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學大衆,為慶祝一九五○年的新年徵文,以“新中國新科學”為總題。這是富有特別意義的一個盛舉,我很想藉此說幾句話,就選擇了“論科學大衆化”為題,說明我對於科學大衆化的見解與辦法。同時也表示我對於這個不平凡的一九五○年的祝忱,和對於科學界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分邮票     
老張从邮局里买来紀念邮票5枚,把邮票翻过来,并給它們編上号碼,让5个人猜。他說:“这5張邮票分別是4分、8分、10分、20分和30分的。你們猜猜看,哪張邮票是多少分?誰猜中了就給誰。每人只能猜两張。”那5人就都搶着猜,甲說:“第2号是20分,第3号是4分。”乙說:“第4号是8分,第2号是30分。”丙說:“第1号是8分,第5号是10分。”丁說:“第4号  相似文献   

3.
生命現象的本質和生命的起源問題,是历来生物科学和哲学研究中最复杂和最深奥的問題之一。很古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探索生命的奥妙,还曾經有人尝試用人工制造生命。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人强調生命和無生命之間的鸿溝,說生命是“神”造的;也有人說:“細胞只能来自細胞”;这些論点大大地阻碍了生物科学的發展。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问题才逐漸明朗化起来。恩格斯总結了当时的科学成就以后,断然地說:“生命是  相似文献   

4.
石燕     
在我們中國的藥鋪裏,有一種藥,名字叫做“石燕”。它實際上是一塊石頭,但是形狀却跟一個小小的燕子一樣,有頭也有翅,因此許多人就把它當作燕子。並且在古書的記載裹,還說它“得風雨能飛翔如燕,風雨止則還如石。”但是稍有科學知識的人一定會肯定地說:“它是不會飛的,因為它僅僅是一塊石頭。”那麽它究竟是什磨呢?我這裏告訴讀者,它是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同志教導我們說:“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物質生活經常的、必要的條件之一;无疑的它要影響社會的發展……但它的影響不是决定性的影響。”現在我們進行經濟建設,就必須熟悉我國的自然條件。我國的自然條件怎么樣呢?總的評價,可以這樣說:我國的自然條件是優越的,同時也是複雜的。首先,我國的地理位置就是優越的。從地带位置來看,我國的領土大部分在北緯二十度和五十度之間。假若  相似文献   

6.
在百貨商店里有时可以听到顾客对售貨員說;“不要黑底胶鞋,要白底的。”据他們說,“黑底鞋是用坏胶做的,不如白底鞋的胶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誤解,事实上,无論黑底(黑色再生胶除外)或白底,所用的胶都是好胶,只是加入的成分不同,而且一般地說,黑胶底比白胶底性能好,穿着寿命长。为什么呢? 我們知道,橡胶制品是以橡胶为基  相似文献   

7.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內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的。水汽直接变为冰的过程叫做“凝华”。在一定的溫度下,大气中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是一定的。如果大气中的水汽达到了在这个溫度下所能容納的最大量,我們便說大气中的水汽是“飽和”了。如果空气中的水分超过了这个最大量,便說是“过飽和”。溫度愈低,  相似文献   

8.
六月十五日早晨,一位青年學生以快樂得難以形容的表情向我說:“你知道嗎?我們的憲法草案公佈了!”他的話说得那樣有力和興奮,尤其對於“我們的”這三個字音說得那樣親切,完全表達出這位青年的萬分熱烈的心情,能使每一个聽到他的話的人,立即感到共鳴而情不自禁地格外兴奋起来。到(?)天,我们的憲法草案公佈了十天了。每一天,人  相似文献   

9.
壹、緒言米邱林遗傳學的應用,雖然在解放區已經有了十餘年的歷史,而在我國農業大學課堂上的講述,還是第一次。首先我要說明的,米邱林遗傳學是大衆化的科學,而不是少數的“專家們”的“高深科學”。正因爲如此,所以它能普遍的爲廣大的農民所掌握,而有廣大豐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間就有人用麦芽和米制成“飴”,这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麦芽糖。后来就逐漸有人把甘蔗汁晒濃,作成糖漿,称为“石蜜”,用来和藥。到唐代以后,才有真正的結晶形狀的糖,当时把它叫做“糖霜”,这就是我們今天的冰糖。关于“糖霜”的制造,曾經有过这样的故事。据說在唐朝大历年間,有一个来历不明的鄒和尚,他騎着一匹白驢子,到繖山上架了一间茅屋住下。当他需要鹽、米和蔬菜的时候,就用紙写了一張条子,和錢一起挂在驢背上,打發驢子下山到市区去。別人就把他所需要的物品放在驢子身上,由驢子帶回山来。一天,驢子在路上,吃了山下黃姓人家的甘蔗苗。黃家要求鄒和尚賠偿。鄒和街說:“我把用甘蔗做糖的方法教給你,算作我的賠偿吧!”黃家的人答应了,后来就按照他的方法,制  相似文献   

11.
叁、變異—生長—發育一变异 對於變異一事,過去的舊的解释与看法是不正確的。如培特森解釋變異,就說:“變異是有的,但變異是來自不定的方向的,以我們現在的知識,尚不足以了解它和說明它。”這個說法是属於舊遺傳学範疇以内的。舊遺傳學認為生物的變異,是不正常的遺傳;而這種說法,用科學去考驗,用辯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即有記載。据考古学者的研究,甲骨文中的字,即后来的菽和大豆。在我国最早的几本古书《詩經》、《左傳》和《呂氏春秋》中都称之为菽。如《詩經·小雅》中說“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左傳》上說“周子有兄无慧,不能辨菽麦”。秦汉以后始称大豆。大豆是我国古代的粮食作物,是我国的五谷(黍、稷、麦、菽和  相似文献   

13.
有人說:“中药熬干了不能吃,吃了会有生命危险”。这种說法对不对?如果这种說法对,那么,中药店里有不少經过泡制的中药,如炮姜、地榆炭、小薊炭和煨木香等,多达到內外枯黑或焦黑的炭化程度,与熬干了的药有些相似,都能吃,又怎样解释呢? 这个問題应分两部分談,首先要从中药的有效成分来談。  相似文献   

14.
地球表面無論在那一個地方,都有土壤的存在。我们天天和它見面,時時和它接觸。沒有它,植物就不能生長,房子也不得建造,人類就會饿死,冻死。於是我们就會想起:“土壤是從那兒來的?”有人說是天上掉下来的。又有人說是地球本身原来有的。不對,那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  相似文献   

15.
我國的古書上常常記載着“龍骨”這個名字。各地方的藥店中有出賣“龍骨”的,據說可以治病。但是真有“龍”這種東西嗎? 在我國鄉下,常常聽人講:“今年河裏的水很大,河里的龍一定很多;如果河里的水很小,那就是河里的龍一定很少。”鄉村中的人,在陰曆臘月二十三日贴竈君神的時候,要先看看上面畫了幾條龍,以為便可以知道次年河裏的水能有多大。鄉间還普遍有“籠頭山”、“龍家崗”、“龍洞”、“龍池”、一類的地方名稱。“龍”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呢?要  相似文献   

16.
生物防除法     
我国古代的实践利用一种生物来预防或滅除另一种危害農林生产或人畜健康的生物,叫作生物防除。这种建立在生物界相互關联和相互制約的基礎之上的科学方法,是我國古代劳動人民的优秀創造。在“礼记”“郊特牲”篇上所說的“迎貓以其食田鼠也”,就是我國劳動人民这种实践的最早記錄。後來,生物防除法又被应用到治虫工作上。据西晉嵇含在公元304年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上記载:由於柑橘果实受到了蛀虫的为害,幾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橘農便  相似文献   

17.
杰出的英國作家赫尔別特·乔治·威尔斯的名著之一——科学幻想小說“隐身人”,已經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中譯本。科学幻想小說这种讀物,我国过去是相当贫乏的。现在开始受到出版界的重視,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我們知道,“教科書叙述着有益的事物,給我们知識,文艺作品使我们思考,科学幻想作品则教我們去想像未來”。而想像未來,往往是科学新成就  相似文献   

18.
人工能不能合成有机物从前,人們把在动物或植物有机体内生成的物質叫做“有机物”。那时候認为有机物只是生命的产物,只有依靠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生活力”的作用才能形成,而不能够用人工方法来制造。但是,1824年德国科学家武勒第一次用人工方法把氰和水一同加热制得了有机物質——草酸。而以前草酸只有从水草、菌、苔、鳳尾草等植物里,才能够得到。1828年武勒又用氰酸銨制得了一种动物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有机物——尿素。这些事实,清楚地說明有机物是可以人工制造的。然而一些主張自然界里存在着神秘的“生活力”的人,并沒有放弃自己的荒谬的說法。他們說尿素不能算作真正的有机物,它只  相似文献   

19.
據說古時候曾經有兩個小孩子爭辯過太陽遠近的問題。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在早晨和黃昏時比較近,因爲那時候看起太陽來比在中午的時候看起來大一些。”另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在中午的時候比較近,因为中午的太陽最熱最亮。”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因而各不相讓,但是誰也下能說服對方。 現在,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我們已經可以解决他們的爭辯了。諸位讀者看了下面的解釋,一定可以覺得,這個問題在古時候,随便怎樣聰明的人也是不能答覆的。我們怎樣來找這兩個表面似乎矛盾的現象的真正原因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或許會被人們想到:那就是以爲這兩個現象是由於太陽本身的變化。我們儘可以說太陽是一個球状的大火爐,它會得漲大  相似文献   

20.
我國社会的大转型,必然带來社会規範的深刻變革。当前,我們正经历着这場创新规范的社会革命。正如默林·费格森听說:“目前在各個領域中发生的變化,正密切地结合起來,將成為一場使社會規範發生根本變化的革命。”(見《知識價值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