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教育本质研究呈现出普遍认同育人本质、关注“以人为本”和研究方法论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教育本质研究者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本质观的重构、“人学”本质观的阐发、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研究范式的转变展开研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回顾十年来的研究,今后研究者要采取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全面概括教育本质,多从教育内部要素出发探讨教育的“个体本质”.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现在比较认可的观点是信息技术教育要经历五个阶段,本文将以这五个阶段的发展为线索,结合天津市信息技术教育,回顾和反思过去,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谈一些看法。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此时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是要求使用者自己编制相应的应用程序,输入并运行后才能得到问题的结果,因此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教育理论基础是前苏联著名学者伊尔肖夫在1981年提出的“计算机将是人类的第二文化”的观点。教学以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为主,特别是广泛进行以…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范式经过了哲学思辨、类推—演绎、科学—实证、人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应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未来的教育研究范式必然是由一元的研究范式占主流地位转向多元的研究范式共存,从而实现对教育研究对象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4.
对教育本质的反思与追问:高教研究的重要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前研究高等教育前沿问题,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反思与追问,阐明了对高等教育本质问题的反思与追问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无论高职教育理论的建设还是高职教育实践的发展,都亟需对高职教育的本质进行研究.高职教育研究应该能够透视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在前沿领域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以求重点突破.本文提出当前高职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应锁定在对高职教育本质的反思与追问上.  相似文献   

6.
教育指标领域基本问题反思与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指标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教育指标领域研究是教育指标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工作,系统研究教育指标领域的基本问题成为目前一个迫切的课题。教育指标领域的研究方法论、教育指标领域的确定原则和具体教育指标领域的确定是研究教育指标领域的三个基本问题,梳理这些问题对深入研究教育指标,进而推进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是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文章针对我国大学10多年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对进一步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70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经历了学习苏联、独立探索、停滞迷失、引进重建、自主发展、实践导向、综合创新七个阶段的变迁,取得丰硕成果。从移植走向创新,从"自在"走向"自为"的道路上,明确路向、融会贯通、扎根本土、遵循规律、涵养精神已成共识。新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具备全球视野,把握时代特色,坚持问题...  相似文献   

9.
贺涛 《广东教育》2011,(7):86-87
数学有着理念深厚的教育原理和哲学文化,即数学观念的更新,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以及关于数学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简单而言就是数学教学的三个本质性问题: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什么是数学教学?我们要对上述三个本质问题进行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6):112-129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有关特殊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研究涉及研究主题、领域、区域、学段、作者机构、呈现形式以及研究范式等,学者们十分注重研究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文本解读与实施。然而,仍存在研究内容欠完整、研究领域较窄、研究群体与呈现形式有限、研究范式较单一等局限。未来应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扩大研究领域,充实研究群体,丰富呈现形式,优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本质基本问题的研究与其说是教育问题的研究不如说更多的是哲学问题的研究。这根源于“本质”本就是一个哲学概念。从教育本质研究的行为事实演变到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这既符合科学研究的内在发展逻辑,也表明我国目前教育本质的研究正在深化和发展。 一、教育本质的“有”与“无” 在教育本质的诸多研究中,一直是以教育本质的“有”为前提,甚至在教育本质开始的讨论中大家都没有怀疑或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随着众多研究者多年的一以贯之的教育本质的苦苦求索,但均没有寻觅到理想的、并为众多人基本认可的答案牙是教育本质的存在与…  相似文献   

12.
悖论、反思与回归:教育本质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质探讨四十几年,至今不知“本质”为何物,原因何在,这固然同教育现象复杂,难以界定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把教育的本质问题变成了“教育应当是什么”这样主观的东西,这样定义教育的本质,与其说是在探讨教育的本质,不如说是在逐渐背离教育的本质,研究教育本质的诸学说自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悖论,首先它违背了唯物辩证法本质是客观的原理,其次以教育的非本质属性代替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再次以对教育的定义性陈述代替了对教育本质的定义,因此,有必要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思路进行“拨乱反正”,反思我们目前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方法,找准教育本质的探讨方向,使教育本质的研究回到“教育是什么”的探讨上来。  相似文献   

13.
理解科学本质是当前科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的科学教育在认识论问题上一直局限于自然辩证法的宏观层面,缺乏在科学学科的中观层面和科学教学的微观层面上对科学本质的系统关注.回顾与分析国外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研究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本质、为什么要传授科学本质、怎样传授科学本质、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如何评价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本土化研究,对深入推动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教育本质研究产生了诸多成果,从研究活跃程度看,它经历了激烈争鸣阶段、相对沉寂阶段和深化探新阶段。教育本质观从经典的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到新兴的本质消除说,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研究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困惑,有关教育本质内涵的问题,也有关于教育本质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困惑。同时,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给教育本质观与研究范武也带来冲击,需要我们思考与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质研究探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回顾了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本质研究的得与失,从而找到教育本质探新的基础和出发点,并通过哲学上的本持和教育上的本质之辨,对教育本质重新作了描述性解释,在这一思维指引下,提出教育本质“和谐统一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发展期和深化拓展期,并在理论研究、专业研究机构形成、成果交流与传播、实践反思和总结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同时存在学理依据不足、概念模糊、构成要素不明、行动逻辑认识不足等问题。以量化考评为主的管理体系、凌乱而超负荷的教育要求、功利性的专业伦理、教师的工作惯性等现实障碍影响着教育智慧的生成及应用。深入推进我国教育智慧研究,需要加强元研究层面的反思,并重构教育智慧研究的方法论;应重视智慧教育背景下教育智慧研究的新课题,并加强对"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近十多年来教育本质新说法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出现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许多新说法,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对教育本质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反思,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已深入影响到研究语境、研究文本与研究方法.为此,我国教育理论界应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后现代主义哲学运动,教育理论研究不仅需要范式的解放,也需要范式的集聚.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本质思想是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灯塔,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影响家庭和孩子未来。由于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纷繁多样,虽经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但历来也没能形成统一、公认的教育本质观点。作者通过对以往教育本质观点的辨析,受马克思著名的"人的本质"论断的启示,结合康德、夸美纽斯、克鲁普斯卡娅等大师级人物的深刻观点,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本质是人与世界认识关系的观点,希望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1):148-149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根据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的信息统计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增长,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缺口最大。数据表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