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做秀的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7中小学管理.2002.10研究课、竞赛课、精品课……凡此种种不同形式的公开课,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头头脑脑们的青睐。正是它,令一颗颗教坛“新星”脱颖而出,让一套套教学方法新鲜出炉……形势喜人哪,无怪乎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然而,搞得热火朝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公开课,真就像对其推崇备至的人们想像的那样,能促进教科研的繁荣与发展?其实,不少善做表面文章的公开课,早已变了味,走了调,与舞台上的明星做秀越来越像近亲。公开课做秀秘笈,小可也略知一二。(1)“秀”前的剧本(即教案)乃是重中之重。万不可只备课、备学生…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一方面,它使执教者在"打磨"公开课的同时不断"打磨"自身;另一方面,它又为实践者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研究案例.因此,公开课才能盛然流行.然而,随着它的遍地开花,公开课也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一些"通病". 一、僵滞化:老调重弹生搬硬仿 时下听到的公开课,每每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课题.感叹这些被教师们称为"上烂了"的公开课的原因:不外乎执教者考虑到听课的效果,于是,热闹不起来的课不选,难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不选,难以体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课不选……再论及课的上法,也都是大同小异:名师课堂的生搬硬仿;教参、教例惟妙惟肖的翻版;加之网络的普及,电脑打开接通互联网,搬来"他山之石";等等.这些都已经在公开课上巍然成风.  相似文献   

3.
廉价的表扬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一名女生学生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奖励一颗标有“智慧星“的小五角星贴在了眉心处.此时的她激动不已,脸红扑扑的,整堂课左顾右盼,不时地摆弄那颗五角星,后面的课她根本就没有听.   ……  相似文献   

4.
廉价的表扬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一名女生学生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奖励一颗标有"智慧星"的小五角星贴在了眉心处.此时的她激动不已,脸红扑扑的,整堂课左顾右盼,不时地摆弄那颗五角星,后面的课她根本就没有听.  相似文献   

5.
听课有感     
一次去听一节六年级的数学公开课,只见女老师时不时地来一句:"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做得不错,得星一颗!""第六小组讨论得很好,得星两颗!"……诸如此类的话语,贯穿了整堂课。几乎每一次的个人回答、每一次的板演、每一次的全体练习,老师都不忘说一句"加星一颗"。甚至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还要统计出每一个人的得星总数,评出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要求:"让公开课上出常态课的真实,让常态课充满公开课的活力."不论公开课或是常态课,一节好的课堂.都应是真实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的主阵地--课堂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课改,让课堂教学精彩无限,新课改,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上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本人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是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一种课型,在课堂上它除了有学生参与之外,还有同行、领导或专家的光临,因此公开课往往成了展示教师教学风格,传达先进教学理念,探讨科学教学方法的主要阵地和舞台。它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一次六年级习作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围绕如下命题展开教学。题目:《我和有个约会》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展开大胆的想像,可以写身边的事、童话、科幻故事……3.字数在600字以上。课上,老师就习作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发言踊跃,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为了一堂公开课,试教、磨课……几次、几十次的不在少数,也因此常被诟病。但公开课在一片议论声中并没有摆出消消停停的姿态,它的如火如荼便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它有诸多问题,如作假、表演、浮华……但它的存在毕竟有它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正>"常态"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正常的状态。那么"常态课"就字面的意思应该是教师在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何谓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堂课",未必要准备什么课件之类的东西,也没有那一番做秀的工具,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如今当公开课被摆花架子、不实用、不便于推广等词语包装之后,"常态课",便又重新走进人们喜爱的视野,就如一位素颜美人儿去掉多余的粉饰,俏生生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这种崭新的网络教育资源应用的观摩,并尝试将一次公开课改写成微课,还就如何做好微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上公开课,我曾经非常热情. 十七年前,我刚毕业不久,就被安排上公开课.当时,不知公开课的厉害,也就如平常一般的课视之.教过之后,看到一些老师在偷着笑.老师们评课,意见当然很多,说得最多的就是太平淡,不像公开课.更可气的是,私下里拿我与另一位同事比较,认为我教学能力比她差,就因为我的公开课上得不如她.我本来对公开课不在意的,在这种刺激下,心里不服气了.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公开课受到了众人的抨击和指责,认为公开课是在作秀、作假,缺失真诚;是教师的自我展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大家、名家的课,好看而不好学,离家常课甚远……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呼声:让公开课回归家常课。  相似文献   

16.
教室的展示栏上有一片夜空,夜空中有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课下,孩子们经常在这片夜空下,仰着头,"一、二、三、四……"地数着."我有八颗了.""我都十颗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着.这每一颗星星都是孩子们通过努力取得的.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和喜悦.  相似文献   

17.
时下,作秀课、表演课盛行,这与开课教师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不无关系。但究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我们对一节公开课的评价上——怎样的公开课才是一节好公开课?我们不但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反而肯定了一些公开课中不该肯定的东西,这就不恰当地误导了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亦步亦趋群起而效之。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正确合理的关于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以笔者陋见,关于公开课,当有四大标准:真实、有效、互动、快乐。这四大标准同时也是公开课的四种境界,就如同习武者练武功一般,当一层境界一层境界地渐进达成。一、真实真实,是一节公开课…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一提起公开课,大家就会把它与“标准课”“竞赛课”“表演课”“任务课”“豪华课”,甚至“作假课”联系起来。在教师们的心目中,公开课的名声有每况愈下之势。公开课到底怎么了?难道我们坚持推行了这么多年的一种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就是这个样子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19.
万多利 《教育》2013,(9):40
学校从外地请了一位专家来做报告,报告结束后,专家与教师们就当前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座谈。有一位语文教师问到,在上长课文时,总是一节课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就下课了,该如何解决长课文教学的问题?这位专家便提到"长课短教"。随后,笔者又听了几节语文公开课,在评课时也有教师提到"长课短教"。"长课短教"的概念和误区什么是"长课短教"呢?专家和评课教师都没有作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的公开课,确有做假,做秀之嫌.把这样的"帽子"卡在公开课的头上,并不冤枉.于是,老师们常说,公开课好看,但学不来;羡慕,但望尘莫及.听课的时候往往蠢蠢欲动,回来以后,总是遗憾没有那样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没有那样的教具,自己的课务那么重,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准备……是呀,公开课距离我们太远了,不是我们都能做到的.正如一个小品中说的,"都说距离产生美,现在是距离产生了,美没了."因此,许多公开课的效果是老师心头一热,在自己的教学中又再回到从前,一次次的公开课,结果老师们还是一遍遍地重复昨天的故事.是我们的老师不思进取吗?不是.那么,在许多老师已经感到公开课的不足的时候,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只有重新认识它,并改变现有的弊端,才是上乘之举.公开课必需与老师们零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