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以科举、高考为例厦门大学博士生郑若玲导师潘懋元刘海峰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06年6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考试当作一种测量工具或手段,多从微观技术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和改进,而其社会属性却被忽视。但技术研究并不能解决考试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其与社会的矛盾,需要我们从宏观制度层面上给予关注。本文便对考试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基础性和试探性理论研究。通过解析考试的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功能,论证了考试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其及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以古代科举为个案,通过对科举造成的社会阶层流动之…  相似文献   

2.
现行社会考试体制已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深化社会考试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社会考试的范畴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社会考试具有的行政性、市场性和准公共产品等属性,为改革和发展社会考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阐述了社会考试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作用,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创新发展社会考试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推进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从应试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弊端入手,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考试评价制度面临的困境,是由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并对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强调一个阶级掌握精神生产资料的重要性,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理论,阿尔都塞则认为教育机器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社会主义大学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校园文化主要通过营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氛围,通过大学校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基本形式,来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5.
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是一个极富有社会意义的议题。本文将从分析社会福利的定义、中国福利制度的现状、特点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政治意识形态、经济背景、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给政府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创新高考文化 促进高考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创立考试制度取士的发源地,是考试古国,也是当今世界的考试大国。科举考试1300年,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极其丰富、厚重的考试文化。高考文化,包括价值观、观念、制度、态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受科举考试文化潜在、深入和广泛的影响,结合着现代性的诸因  相似文献   

7.
试论考试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赋予了考试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属性功效。对考试的研究和再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创新的过程。只有把考试的社会价值与科学价值辨证统一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本文试图从对考试功效的分析,初步探讨考试功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与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又有产业商品属性,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全面、利学、辩证地认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商品属性,对于文化生产力的解放,落实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提升文化执政能力建设,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兼收外来有益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大发展格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具有促进作用。意识形态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治理方面,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确保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国家制度进行合理性辩护;在经济治理方面,培养主体制度意识、节约运转成本;在文化治理方面,促进文化建设、调节社会文化心理;在社会治理方面,维护社会稳定、整合社会力量、组织社会信仰;在生态治理方面,改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重建人自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对于廉政的信仰、廉政规范和与廉政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是以廉政为内涵,以文化为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本文从廉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总结近年来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及其不足之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行路径探讨。认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充分遵循文化的属性与规律,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同时,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加内涵,创新形式,进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建构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1.
自中唐至晚唐,进士文化渐趋成熟并彰显出与前期进士文化裂变转型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文人词亦自中唐经晚唐五代逐步发展兴盛起来,最终在宋代形成“词代诗兴”的局面.文章基于文人词的发生原理和进士文化发展嬗变的互济,将历史文献考证、文人词原典解读、社会分析三种研究视角交织,考察进士群体游宴狎妓风习与娼妓制度和音乐文化之间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现象描述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呈现了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一般状态。文章认为,由于大众化及市场化等因素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很多体验发生了变化。市场化所引起的身份焦虑导致大学理念逐渐衰落;考试和考证文化超过了探究的兴趣;师生之间的影响更多地让位于同伴;物质条件改善并没有带来闲暇的心境。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和社会引领价值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宁本涛 《中学教育》2011,8(1):48-51,95
中小学生"减负难"与其说是一个"教育问题",毋宁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问题".除了强化政府在中小学生减负中的主导作用和责任外,更为重要的是加快高考制度和学生日常评价制度改革的步伐.高考改革的趋势应是"宽进严出",只让符合毕业生标准的人获得大学文凭.从长远看,国家还应该着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推动义务教育包括师资在...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考”是当下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英国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在课程设置、时间部署、评价内容和成绩检定等环节构建了成熟的“一年多考”的考试评价体系。其“一年多考”政策有效地降低高利害考试失利的偶然性,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考生提供了成绩提升的发展空间。但是在高利害考试中实施“一年多考”政策也引发了考生分数膨胀、考试甄选能力弱化、学生知识体系零散、学业负担加重以及教师的课程教学受到钳制等负面影响并引起强烈的社会争论。为回应其弊端,英国政府及其考试机构正着手减少考试次数并讨论取消大学招生考试中的“一年多考”政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方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绵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所做的礼仪调查为例,对在大学生中普及礼仪文化教育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用案例来进行礼仪教育,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授一门外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传授异国文化知识的过程,本文首先论证了语言和文化渊源的关系,着重从社会历史、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外语教学中异国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同时认为外语教学应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异国文化知识,使学习者的语言知识真正变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最后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课程完全遵循着社会文化的理路嬗变,成为传承文化和知识的载体.这一点固然无错;然而当代的课程,在被赋予文化传递角色的同时,其文化品性和文化底蕴也在逐步迷失.从西方课程的发展演变史看,课程文化品性迷失的原因是泰勒原理的双面影响,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重构课程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体育赛事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正形成日益紧密的联系。在对体育赛事评价和考核过程中,体育赛事属性、特征的识别、界定,对于体育赛事的价值评判和考核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将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大型体育赛事评价机制考核体系研究,可以更加科学、综合、客观地探讨体育赛事评价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其自身,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民间剪纸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的价值为研究对象,以山西民间剪纸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归纳总结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承载民俗文化内涵,发挥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民俗文化活态传承中的价值。通过研究,旨在提高世人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唤起对民间剪纸艺术保护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中西方礼仪的起源及社会功能这两个角度介绍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共通性,并且从谦应尺度、社会等级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这四个方面探究了中西双方在礼文化上的差异,同时提出了探究礼文化的通性与差异性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