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研究制度中,科学规范制度预设了科研诚信,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都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而科学奖励制度则强调科学发现的独创性,由此加剧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并使他们在遵守科研诚信并付出科研努力却得不到科学奖励的情况下,有可能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违背科研诚信,实施科研不端行为。科学规范与科学奖励之间的内在张力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成因,并为治理科研不端行为制度建设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科研不端行为蔚成风气让科研界学者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其成因也就成为科研界学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本文拟从两个方面稍作分析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一、科研不端行为的内因,即从科研学者的科研水平和道德认知来分析科研不端行为;二、科研不端行为的外因,在这里首先论述社会环境中的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影响,然后展示科研制度的缺位与不足是如何波及科研秩序乃至引起科研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不端问题也日益增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科研不端行为。文章针对基金委官网通告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运用政策工具,对这些案件分学部、分类别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各学部、各类别涉及案件的情况,在所有学部中,医学科学部涉及的案件最多,在所有类别中,与成果发表相关的案件最多。同时,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术不端审查体系、构建科研不端行为“链式网络”等解决路径,以预防和减少科研不端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科研不端行为违反科研道德标准,毁坏科研风气,影响科研事业的发展,己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从加强科研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几方面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科研制度体系在科研法律制度的执行、科研评价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科研不端的惩处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科研法制宣传、科研查新、同行评议、考核评价以及科研惩处等制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学术不端产生的深层原因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有助于我们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为高校科研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科研不端行为屡屡被曝光,科研不端已成为我国高校需要尽快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科研不端行为与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不健全有较大的关系,建议法律介入科研不端行为防范,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构建高校科研活动"不敢""不能""不想"违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眼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不端行为的研究,探讨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以及研究型大学中科研不端行为的特点,并讨论了联邦政府和以科研诚信办公室为主的科研管理机构在处理科研不端行为时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围绕高校学术不端的纠纷经常诉诸法律,司法裁判已经成为解决高校学术不端纠纷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30份判决文书为样本,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涉案类型主要为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涉案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起诉原因主要涉及合法权益纠纷和学位纠纷,且形式多样,涉事人员覆盖范围广,案件纠纷比较复杂等.高校学术不端的治理面临诸多困境:法制环境建设不足,主动治理环境建设不足,主体对学术不端认识不足,举报人员隐私权益保障缺失.因而,需要重视高校法制环境建设,强化各主体主动治理意识,重视主体对学术不端的认识,构建举报人保护机制,以解决高校学术不端的治理困境,进而构建学术不端行为问责体系,加快提升高校学术治理能力,推动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复杂,时有发生,其高度隐蔽性、易于扩张性和多样化的现实形态已超越了传统单向度的高校治理的效用范围。协同治理提倡的治理主体多元、治理目标认同、治理系统协同是指导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的重要理论依据。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缺失、协同的联合惩戒机制缺失、崇实的科学家精神缺失。协同治理视域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应推进高校科研多元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协同治理体系,建立协同治理信息平台,营造高校科研诚信协同教育氛围,从而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起到有效预防和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科研不端行为日趋严峻的现实,从科研人员道德、社会环境、评价体系、监督和惩罚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据此提出了四条科研不端行为防范措施和三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赵晓娟 《教师》2012,(26):119-119
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科研诚信,但是最近几年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都出现了科研不端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笔者在此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压力和科研诚信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技部正式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科研不端行为的6种情形和相应的处罚办法;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办法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科学技术部、项目承担单位举报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并鼓励举报人以实名举报。但若举报人捏造事实、故意陷害他人的,一经查实,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办法明确要查处和惩罚6种科研不端行为包括: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的科研运行机制下,科研不端行为有其滋生的土壤,造成了严重后果.国际和国内都针对这种局面采取了系列的措施,包括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建设以及文化建设.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特点,揭示其在规范和约束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方面的启示意义,是法律、法规无法替代的,也是对制度缺失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程序正义不仅是保证查处结果公正性的必要条件,而且维护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查处结果的公信力。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程序正义理论,遵循程序参与性原则、中立和程序对等原则、程序理性原则、程序及时和终结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程序缺陷。优化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要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健全调查的空间要求、完善调查的临时性行政措施和查处工作的完成时限。  相似文献   

16.
学术不端行为是科研不诚信的重要表现,也是学术界的痼疾。为探析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对学术规范的主观认知和评价、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效价评价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从培育学术诚信态度、强化学术规范主观认知、加大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力度等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和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博弈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建立政府与科研人员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政府科研补贴、科研不端行为惩罚和科研培训三种科研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影响高校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有必要实施科研政策工具组合刺激科研人员实施创新,但三种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对科研创新行为的影响各不相同;单独采取科研补贴、惩罚、培训措施对科研人员创新行为激励难以发挥效果,需配有其他政策工具才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三种科研政策工具的合理组合对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效果最佳。基于动态仿真结果,进一步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从长远看政府对科研不端行为采取适度监管,可逐渐放松其他科研政策工具刺激的力度,科研人员也会渐渐自发地实施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工作者的互相监督是发现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有实名和匿名两种形式,匿名举报由于难以进行及时的沟通,不能保证举报的质量,实名举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调查处理,对于净化科研风气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了消除广大科学工作者在选择实名举报时的心理障碍,建议监督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切实做好举报者的保密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科学工作者实名举报;保证实名举报的特殊权利,鼓励实名举报;对不实举报应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科研诚信是科学工作者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工作者和政府监督部门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近年来,随着国内一些较为严重的不端行为案例不断曝光,科研诚信建设成为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科研诚信缺失的原因,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与防范科研不端的措施进行了讨论、评述、总结.以此推动科研诚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科学道德问题纷繁复杂,其中最典型、最严重的当数科研不端行为。从个体、社会、管理三个层面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道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