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习作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心中的痛,教师费力,学生苦恼。教师常常感叹:怎么始终就游不出那个似乎能看到边的迷蒙之海,怎么就始终走不出那个似乎能看到尽头的荒原呢?《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开篇的话”刊载了贾志敏先生的《“叶老教子作文”的启示》,介绍了“叶老教子作文”的做法,其法甚简,道理却深,让人感慨万千。反复读。蓦然醒悟,原来仅仅一个“懂”字,竟然点醒我等梦中之人。  相似文献   

2.
打开百度.输入“方兴东”搜索.一百多万条信息赫然呈现。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在网上搜索不出结果.那就代表他还没有在互联网世界里“出生”。无疑,一百多万条搜索结果证明.这个叫“方兴东”的人,在互联网世界里生命力旺盛,知名度高涨。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了,“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涛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读不出诗的趣味,也就品小出其他文学作品的妙处了。  相似文献   

4.
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这样写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近代吴曾祺在他的《涵芬楼文谈·写景第三十》中也这么说:“更有一种正面不能写者,用旁面写之。譬如欲写水,先写石,欲写山,先写楼是也。”朱自清就是重点采用这一“旁面”写景法写《春》的。春之精神写不出,他就以春天里的草花风雨写之;春天里的草花风雨的精神写不尽致,他就以草花风雨中的人鸟蜂蝶补写之。一、以游春踏青者,写草小草发芽了,春天回来了。所以当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那心情…  相似文献   

5.
李言 《课外阅读》2006,(5):38-38
不知什么年月,也不知江苏的一位什么人,琢磨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遂成“绝对”。这上联是:“江苏无锡宜兴泥茶壶”。难就难在“江苏”是省名,“无锡”是江苏省的地名,也可作“不产、没有锡”解,“宜兴”也是江苏的地名,还可以作“适合兴办”解,又出泥茶壶,因为“无锡”才“宜兴”泥茶壶。  相似文献   

6.
辽宁大连壬晓彬:时代的进步使我们与电脑为友,但同时也深受其害。这就是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儿,越来越不会写字了,字写得越来越差了。“一想到要写东西,首先就想到电脑而不是纸笔”;“离开电脑就不会写字,提起笔就觉得脑袋空空的”;“我打起字来速度很快,拿笔来写有些字还真写不出”……据新浪网组织的一次“写字调查”结果显示,48%的人写起字来偶尔费劲,28%的人觉得写字经常吃力,  相似文献   

7.
《故事会》今年六期上登出一则题为《三七二十一》的故事。大意是有个扶贫济困、行快仗义、爱抱打不平的黄棒槌,对上级“借各种名目在村里猛吃狠喝”不满,在公众场合讲了一句“我要当头,就绝对没有他们胡作非为的日子”,被群众选上了村委会主任。结果上级来了七个人组成的财会检查组,镇长要他招待,他让这七人每人吃两碗拉面,要收三七二十一元饭钱。七人交了钱心里不乐意就找毛病,要接着查帐,他就对着广播大喇叭喊“你们愿查多久就查多久”,“我们……是个穷村,荞麦皮里可是榨不出你们所要的油水来”,弄得镇长很尴尬,就说:“你…  相似文献   

8.
一位广告大师曾说:“巧妙地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的东西。”幽默为广告增色,它让人通过笑一笑,回味无穷。从而达到奇妙的效果。以下数例“幽默广告”,供你细细品味一番,想必自有裨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  相似文献   

9.
妙联趣事     
江苏、四川成巧 对不知什么年月,也不知江苏的一位什么人,琢磨出了一副时联的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遂成“绝对”。这上联是:“江苏无锡宜兴泥茶壶。”难就难在“江苏”是省名,“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地名,也可作“不产、没有锡”解,“宜兴”也是江苏的地名.还可以作“适合兴办”解,又出泥茶壶,因为“无锡”才“宜兴”泥茶壶。  相似文献   

10.
“教育若缺乏人文精神的指引,人们的行为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就会沦为经济动物;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培养不出真正的创造精神。”这说明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我们很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如“学会数理化,走遍满天下都不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还有,在高中文理分科时,成绩好的多数学理科,觉得学好数理化才是有知识的象征。从家庭到社会都重理轻文,所以培养出的大多数人才充其量也是“半个人”。  相似文献   

11.
王孔云 《现代语文》2014,(5):138-139
什么是好文章?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文章。怎样的文章才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有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的文章。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生活是“真实”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写不出好文章。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的内涵曾经有人用了这样一个字来概括———“傻”,拙于言辞或者不善表达,在国人的心中甚至是一种美德,于是有了“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人三缄其口”之类的古训,于是有了“沉默是金”、“祸从口出”之类的箴言。在古人眼中,交友万不可轻率,必须察其言,观其色,究其心方可交之。这多少给交流沟通带来了不便。人人都谦虚谨慎,不敢吐露真言,一见面便是冗长的客套话,就像金文中的“人”字,不伤及他人且不辱没自己,听者舒坦却又觉察不出丝毫造作。故古人常叹知音难觅,伯牙死后,钟子期不复鼓琴,就不足为奇了。国人的“…  相似文献   

13.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有心的生活者?谁都在生活着呀?谁还会没有心?”是啊,如果只是看表面,可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心的,都是生活者,但是若要细分,同样都在生活着的人,有的人是“有心”的,有的人却是“无心”的。就说写作文吧,经历了相同的事,有的人会写得非常精彩,有的人却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写得精彩的人,就是“有心”的,写不出几句话的人就是“无心”的。我在《你想有枝神笔吗?》的文中说过要“多想”,就是这个意思。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多想”和“不想”,“有心”和“无心”,结果一定…  相似文献   

14.
就学科谈学科,就语文教语文.无论怎样研究、怎样改革,颠来倒去,总跳不出学科的圈子。这似乎已经成为禁钢语文教学创新的“瓶颈”。语文教学,是否应有新的突破,在强化“语文味”的同时,能否教出“另一种滋味”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融入现实生活,真切感受体验,提笔就不愁“无米下锅”,不愁写不出情真意切的感人习作了。  相似文献   

16.
曾经见过这样一幅漫画,一堆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小石头,被送进了一座“育人所”,经过漫长的磨砺之后,出来时都已是圆头圆脑、滑不溜丢的鹅卵石,早分辨不出原来的模样。此画原为“无题”,但若是有人给它似个注脚,用上“学校”或“教育”之类的字眼,虽未见得就是作要本意,但有过学生经历的人只怕十之八九会点头称是吧。  相似文献   

17.
新鲜看点     
《好同学》2003,(9)
不出国门直升世界名牌——中国首家A-LEVEL学院成立英国剑桥大学授权的中国首家A-level学院和国际注册中心目前在深圳正式成立,深圳为此专门组建了“教育国际交流学院”。该学院已与深圳中学正式签约,计划今年合作招生380人。帮助这些学生不出国门就能直升世界名牌大学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汉语正陷入“墙外开花墙内不红”的怪圈。中国人学习英语热情如火,母语却躲在“被爱遗忘的角落”瑟瑟发抖。许多青年学生被指责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  相似文献   

19.
陈华 《辅导员》2009,(1):23-24
作文的开头,就是作文从哪儿起笔,从什么问题写起,它是全篇的第一步,与全文密切相关。头开得好,就打开了思考的大门,要说的话会顺思而出。头开不好,就会半天写不出一句话,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开头呢?下面,介绍几种“吸引”人的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有话说不出”很苦恼。小学以及初中前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尚肯发言,到后阶段以至高中阶段就“难以启齿”了。对此,笔者认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大力加强口语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