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唐王朝平定淮西的战争胜利结束,使当时十分严峻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李唐王朝的政治、军事形势因而有了复兴的转机。为庆祝胜利,褒扬功德,宪宗皇帝元和十三年(818)正月下诏,命刑部待郎韩愈撰写《平淮西碑》。韩愈亲身参加了平定淮西的战争,曾任行军司马、判官、书记,又是当时文坛名士,由他撰写碑文,当然是最佳选择。韩愈也确实不负厚望,劳心焦思,认真推敲,花了70天的时间才撰写完毕,得到宪宗皇帝的认可之后,刻于石上,立在蔡州的紫极宫。但是,韩碑立起不久,便遭到强烈反对:首…  相似文献   

2.
韩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文章试图通过对韩愈三十七岁在阳山任县令时所著"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中《原道》的鉴赏分析,探讨其"尊崇孔孟排斥佛老"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韩愈的经济思想研究余德仁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世人以其自谓郡望昌黎,每称之为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他抨击南北朝以来盛行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  相似文献   

4.
在元和九年至十二年的淮西之役中,负责统领北部战线的李光颜,通过两个阶段的军事行动,打通并维护了扬州至郾城的运粮通道,保障了官军的物资供给;抗击了吴元济的主力部队,为李愬奇袭蔡州提供了条件。李光颜积极进取的军事行动,是朝廷在淮西之役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他编写《说文》始自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一○○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年)他于病中遣其子许冲进上,前后共二十多年。我国语言学史上的这部不朽的名著,是作者花费了半生心血才写成的。  相似文献   

6.
曹元德功德窟考王惠民曹元德为曹议金(914~935年任归义军节度使)之子,在执政之前,曹议金就予以重权,让其参与政务,有"节度副使"之职、"司空"之位(参P4978号《儿郎伟》、P2704号《曹议金回向疏》等)。榆林窟第16窟建于曹议金之时,后室甬道...  相似文献   

7.
大别名人 杨元卿杨元卿(公元763-833)。唐朝申州钟山县(今信阳县人),祖父了华,德州安陵县丕。父为申州钟山县令(今信阳县中山铺,狮河南即钟山),家饲于此,故入籍。元卿少孤,慷慨有才略,及冠尚漂江湖,纵游,时时高论,人谓之狂主。吴少诫专蔡州,朝廷...  相似文献   

8.
韩愈是朱熹所推崇的"五君子"之一,朱熹在思想、文学等方面对韩愈多有接受。在思想方面,朱熹对韩愈的"道统观"、"心性论"、"师道"都做出不同程度的接受;在文学方面,朱熹对韩愈的接受则更多,特别对韩愈古文创作做出了充分肯定;对于韩愈的人品,朱熹是较多地予以否定和指责的。我们可以从朱熹对韩愈各方面的不同接受中认识到朱熹的双重身份与双重成就,即朱熹是一位具有理学家身份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许逵     
许逵□傅瑛许逵(1474—1519年)字汝登,河南固始人。长得身高口巨,猿臂燕颔,为人沉着镇静,富于谋略。明代武宗正德三年(1508)举进士,任乐陵知县。正德六年春天,义军刘七等攻打城邑,杀死官吏,一些州县的长官纷纷关闭城门以守御。有的县官弃城逃遁,...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息息相关。韩愈的"以文为诗"具体表现为:以散文题材入诗;以古文章法、句法、字法入诗;以议论为诗;以赋笔为诗。这是韩愈诗体诗风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文体文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唐王墓,为一大型古墓群。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编修的《郾城县志》记载:"在县南二十里,连绵七十余家。"清末《郾城县记》又载:"县南二十五里有唐王冢","(召陵)寨西北百步许有古冢一,士人亦呼为唐王冢。"今考察,郾城县与西平县交界处,两县境内原有大型墓冢70余座,且为西南东北走向,即从郾城与西平交界处的宋集、前袁、杨店等村庄西南,经漯河市南郊的小铺,再东北过郾城县的召陵故城,连绵40余公里,以郾城境内前袁、杨店村南为最多。当地人根据墓冢走向,传为"七十二座唐王墓,拉拉扯扯到汴京"(汴京,即开封,在郾城东北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徐曼  蒋存敏 《今日教育》2014,(10):48-49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小学以"托起朝阳,奠基未来"为办学理念,结合巴南区"情智共生卓越课堂"改革要求,打造"阳光四度"(自主度、参与度、情感度、有效度)卓越课堂,办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在"阳光四度"卓越课堂的行动研究中,学校逐步积淀了"四环五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用"文学"的观点来解读韩愈的文章,将韩愈所有的"散文"都视为完全意义上的纯文学性作品来阅读、赏析。其实,《韩愈全集》的所谓"散文"文体大致可分为书启类文体、赠序类文体、哀祭碑志类文体、表状类文体以及杂著类文体五种,都是地地道道的实用文。正确认识韩愈"散文"的实用文性质,总结韩愈实用文写作的艺术成就和理论主张,不仅可以对韩愈的"散文"进行符合实际文体性质的论述和审美,而且对我们今天在实用文领域的推陈出新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卫东 《初中生学习》2014,(10):19-19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公元184年2月,张角率"太平道"(黄老道支派)起义。义军头裹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号称"黄巾军"。由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约10个月后,黄巾军主力遭到官兵的镇压,最终失败。公元192年4~5月间,黄巾军余部青州黄巾军不断壮大,人数达百余万。青州黄巾军的势力向兖州方向扩展,并在东平附近斩杀兖州刺史刘岱。  相似文献   

15.
赋对韩愈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赋中挹取语言资料是韩愈诗歌语汇的来源之一;采用赋法摹写物象是韩愈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从赋体中汲取艺术营养是形成韩愈诗歌"奇崛"风格的原因之一。全面了解韩愈对赋的继承与创新,有助于加深对韩愈诗歌风格的理解,总结其借鉴吸收文化遗产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关于韩愈故里和韩愈墓所在地的问题,历来都有分歧。通过对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明嘉靖三十七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以及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韩愈是修武人,韩愈故里在修武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关于韩愈"河阳人"的含糊其辞的记载,缘于明侍郎耿裕成化二十一年《题韩家庄诗碑》的影响以及雍正至乾隆初年翰林五经博士继承权的纷争。但对于韩愈墓在孟县的记载,我们予以尊重,在此存疑。同时,对于历史上修武也有韩愈墓、韩氏祖茔而明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未予记载的状况,我们也持存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垓下"的位置,今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承袭《史记正义》的观点,认为垓下在今天的河南,具体又可分为"陈下说"(今河南淮阳)和"苦县说"(今河南鹿邑)。另一种则坚持《汉书.地理志》的观点,主张垓下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论证过程的分析评议,指出"垓下"的位置仍应以《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为是。  相似文献   

18.
韩愈先祖占籍迁徙流变与韩愈里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时期,人们对韩愈里籍河阳(今河南盂州),而郡望昌黎(在今辽宁省义县)并无争议。至五代、北宋两《唐书》一出,则产生了昌黎与邓州南阳二说。昌黎说者后又插入河北唐山昌黎之说。河北唐山昌黎既不是韩愈祖籍,也不是韩愈里籍,充其量是韩愈卒后若干年,其后人徙居于彼;况河北唐山昌黎之名乃韩公卒后600年才产生的,不当与韩麒麟一支北魏时已成名族所居今辽宁古昌黎混同。  相似文献   

19.
由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2009中国·潮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1日至23日在潮州举行5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其中台湾地区3人,香港特别行政区2人,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汉学家8人)和广东潮州市、广东阳山县、河南孟州市、江西宜春市的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20.
一段话,两个观点?韩愈的《师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这段话中,韩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圣人无常师。"并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之事以论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