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家政哲学作为当代中国家政学的理论原点,从"家政哲学"作为"符号"意义的社会学反思角度切入,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历史错位:传统家政学的"符号"与社会功能;二是学科占位:"家政哲学"的"符号"与社会功能;三是文化自觉:"家政哲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回应,为家政学的解读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与动态变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使现代大学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制衡,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社会责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原则。什么是大学社会责任,大学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大学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是三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大学社会责任的履行要以"使命确立-责任共担-机制保障-文化创新"为行动框架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正由“盲目社会”进入到“自觉社会”。对有关自觉社会产生的原因,创建的途径与方式,发展的阶段性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指出在主客观上我们已具备了创建自觉社会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尽可能早日脱离盲目性的泥潭:首先,在生产领域要进一步扩展并深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其次,在生活领域,要进一步倡导和推行“简朴生活方式”。第三,提升人们的文化价值追求,实现文化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过程中的研究焦点,但对于具体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落实情况缺乏深入探讨。在"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公民"理论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单一案例分析法,搜寻2011—2015年《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经济效益、绿色环保、社会和谐三个维度研究海尔公司的社会责任落实情况,发现:海尔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呈逐年提升和好转趋势;海尔企业社会责任落实框架对家电制造企业有借鉴价值;家电制造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必须建立起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多元联合互通机制。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对责任的概念诠释基本一致,而"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表述则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目前国内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研究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对国家和民族、对家庭和社会、对自我和他人。中国和英美等教育强国在大学生责任或者公民责任培养体系构建和培养措施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了解这种共性和差异有助于促进中国高校利用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设计开展更有效的道德教育课程,把志愿者活动专业化、系统化和复合化。  相似文献   

6.
儿童家庭照顾责任具有高度性别分工与私人领域化的特征,在"照顾责任家庭化"的整体格局中,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即呈现"照顾责任女性化"的现象。本文以"重生行动"唇腭裂患儿照顾者为例,从依附理论、性别角色理论、关怀伦理理论等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出发,以照顾责任期待归属的性别差异、照顾内容的性别差异、照顾压力的性别差异三个维度探讨"照顾责任"的性别效应,提出合理分配家庭照顾责任,构建家庭照顾网络;摈弃照顾女性化标签,检视"照顾责任女性化"在学术谱系中的阐释方式;重视女性照顾工作社会价值的价值,推动照顾政策的变革与完善;社会工作者秉持优势视角,建立女性家庭照顾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反思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洋 《教学与管理》2012,(27):119-120
责任是一个人对工作、对群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是社会成员自觉承担社会要求和任务的选择。按照学者瞿葆奎的定义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社会赋予其成员的任务,是社会对其成员的期望和要求,是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二是社会成员在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一个新的重要理论基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五个特征:互惠互利;"外部性"内部化;自愿性与强制性;关联梯度性;社会信号传递性。文章把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结合起来研究,着重论述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理论诠释及其战略培育。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育的文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使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联,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教育作为文化形成和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中介应负有文化责任而备受关注。国际竞争的加剧,文化产业的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扩大,我国的社会生产还不发达,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使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文化失范问题。我国教育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然的文化责任主要有:1.当代教育首要的文化责任就是引领社会文化紧随时代潮流,形成占主导地位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和谐文化;2.发扬国民教育的培养功能,养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3.从知识取向向人文关怀和科学文化取向转型,培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建设人才;4.进行文化教育,形成体现和谐社会价值观念和教育本性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0.
林辉 《职教论坛》2014,(14):83-85
高职毕业生兼具公民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特点决定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有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岗位责任、经济责任、发展责任等。在学校的社会责任养成过程中,以时空为界面,通过多种维度培养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责任,即"三全式"养成教育:全员参与,确保养成任务落实到位;全程实施,确保养成阶段链接到位;全方位展开,确保养成渠道覆盖到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要克服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形式化、随意化和理论化"的弱点,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领域,特别应重视社区志愿服务的扩展和深化;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价值,特别是提升社会实践的品质责任和公民责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的自觉意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个人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民族责任以及生态责任教育。通过课堂专题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联合家庭与社会力量等途径,运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等方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发展中暴露的诸多矛盾催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原经济区需要及时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但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因其只能提供单一货币化的信息、企业难以做到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等问题而不能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通过培育自觉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会计价值观、在会计系统中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创新会计管理制度等措施和手段将社会责任会计推向更高层次,使会计系统为决策需要提供更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应当结成育人共同体,共同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担负责任。高职院校应当发挥人文课程的教化作用、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浸润作用,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企业应当释放核心文化对高职生的熏陶作用;社会应当培育良好环境,发挥其对高职生的形塑和影响作用。凝聚三方力量,综合五种途径,形成"三位一体、五措并举"的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将“文化自信”融入社会学专业主干课“中国社会思想史”,有助于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学科自信心、构建中国社会学学科话语,并促进社会学的本土化。从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两个层面总结和讨论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思政的经验。课堂教学基于“讲述历史+阐释文化+提炼社会学思想+东西方文化比较与中外社会学对话”的逻辑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提升学科认同与本土理论自觉;实践环节采取“文化遗迹现场考察观摩+文化主题论文写作+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的文化自信和学科理论自觉主动融入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感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公司法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强化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公司社会责任包括三个方面: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散文生长的社会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散文”是诞生于90年代的散文文体,同时也作为一个文学词汇而存在。它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年之后并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文化分化中知识分子的处境所致;2.对中国文化精神重构的呼唤;3.自觉与非自觉社会文化认同意识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此起彼伏的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危机实际上是人类良心、道德、信仰和精神的危机,根本上是社会责任缺失的危机,强烈期待着大学培养出更多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自古以来,大学担当社会责任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整体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由教学、科研、服务和文化相互促进的"一本多元"责任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上以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为核心,德、才、情、志等多极支撑的"双核多极"格局。纵览国际高等教育界,一些大学显现出共同特点:将责任理念引导嵌入育人全程,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责任智识和能力,培育全球关怀和跨文化理解的情感,塑造学生的领导力和领袖精神。中国大学发展历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的探索过程。为适应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理应在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品德意志、开创精神上卓越出众,健康成长。大学在帮助学生成功中,努力做到个性不消磨、责任不淡化、教学不边缘、实践不再远、成长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刘芳  杜尚荣 《教育评论》2020,(8):106-11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唤醒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对振兴乡村经济、乡土文化、公共事业和教育事业以及留守儿童的精神建构具有时代意义。乡村教师社会责任的确立是基于新时代乡村现实问题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物质文明责任、公共责任、文化责任、职业责任、道德责任。具体实现路径如下:着力培育内生型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以优美环境为引擎,打造舒适生存空间;营造教师服务乡村的文化氛围;多方位培养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意识;赋予乡村教师在专业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处于旺盛的成长期 ,这是他们脱离长辈、自立成人的过渡期。中学教师作为自觉的教育主体 ,肩负着培养中学生的社交能力与求生和发展能力的两大社会职责。中学教师如何在承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施展自己的个性 ,从而实现二者统一 ,这里必须考察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 ,它表现在三个方面 :个体生存的宏观环境、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个体自身的社会实践。个性要求自由与社会责任施加给教师的约束必然形成某种冲突 ,热爱教育事业的中学教师能调整这种冲突 ,实现自己履行社会责任与施展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