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关注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查阅相关文献后,笔者近期内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课业情况的调查问卷》的区域调查,调查结果与已有研究反映出的情况基本吻合:音、体、美等学科比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时间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按照课程安排进行相关教学,自习课多半用被教师占用。学校侧重单方面的书本学习,某些课业学生根本就没有负担,而有些课业学生又负担过重。课堂之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参加各种补习,在问及是否同意取消家庭作业时,98%的学生表示反对,只有个别学生表示同意。但无论是反对还是同意,都表示将在学校课业之外进行各种形式的再学习。  相似文献   

2.
3.
4.
5.
《吉林教育》2008,(9):4-4
日前,长春市教育局向该市各中小学下发了文件,要求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推进素质教育实施,采取强有力措施和办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该市政府也将把“保证为中小学生新学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列入2008年民生计划。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学,天津市教委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六条规定,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和所属学校必须采取坚决措施贯彻执行。涉及“减负”的六条规定的内容主要是: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  相似文献   

7.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很普遍,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它的严重危害性,减负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观念,课程,教育及教育制度改革,涉及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张富友 《吉林教育》2000,(10):17-17
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给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拓展发展的时空,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从而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在下一个世纪的竞争能力,提高“普九”水平和质量,巩固“普九”成果,这是“减负”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同认可。但是,随着“减负”热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英国学校改革新举措——“教师减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教师过重的工作负荷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教育部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旨在减轻教师工作负荷的措施。32所试点学校名单的公布更是标志着英国的教师减负工程正式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1.
12.
13.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为学生素质主动发展的两大途径的通畅,创造了做好时空系统、知识系统、思维系统、学法系统、实践系统 、动力系统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也为学校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优结构,提供现代教育的温床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中的焦点话题。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光靠减少学生过多的练习、作业量是不全面的。那么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呢?我认为首先应从教师人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应认真研究学生自身内部影响学习活动的有关心理因素,找到根源。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当前,普教战线上的头等大事莫过于“减负”了。减去学生过重负担是21世纪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学生脱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重新拥有了自由飞翔的心灵,而这正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减负”的前景是美好的。接下来的工作是让学生如何去利用这些自由空间发展自己,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总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减负”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效果,关键是学校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不仅是教育内部的一大顽疾,而且已经成了社会公害。治理减负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笔者以为,学校不作为是减负难的重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减负,学校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表象复杂,不可一概而论。除存在学段之间的差异外,还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之间、同一个地区的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大致来说,农村小学生负担不重,初中较重,高中过重。县城中学和一些地区的中小学相当重,有的城市和学校非常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作为面孔陌生、知识点繁杂而又难以贯彻的初中化学课,如何才能达到“减负”之目的呢?我们是通过精心设计各式各样的练习题,使学生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当堂掌握,从而实现“减负”的。主要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