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4):62-65,7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学校最好不要把知识学习的任务转交给孩子的父母。父母可以期望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技能训练,但最好不要指望学校能够训练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一身体本位”这边,  相似文献   

2.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千古不朽的名言告诉人们知识是无穷尽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做父母的也得这样。否则,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还真手足无措。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知识飞速传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每天都能获得新的知识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父母学习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向孩子学习、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父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专门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包围中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们意识到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成为现代社会当好父母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王炎 《家庭教育》2010,(11):40-41
向阳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个聪明、活泼的学生;在同学的眼里,他是个乐观、友善的同学;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个健康、阳光的小小少年。为了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父母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他们从不给小向阳施加过多的压力,但也不放松对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顾小莉 《时代教育》2012,(24):227-228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者,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或家庭导师.对于进入中学期间的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而父母教子的认识和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而不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也不关注他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因而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更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学业负担.本文针对中学时期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先前,一谈起家庭教育,人们便把目光全都朝向孩子,总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家长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的精力大多用在教训孩子、想方设法纠正孩子的过错上。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逐渐,人们认识到,其实,家庭教育是提高家庭全体成员素质的教育,包括子女,也包括父母。而且,父母教育比子女教育更重要。父母,是家长,是一个家庭的管理者。父母管理家庭,需要多种管理知识,比如家政知识,  相似文献   

8.
李景卫 《教育》2007,(4S):51-52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千古不朽的名言告诉人们知识是无穷尽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做父母的也得这样。否则,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还真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11.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不断攀升,父母的角色发生了某些变化,父母本应是孩子的人生导师,现在却更像一个关注孩子学习的教师。大多数父母的职业与教孩子学习学校的课本知识无关,所以他们大都是勉为其难地做着这项工作,而把自己应当做也擅长做的工作丢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应做的是与“人”有关的工作。本期杂志在这方面聚焦了几个视点。视点一: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让孩子做个好人。做个“好人”听起来有些空泛,但是《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家训中的“仁爱”教化》一文介绍的郑板桥的做法却不是那么玄。他指出,对孩子教育的核心是养…  相似文献   

13.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如何赢,部分家长却感到困惑。我认为家庭教育首先应包括以下十项内容: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家长应支持学校教育,主动关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检查孩子的功课,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长处与不足。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父母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孩子提供许许多多的学习机会,营造一个稳定且学习内容丰富的家庭学习环境。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图书资料越多,孩子的阅读能力就越强;父母自己经常进行阅读,也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定期校访加强协作。家长与学校相互合作,定期校访,了解学…  相似文献   

14.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鼎 《文教资料》2014,(14):164-166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心理、社会、生理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接受和加工信息过程中的持久性偏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教师。小学生处在学习风格形成的初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点,父母教育风格对小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为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风格,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向阳 《考试周刊》2013,(62):179-180
<正>现在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放学以后无人看管约束,像荒草一样随意地生长,家庭教育缺位,孩子学业荒废。近年来,我校把这些学生按村组组成课外学习小组,让孩子在一个有约束的良好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并从多方面提高小组学习效率。1.勤家访,争取得到每一位家长或监护人的配合家访,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小组,可以使调皮的学生有所收敛,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家访,可以引起家  相似文献   

17.
冉绍国 《考试周刊》2012,(7):188-18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住校生一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交流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父母更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可是有的父母完全依赖学校教育,这其实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村,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和监督的家庭之中.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农村初中学生大多居家较远,基本上都是农民的孩子,其父母多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管理较差,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从小就被爷爷奶奶宠溺着。这些学生行为习惯差,自立、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差,特别是数学能力更差。使农村初中教师面临着许多工作困难。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张华 《家庭教育》2021,(2):9-16
祖辈们参考家庭教育,为孩子的父母减轻了生活乃至教育孩子的压力,并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然而,虽然祖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扮演重要角色,并为父母双就业家庭提供了可靠的教育助力,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代际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