生的复杂情况煤矿往往伴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各种形式的短时间内不可再生能源,这就复杂了煤矿的建设施工和开采工作,煤矿的安全问题也就受到了多元化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开采煤矿的人员或部门有过硬的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十分谨慎严谨的开采操作,本文就煤矿安全开采技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油田开采是石油勘探行业的基础工作,在开采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做好油田开采中后期的污水处理工作。油田污水是指一种含油的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还要控制好油等各项指标,避免对地表水等资源造成污染。油田开采的环境一般较为干旱,当地水资源比较贫乏,所以污水处理工作对当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油田开采中后期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相关单位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9,(9)
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煤矿开采工作危险性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以及有毒气体等对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威胁,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因此必须做好煤矿防突工作,提前想好各种解决措施,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系数,煤矿防突工作就是为了降低矿难发生的概率,从而顺利完成开采任务。本文探讨了煤矿防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与安全系数,努力将煤矿开采工作安全化。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6)
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供能资源,其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各大行业的发展水平。同时,还需做好矿产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并对矿山开采的方式进行完善,其中,做好通风是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下文首先分析了做好矿井通风工作的意义,然后指出当前矿山开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就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归纳,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行业是一种传统生产行业,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讲煤矿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形式。其中井下开采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开采方式。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井下采矿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并探讨了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9)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传统基础产业之一,对社会发展及经济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煤矿行业的发展进步中,开采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核心问题之一。煤矿行业的开采技术关系到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以及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必须要得到充分重视并进行技术完善和创新的技术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开采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解决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我国煤矿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根据腾晖煤业大采高工作面掘进回采过程中巷道片帮、顶板离层有响动、支护强度加大等特殊情况,矿井开展了多种动力灾害监测预测预报工作的实施。因造成腾晖煤业矿井动力现象的危险源有多重因素,我们通过采用条件判定、钻屑验证、物理监测及围岩监测监控等办法,对腾晖煤业2-202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煤岩物理力学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测定和详细分析,并以此制定相应的预测和防治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是矿井顶板围岩安全开采,并且也为矿井其他采区及集团公司类似条件的矿井提供有益借鉴技术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煤矿矿难频发期待多边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矿难频发,目前我国产煤百万吨死亡率接近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矿难的频繁发生有其经济上和制度上的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高能耗、低效率、资源浪费严重致使煤炭开采普遍存在滥开滥采等现象;同时政府监管职能缺位、立法滞后,阻碍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危害矿工安全保护。针对我国现阶段矿难事故频发,应尽快在立法、政府监管、构筑安全体系方面有所改善,以确保我国煤炭生产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技术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露天矿边坡与井工的安全性,对边坡进行了地表位移和沉陷监测,并且阐述了露天矿边坡监测的重要性。传统的GPS技术在监测边坡变形时,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天气变化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出更精确的分析和提前预警分析,本文应用于GPS技术及RTK技术,实施静态监测以及动态监测,详细介绍了GPS-RTK在边坡监测中的观测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提高露天矿边坡区的开采,增强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某煤矿围岩的稳定性,掌握围岩体变形规律,对该煤矿SIIS16-7工作面的运输顺槽围岩稳定性进行监测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松动圈测试和深部位移监测两个方面来监测围岩稳定性,研究发现,SIIS16-7工作面运输顺槽围岩变形极其严重,现有回采巷道布置存在较大问题,并分析了其变形和破坏的原因,为其他工作面的开采设计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