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教育》2010,(7):12-12
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因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是一次鲜为人知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2.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接连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四道军事封锁线,胜利渡过了湘江,得以继续前进。在当时“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中央红军其所以能取得这一胜利,主要在于:第一,红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这是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的根本保证;第二,我党充分利用了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是突破四道封锁线的外部原因;第三,沿途各族人民特别是湘南人民对红军的大力支援帮助,这是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革命文艺是中共革命事业的重要元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的红军在苏区斗争中形成了运用革命歌谣宣传动员的传统。由于反"围剿"战斗失利,数支较大的苏区红军先后长征转移。长征途中红军尤其重视部队的宣传动员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文艺宣传机构,宣传形式多样,革命歌谣成为红军宣传动员的重要武器。以红四方面军为例,革命歌谣在长征途中激励将士行军、鼓动红军战斗、策反敌方士兵、动员民众拥军、团结兄弟部队等宣传动员中发挥了重要功用,是革命文艺运用于宣传动员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4.
刘湜  张晓军 《学习之友》2006,(10):34-36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5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且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一份绝密情报送到瑞金,使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5.
从网上得知,上海有位历史教师叫邓玉平,为了缅怀曾当过红军已辞世十多年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她非常执著地要循着父亲的足迹走一遭。2004年暑假,她背起行囊,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邓玉平此行路漫漫,适经川、甘、陕三省近10个城市60余个城镇,访问了十几位红军老战士。走访了各地党史办,参观了50余处革命旧址,搜集了大量红军长征资料,写下了14万多字的访问日记。被沿途的一些媒体称为“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第一人”。 虽然时过境迁,重走的艰辛岂能与父辈的真走相比,不过邓玉平也遇到了水土不服、高原缺氧等严峻挑战,途中还被毒草严重扎伤。至今已过去了近两年腿脚还行走困难,但她当时并未因此消磨意志畏缩不前,而是勇敢地坚持走完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留下了新时代精彩的另一种长征故事。 是什么力量,引领、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程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一位香港朋友给邓王平发短信说:“山水动,不如心动;千足迹,不如心迹。回首万余公里,是谁的脚步,感动了万千人的心扉?” 我们说,这感人心扉的脚步来自英勇的先辈们,也来自邓玉平们自己。我们钦佩邓玉平老师的勇气和毅力,故而特别约请邓老师写了一组文章由本刊发表,以便与更多读者朋友一起。用心追着先辈的足迹去,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6.
从网上得知,上海有位历史教师叫邓玉平.为了缅怀曾当过红军已辞世十多年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她非常执著地要循着父亲的足迹走一遭。2004年暑假,她背起行囊,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邓玉平此行路:漫漫,途经川、甘、陕三省近10个城市60余个城镇.访问了十几位红军老战士.走访了各地党史办.参观了50余处革命旧址.搜集了大量红军长征资料.写下了14万多字的访问日记.被沿途的一些媒体称为“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第一人”. 虽然时过境迁。重走的艰辛岂能与父辈的真走相比。不过邓玉平也遇到了水土不服、高原缺氧等严峻挑战。途中还被毒草严重扎伤,至今已过去了近两年腿脚还行走困难.但她当时并未因此消磨意志畏缩不前。而是勇敢地坚持走完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留下了新时代精彩的另一种长征故事。 是什么力量,引领、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程中,去感情生命的意义。”一位香港朋友给邓玉平发短信说:“山水动,不如心动,千足途,不如心途。回首万余公里,是谁的脚步,感动了万千人的心扉?” 我们说,这感人心扉的脚步来自英勇先辈们,也来自邓平玉们自己。我们钦佩邓玉平老师的勇气和毅力,故而特别的请邓老师写了一组文章由本刊发表,以便与更多读者朋友一起,用心追着选辈的足迹去,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7.
从网上得知.上海有位历史教师叫邓玉平.为了缅怀曾当过红军已辞世十多年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她非常执著地要循着父亲的足迹走一遭。2004年暑假。她背起行囊,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邓玉平此行路漫漫.途经川、甘、陕三省近10个城市60余个城镇。访问了十几位红军老战士.走访了各地党史办。参观了50余处革命旧址.搜集了大量红军长征资料.写下了14万多字的访问日记.被沿途的一些媒体称为“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第一人”。 虽然时过境迁.重走的艰辛岂能与父辈的真走相比.不过邓玉平也遇到了水土不服、高原缺氧等严峻挑战。途中还被毒草严重扎伤.至今已过去了近两年腿脚还行走困难。但她当时并未因此消磨意志畏缩不前。而是勇敢地坚持走完了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留下了新时代精彩的另一种长征故事。 是什么力量,引领、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程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一位香港朋友给邓玉平发短信说:“山水动,不如心动;千足迹.不如心迹。回首万余公里.是谁的脚步,感动了万千人的心扉?” 我们说.这感人心扉的脚步来自英勇的先辈们。也来自邓玉平们自己。我们钦佩邓玉平老师的勇气和毅力.故而特别约请邓老师写了一组文章由本刊发表。以便与更多读者朋友一起.用心追着先辈的足迹去.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要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中说的“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落到实处,不仅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更要根据学生实际筛选、补充和重新整合教学素材,引导...  相似文献   

9.
三军远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军远征"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严峻情况下,秘密进行的战略转移准备,反映在军事部署上体现为三军分途远征.三支部队分别向东、西、北三面次第展开,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敌人,牵制了敌人的力量,为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