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道路》是一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间关系的佳作.该书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不仅科学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艺术整体,回答了学界围绕社会形态理论展开的种种争论,而且从传承创新的视域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形态特征.全书主题鲜明,逻辑缜密,结构严谨.该书的学术创新和理论建树,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的理论勇气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主义"是技术形态和经济社会形态整合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彰显信息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从社会主义的本意、信息社会主义与信息化、信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信息社会主义的研究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信息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研究意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信息社会主义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走向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形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否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制度有没有存在的基础?本文首先概要地从理论逻辑方面和近代世界历史发展方面说明了要全面地、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理论,然后重点结合中国社会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发展的特殊性并不是对社会形态发展一般性的否认,而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出发,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性质作为历史断限标准的同时,兼顾英文"modern times"所表述的时间概念,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史的最佳称谓选择是"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发生、形成、衰落和转变的历史.1949年至今的中国历史称之为"中国当代史".中国当代史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确立、发展以及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形态视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当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即应把国情分析同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规律考察相结合,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注意国情分析或只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规律去考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开始了它自身改革的历程,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在这条特殊的历史发展道路面前,有的人重归形而上学:或者以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来否定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道路和一般规律,或者以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道路和一般规律来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他们根本不理解在交往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某个民族或国家超越某种社会形态本身就是历史发展的常规现象,根本不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特殊的,但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却是必然的,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体现。一、历史发展的常规通道和变异之路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五种社会形态是依次更替的,具有不可超越性,“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不仅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同时,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一、丰富和发展了有关社会形态研究的理论 过去,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形态的研究,一般只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方面去把握和认识,即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这一社会的经济基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近年有关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研究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进行了再认识,进而根据人类社会生成(发展)规律对既有庞杂的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与"四小社会形态"的构想,最后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半封闭的社会形态,是由封闭的社会形态(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向开放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应当以生产力为标准来划分社会形态,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应当全面准确并历史地加以理解。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并结合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最一般意义上讲要经过原生自然经济社会、次生物化商品经济社会和再生计划产品经济社会这样三种社会形态。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才能更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体现社会发展规律性和历史主体自觉活动能动性之间的统一;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淑华 《教书育人》2012,(12):156-15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特点,特别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和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但是,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出的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对中国文化发展形态、格局、走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赵家祥等把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技术社会形态,认为用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相互关系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两次重大变化。第一,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一些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生产力先进、经济发达的国家,却依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出现了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不相吻合的实际状况。第二,由于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将被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系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理论指导,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并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苏为鉴,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明确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着眼于我国国情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建国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讨中,交织着两条不同的线索:一条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另一条是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及人类学的研究。正是在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包含着两个不同的维度:一个是欧洲社会形态演化的维度:氏族公社、亚细亚所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所有制、未来共产主义所有制;另一个是东方社会形态演化的维度:氏族公社、亚细亚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未来共产主义所有制。马克思东方社会形态演化的理论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是否搞早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及进步的历史学家们曾明确无误地阐述过这个问题。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公正客观的结论。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通常是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形态依次向前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的发展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而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的必然,是由中国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决定,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发展观问题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能否认识并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在于其社会形态性质与社会结构特性能否提供科学发展的制度保证与实际条件。科学发展观植根并生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特质。科学发展观从理论旨趣、价值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主要环节与基本层面深刻的内蕴着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表征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辩证超越性与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的思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深化、发展。首先,两个文明建设紧紧扣住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根本观点,从而将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贯彻到底。其次,两个文明建设注重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大基本要素即物质生产力、公有制经济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巨大积极能动作用,将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辩证法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的伟大发展道路。在理论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和东方社会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合理谋划的实践之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之路,是和平发展的实践之路;在价值逻辑上,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丰富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路径的同时,为世界社会主义带去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含多重向度的复杂有机整体,需要对之进行多重向度的透视:从社会形态向度看,她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从实践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想价值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旗帜向度看,她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理想价值形态、旗帜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图景,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结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